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行不轨

sì xíng bù guǐ [si xing bu gui]
注音 ㄙˋ ㄒ一ㄥˊ ㄅㄨˋ ㄍㄨㄟˇ

词语释义

任意横行,不守规则,违法乱纪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传》

汉字详情

[si]
部首: 620
笔画: 13
五笔: DVF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ILQ
四角: 757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长,聿( )声。本义:摆设;陈列)

(2) 同本义

肆,极陈也。——《说文》。朱骏声曰:“此字本训长。”

肆,陈也。——《广韵》

或剥或享,或肆或将。——《诗·小雅·楚茨》

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诗·大雅·行苇》

(3) 又如:肆筵(摆设筵席);肆肆(并列的样子)

(4) 古时处死刑后陈尸示众

吾力犹能肆诸市朝。——《论语·宪局》

(5) 又如:肆刑(极刑);肆掠(陈尸示众和鞭笞);肆鬯(陈尸设鬯。为古浴尸之礼)肆器(古代陈尸之器)

(6) 进献解体牺牲

以肆献裸享先王。——《周礼·春官·大宗伯》

(7) 又如:肆享(祭祀宗庙);肆献(进牺牲,献醴酒。古代吉礼的一种);肆祀(祭名。谓以全牛全羊祭祀祖先);肆瘗(祭名。谓祭山后将所用牲玉埋于山中);肆类(类,祭名。称祭天之礼)

(8) 侵犯;冲突 。如:肆凶(逞凶);肆毒(以毒刺螫人);肆诈(肆行诈骗);肆剽(大肆劫掠);肆暴(滥施暴力,行凶)

(9) 恣纵,放肆

不得安肆矣。——《汉书·吴王濞传》。师古曰:“肆,纵也。”

故不为轩冕肆志。——《庄子·缮性》。注:“肆志,放纵其志。”

深闳而肆。——《庄子·天下》

惟北门外方,圆两炮台,被逆占据后,肆行无忌。——《三元里人民抗英》

昔(周)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左传·昭公十二年》

(10) 又如:肆逆(随意虐害百姓);肆毒(任意毒害);肆讥腾谤(大肆讥诮,谤言沸腾);肆掠(大肆掠夺);肆奢(放纵,奢侈);肆欲(纵欲);肆饮(纵情饮酒);肆横(恣意横行);肆纵(肆意放纵);肆手(放手。谓随意,任意);肆心(恣意);肆志(快意;随心;纵情);肆言(无所顾忌地说话;纵言)

(11) 宽缓 。如:肆赦(宽赦有罪的人);肆眚(赦免有罪的人)

(12) 宣扬;扩展

晋天福初,允以国朝频肆赦,乃进《驳赦论》——《旧五代史·张允传》

(13) 又如:肆布(散布);肆芳(散发芳香);肆议(肆义。进言献策,提出意见)

(14) 延伸,扩张 。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 郑,又欲肆其西封。——《左传·僖公三十年》

(15) 又如:肆通(畅通,四通八达);肆募(广泛征集);肆察(广泛地视察);肆体(舒展身体)

(16) 极力,勤苦

瞻仰二祖,厥庸孔肆。——《文选·张衡·东京赋》

轮匠肆目,不乏奚仲之妙;瞽史清耳,而无 伶伦之察。——《文选·陆机·演连珠》

(17) 又如:肆心(用心;尽力);肆目(尽其目力);肆既(竭尽);肆勤(尽力勤劳);肆业(勤于所业。多指农业)

名词

(1) 店铺(上古时代表示商店)

正其肆,陈其货贿。——《周礼》

肆,市中陈物处也。——《文选·游西池》注

帝命三市店肆,皆设帷帐。——《隋书·裴矩传》

吾得升斗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知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庄子·外物》

(2) 又如:肆廛(街市,店铺);肆宇(肆宅);肆宅(店铺);肆业(泛指店务或其他类似业务);肆头(街头,市上)

(3) 手工业作坊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论语·子张》

(4) 古代编悬乐器的单位,悬钟十六为肆

凡县钟磬,半为堵,全为肆。——《周礼》

(5) “四”的大写,用于支票等上,以避免错误或更改

形容词

(1) 长;常

其诗孔硕,其风肆好。——《诗·大雅·崧高》

(2) 疾;迅速 。如:肆伐(袭伐,疾伐)

(3) 大 。如:肆筵(大开筵宴);肆威(大逞威风)

(4) 直,正 。如:肆直(正直)

副词

尽,极 。如:肆好(极好);肆侈(穷奢极欲);肆奢(穷奢极侈)

