肤廓

fū kuò [ fu kuo]
繁体 膚廓
注音 ㄈㄨ ㄎㄨㄛˋ

词语释义

〈书〉内容空洞浮泛,不切合实际。

词语解释

  1. 谓文辞空泛而不切实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 宋 末文格猥琐, 元 末文格纤穠,三 杨 以后流为臺阁之体,日就肤廓。”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然其精神,则毅然起叩古人所未知,研索天然,不肯止於肤廓。” 朱庆润 《杜甫叙论》第四章:“后人认为 明 七子的诗摹仿盛 唐 ,是假 唐 诗,是枵响,是肤廓,其实盛 唐 诗中不是没有枵响和肤廓的。”

引证解释

⒈ 谓文辞空泛而不切实际。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宋末文格猥琐, 元末文格纤穠,三杨以后流为臺阁之体,日就肤廓。”
鲁迅《坟·科学史教篇》:“然其精神,则毅然起叩古人所未知,研索天然,不肯止於肤廓。”
朱庆润《杜甫叙论》第四章:“后人认为明七子的诗摹仿盛唐,是假唐诗,是枵响,是肤廓,其实盛唐诗中不是没有枵响和肤廓的。”

肤廓的国语词典

言辞空泛,不切实际。

肤廓的网络释义

肤廓

  • 肤廓拼音是fū kùo,引证解释是谓文辞空泛而不切实际。
  • 汉字详情

    [fu]
    部首: 444
    笔画: 8
    五笔: EFWY
    五行:
    仓颉: BQO
    四角: 7528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盧省声。本义:人的皮肤)

    (2) 同本义

    肤受之愬。——《论语·颜渊》

    衣不暖肤。——《商君书·算地》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卫风·硕人》

    (3) 又如:肌肤(肌肉皮肤);肤革(皮肤的表皮和真皮;外面,表面);肤不生毛(皮肤上长满了厚茧而长不出毛)

    (4) 树木、果实的表皮 。如:肤部(表皮);肤果(可连皮吃的果实)

    (5) 某些像皮层那样的东西

    纸光洁如玉,肤如卵膜。——宋· 陈师道《后山谈丛》

    (6) 又如:草皮;纸张

    (7) 古代用于祭祀或供食用的肉类

    麋肤,鱼醢。——《礼记》。郑玄注:“肤,切肉也。”

    (8) 古代长度单位,一指为寸,四指为肤 。如:肤寸(古长度单位。一指宽为寸,四指宽为肤)

    (9) 较短的距离 。如:肤寸之地无得

    (10) 外表

    而短小精悍者,游侠之徒也。人何足以知之?此皆其肤也。——宋· 苏轼《王定国真赞》

    (11) 通“簠”( )。古祭祀燕享,以盛稻粱的器皿

    剥床以肤,凶。——《易·剥卦》

    形容词

    (1) 浅薄

    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汉· 张衡《东京赋》

    (2) 又如:肤见(浅陋的见解);肤学(浅学,所学浅陋);肤俗(肤浅庸俗);肤庸(浅薄平庸);肤语(肤辞,肤浅空泛的言语)

    (3) 大

    薄伐猃狁,以奏肤公。——《诗·小雅·六月》

    (4) 又如:肤功(大功)

    (5) 肥美,美

    公孙硕肤。——《诗·豳风·狼跋》

    (6) 又如:肤美(优美敏捷);肤敏(德行美好,行事敏捷)

    英文翻译

    skin; superficial, shallow

    方言集汇

    ◎ 粤语:f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甫無平聲合口三等pyo/piupĭu
    部首: 314
    笔画: 14
    五笔: HDYB

    英文翻译

    broad, wide, open, empty; exp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