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本

gǔ běn [ gu ben]
注音 ㄍㄨˇ ㄅㄣ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股本 gǔběn

(1) 股份公司的资本,以发行股票的形式筹得。有时也指其他合资经营的工商企业中的资本或资金

money invested;capital stock

词语解释

  1. 股份公司或其他合伙企业的资本。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我们的股本,积年将利作本,也上了一万多了。”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银行上》:“昔年西商在 香港 、 上海 招集中外股本,创设匯丰银行。” 赵树理 《小经理》一:“光人家一家的股本,比一村人的股还多。”

引证解释

⒈ 股份公司或其他合伙企业的资本。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我们的股本,积年将利作本,也上了一万多了。”
郑观应《盛世危言·银行上》:“昔年西商在香港、上海招集中外股本,创设匯丰银行。”
赵树理《小经理》一:“光人家一家的股本,比一村人的股还多。”

股本的国语词典

股份公司用发行股票方式组成的资本。亦指合伙经营工商企业的资本或资金。

股本的网络释义

股本

  • 股本 capital stock,亦作股份;股份资本,是经公司章程授权、代表公司所有权的全部股份,既包括普通股也包括优先股,为构成公司股东权益的两个组成部分之一。股本的大小会随着送股和配股而增加,但市价不会改变,这是由于送配股后除权的原因。
  • 股本的翻译

    英语: capital stock, investment
    德语: Aktienkapital (S)​, Grundkapital (S)​
    法语: capital-actions

    股本造句

    不过转增股本后,二级市场的股价是要除权的,也就是说要剔除这部分分红权利的。你的总资产并不会增加。只有在该股走出填权行情是你才能赚钱。否则说不定还亏损呢。
    有这么多股本涉入其中,也难怪市场哀鸿遍野。
    这宗买卖有利可图,你也投入一些股本吧!
    失去了青莲座的束缚,那股本来极为细小的青色火苗,猛然暴涨了将近几倍,只是转瞬时间,青色火苗便是化为一团火焰,悬浮在半空之中。
    该股票指数的权数为上市公司的总股本。
    任意盈余公积金经批准后可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或增加股本。
    基本上来说,有几种不同的办法来上浆的立场取决于总股本。
    接着,本文描述了我国上市公司送转股的特征,发现国内资本市场送股和转增股本具有统一性的特征。
    专攻亚洲私人股本领域的交易撮合者表示。
    今日是己未日,再过五天就是春分,到时候镇上各家都会回来祭祖,然后乙丑日就是丝业会馆一年一度的仲春大会了,到时候可以在这个会上募集些股本。
    渝股本周表现逊于两市大盘,莱美药业、三峡水利、西南合成列涨幅前三,整体跌幅仍在可接受范围内。
    伊煤公司总股本万股,流通股万股。
    一股本能的反应,齐国民依然双目紧闭,喉咙却缓缓有力的耸动着,贪婪的吞咽着葫芦里的甘泉玉津。
    当有些公司的股本价值缩水并且又需要追加投资时,他们就会选择这种融资方式。
    他表示:“财富以前是由企业创造和持有的,而现在是个人,无论这是来自异常丰厚的金融城奖金,抑或是私人股本兴起的结果。”。
    目前沪综指深综指计算指数点位是以总股本为基数计算的。
    尤其耶鲁,乃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作为先期进入者,它们具有渠道,能购得管理良好的私人股本基金。
    本文以每股分红送转、每股税后股利、每股红股、每股转增股本四个指标衡量公司股利分配的水平,以它们的标准差衡量公司股利分配的稳定性。
    总股本和流通盘较小,长期停牌、重大重组、股价创历史新高或近期高点、异常抗跌等。
    举例来说,在中国银行业的一级资本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次级债券组成的,次级债券通常被视为劣于股本。

    汉字详情

    [gu]
    部首: 444
    笔画: 8
    五笔: EMC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HNE
    四角: 772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殳( shū)声。本义:大腿)

    (2) 同本义

    股,髀也。——《说文》

    膝上曰股,膝下曰胫。——《论语·宪问》疏

    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战国策·秦策》

    余皆股栗。——《史记·酷吏列传》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聊斋志异·狼三则》

    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3) 又如:股掌(大腿与手掌);股弁(大腿发抖)