英文翻译

indulge; excess; numeral four; particle meaning now, therefore; shop

方言集汇

◎ 粤语:sei3 si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i5 sii5 [客语拼音字汇] si4 xi4 [沙头角腔] si3 [陆丰腔] si5 [海陆丰腔] si5 sii5 [宝安腔] si5 [客英字典] si5 sii5 [东莞腔] si5 ji5 [梅县腔] s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息利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siih/sihsi
部首: 303
笔画: 6
五笔: TFH

英文翻译

go; walk; move, travel; circulate
[bu]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GII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F
四角: 10900

详细解释

副词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事(不好的事情)(4)两者中既非这个也非那个 。如:不男不女;不明不白;不知不觉

(5) 无须前面的先决条件而出现后面的行为和状态 。如:不问而知;不寒而栗;不翼而飞

(6) 作为虚词,表示缺乏或忽视某种行动 。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7) 用在叠用的相同的词之间,前面常加“什么”,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 。如:道理不道理,他一点都不往心里去

(8)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不以累臣衅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9) 又如:不客气,不客气;不谢,不谢

(10) 用在动词后,表示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的 。如:我呆不下去了;吃不了;办不到

(11) 单用,表示否定对方的话或提问 。如:他知道吧?不,他不知道;别提那件事。不,我要提

(12) 用在句末,构成问句 。如:不知小何在家不?;奶奶说的对不?

古词

同“否”(fǒu)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唐·韩愈《师说》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助词

(1) 用来加强语气。如:好不吓人;不几(岂不是)(2) 用来调整音节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诗·小雅》。毛传:“不惊,惊也;不盈,盈也。”

形容词

(1) 通“丕”()。大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诗·周颂·清庙》

不有而丑天地,非天子之事也。——《管子·侈靡》

道其本,至也。至不至无。——《管子·心术》

(2) 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英文翻译

no, not; un-; negative prefix

方言集汇

◎ 粤语:bat1 fau2
◎ 客家话:[宝安腔] but7 [梅县腔] but7 [东莞腔] but7 [客英字典] but7 [陆丰腔] but7 [沙头角腔] but7 [台湾四县腔] but7 [海陆丰腔] but7 [客语拼音字汇] bud5
◎ 潮州话:bug4 (puk 旧时:put) houn2(hóu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甫鳩平聲開口三等pĭəupiu/piou
guǐ [gui]
部首: 405
笔画: 6
五笔: LV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KQKN
四角: 445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车,九声。本义:轨距,车两轮间的距离)

(2) 同本义

轨,车辙也。——《说文》

经涂九轨。——《考工记·匠人》。注:“轨,谓辙广。”

车不得方轨。——《战国策·齐策》。注:“车两轮间为轨。”按,谓两轮间相距之迹为轨也。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礼记·中庸》

(3) 又如:轨距

(4) 车轮的痕迹,车辙

轨,迹也。——《广雅》

轨,车辙也。——《玉篇》

兵车之轨交于天下。——柳宗元《辩侵伐论》

城门之轨,两马之力与?——《孟子·尽心下》

(5) 又如:轨迹(车的辙迹);轨躅(车轮辗过的痕迹)

(6) 法则、法度

田有轨,人有轨,用有轨,乡有轨,人事有轨,币有轨,县有轨,国有轨。——《管子·山国轨》

东平失轨。——《汉书·叙传》。注:“法则也。”

缘法循理谓之轨。——《贾子道术》

轨事之大者也。——《汉书·贾山传》。注:“谓法度”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后汉书·张衡传》

(7) 又如:轨等(法度与等级);轨仪(规范,法则);轨法(轨范法则);轨事(法度,法则);轨模(法则,楷模)

(8) 道,导轨

五星循轨而不失其行。——《淮南子·本经训》

(9) 又如:轨度;轨道;出轨;单(双)轨;出轨;无轨电车;有轨电车

(10) 车子

外则轨躅八达,里闬对出。——左思《蜀都赋》。 刘良注:“轨,车也。躅,迹也。”

回轨异途。——《三国志·郤志传》

(11) 道路;途径

异轨同奔。——《宋书·谢灵运传论》

(12) 又如;轨途(道路);轨路(道路)

(13) 统计 。如:轨官(古时主掌会计事宜的官);轨数(统计理财的方法)

(14) 盗窃或作乱的坏人

臣闻乱在外为奸,在内为轨。——《左传·成公十七年》

(15) 又如:奸轨(作乱偷窃之人)

动词

(1) 依循,遵循

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韩非子·五蠹》

(2) 又如:轨轨(遵循轨迹);轨法(遵循法度);轨承(遵循承奉)

英文翻译

track, rut, path

方言集汇

◎ 粤语:gwai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