聩聩

kuì kuì [ kui kui]
繁体 聵聵
注音 ㄎㄨㄟˋ ㄎㄨㄟˋ

词语释义

昏聩糊涂。

词语解释

  1. 昏聩糊涂。

    汉 扬雄 《太玄·玄攡》:“晓天下之聵聵,莹天下之晦晦者,其唯玄乎!” 宋 苏轼 《与米元章书》之二:“天下岂常如我辈聵聵邪?”

引证解释

⒈ 昏聩糊涂。

汉扬雄《太玄·玄攡》:“晓天下之聵聵,莹天下之晦晦者,其唯玄乎!”
宋苏轼《与米元章书》之二:“天下岂常如我辈聵聵邪?”

聩聩的网络释义

聩聩

  • 聩聩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uì kuì,指昏聩糊涂。
  • 汉字详情

    kuì [kui]
    部首: 605
    笔画: 15
    五笔: BKHM
    五行:
    仓颉: SJLMO
    四角: 154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先天性耳聋。后泛指耳聋

    聩,生而聋也。从耳,贵声。——《说文》

    蕲州庞君 安常善医则聩。——《东坡志林》

    聋聩不可使听。——《国语·晋语四》

    (2) 又如:聩眊(耳聋眼花。引申为昏聩)

    形容词

    (1) 昏聩,不明事理

    近愚则聩。——皮日休《耳箴》

    开聋启聩。——孔尚任《桃花扇》

    (2) 又如:聩聩(胡涂无知,不明事理)

    英文翻译

    deaf

    方言集汇

    ◎ 粤语:kui2

    宋本广韵

    kuì [kui]
    部首: 605
    笔画: 15
    五笔: BKHM
    五行:
    仓颉: SJLMO
    四角: 154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先天性耳聋。后泛指耳聋

    聩,生而聋也。从耳,贵声。——《说文》

    蕲州庞君 安常善医则聩。——《东坡志林》

    聋聩不可使听。——《国语·晋语四》

    (2) 又如:聩眊(耳聋眼花。引申为昏聩)

    形容词

    (1) 昏聩,不明事理

    近愚则聩。——皮日休《耳箴》

    开聋启聩。——孔尚任《桃花扇》

    (2) 又如:聩聩(胡涂无知,不明事理)

    英文翻译

    deaf

    方言集汇

    ◎ 粤语:kui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