    (4) 事物的分支或一部分

    注:“如淳曰:股,支别也。”——《汉书·沟洫志》。

    (5) 又如:人事股;军需股

    (6) 合股纱、线或绳的一组成部分 。如:六股的绣花丝线

    (7) 资本或财物的一份 。如:普通股;优先股

    (8) 不等腰直角三角形构成直角的较长的边

    故折矩,以为句(即勾)广三,股修四,径隅(即弦)五。——《周髀算经》

    (9) 又如:勾股弦

    量词

    (1) 一阵气味或一阵随风飘至的气味或味道 。如:一股香味;一股烟悬在休眼火山上空

    (2) 喷出或吹出的气体或液体 。如:从烟斗喷出的股股烟

    (3) 一队武装人员 。如:一股游击队;一股强盗

    (4) 一伙罪犯 。如:三股土匪

    (5) 一阵突然而剧烈的爆发 。如:一股熊熊火焰正从屋顶冒出来;尤指一阵感情的激烈爆发。如:一股劲

    (6) 流体从源或容器的流出 。如:一股热气

    (7) 用于指道路等。如:两股道

    英文翻译

    thighs, haunches, rump; share

    方言集汇

    ◎ 粤语:g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u3 [陆丰腔] gu3 [海陆丰腔] gu3 [客英字典] gu3 [台湾四县腔] gu3 [梅县腔] gu3 [客语拼音字汇] gu3 [宝安腔] gu3 [东莞腔] g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公戸上聲開口一等kukox/kuu
    běn [ben]
    部首: 420
    笔画: 5
    五笔: SG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M
    四角: 50230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2) 同本义

    本,木下曰本。——《说文》

    本实先拨。——《诗·大雅·荡》

    木水之有本原。——《左传·昭公元年》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国语·晋语》

    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论衡·吉验》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唐·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3) 又如:水有源,木有本;本干(草木的根干)

    (4) 本宗族

    本支百世。——《诗·大雅·文王》

    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鲁迅《呐喊》

    (5) 又如:本宗(犹祖籍;本宗族);本种(自己的种族)

    (6) 事物的根基或主体

    君子务本。——《论语·学而》

    今背本而趋末。——汉· 贾谊《论积贮疏》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马中锡《中山狼传》

    (7) 又如:治本(从根本上加以处理);根本(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部分)

    (8) 母金,本钱

    子本相侔。(子:利息,侔:相等)——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9) 又如:亏本(损失本钱);本钿(方言。本钱);本银(本钱,资本)

    (10) 根源,本源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礼记·大学》

    盖亦反其本矣。——《孟子·梁惠王上》

    为是者有本有原。——唐· 韩愈《原毁》

    人穷则反本。——《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1) 又如:本根(根由,根源);本缘(佛教语。由来,缘起);本由(根由)

    (12) 古代指农业生产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汉· 贾谊《论积贮疏》

    (13) 又如:本富(指经营农业致富);本穑(犹稼穑);本农(农业。古以农为本);本业(指农业)

    (14) 底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5) 又如:本文;稿本;脚本;话本;剧本;歌本

    (16) 奏章 。如:本章(官员呈给皇帝的文书、奏折);本奏(即奏本)

    (17) 书册,本子 。如:本子(书本)

    若止印三二本。——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18) 又如:普及本;宋本;刻本;节本;合装本。亦指作为根据的事物

    亦先有所本。——蔡元培《图画》

    形容词

    (1) 原来的;本来的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

    (2) 又如:本处(原籍);本贯(原籍);本事(原本的事情)

    (3) 基础的,基本的 。如:本纪(根本纲纪);本根(根本)

    动词

    (1) 执掌,统辖 。如:本司(分管事务的官署);本次(指本人管辖的地方);本兵(执掌兵权;本部军队)

    (2) 推究,推原

    抑本其成败之迹。——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本原(推究,推本溯源);本察(推究,探究)

    代词

    (1) 自己或自己方面的

    本姓曹。——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2) 又如:本里(自己的乡里);本宅(自己的住宅,自己的墓穴);本乡,本市,本埠,本省,本队

    (3) 现今的 。如:本日(当天);本月(现时所在的月份;当月)

    (4) 这,那

    用芽者自从本说。——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本山(此山);本法(这项法律);本处(此地,此处)

    量词

    (1) 用于书籍簿册。如:一本书;一本回忆录

    (2) 用于植物。株;棵

    一边种几本大芭蕉。——《红楼梦》

    (3) 又如:二十本葱

    副词

    原先,本来

    臣本布衣。——诸葛亮《出师表》

    本在冀州之南。——《列子·汤问》

    自言本是京城女。——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英文翻译

    root, origin, source; basis

    方言集汇

    ◎ 粤语:bun2
    ◎ 客家话:[梅县腔] bun3 [宝安腔] bun3 [客英字典] bun3 [海陆丰腔] bun3 [东莞腔] bun3 [陆丰腔] bun3 [客语拼音字汇] bun3 [台湾四县腔] bun3 [沙头角腔] bun3
    ◎ 潮州话:bung2(púng) [饶平、揭阳、潮阳]beng2(pń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一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布忖上聲合口一等puonx/puoontʰɑ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