聩眊

kuì mào [kui mao]
繁体 聵眊
注音 ㄎㄨㄟˋ ㄇㄠˋ

词语释义

耳聋眼花。引申为昏聩。

词语解释

  1. 耳聋眼花。引申为昏聩。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庆元党》:“至于众恶之交归,亦乃羣情之共弃,而臣聵眊,初罔闻知,及此省循,甫深疑惧。”

引证解释

⒈ 耳聋眼花。引申为昏聩。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庆元党》:“至于众恶之交归,亦乃羣情之共弃,而臣聵眊,初罔闻知,及此省循,甫深疑惧。”

聩眊的网络释义

聩眊

  • (聩眊)
  • 耳聋眼花。引申为昏聩。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庆元党》:“至于众恶之交归,亦乃羣情之共弃,而臣聩眊,初罔闻知,及此省循,甫深疑惧。”
  • 汉字详情

    kuì [kui]
    部首: 605
    笔画: 15
    五笔: BKHM
    五行:
    仓颉: SJLMO
    四角: 154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先天性耳聋。后泛指耳聋

    聩,生而聋也。从耳,贵声。——《说文》

    蕲州庞君 安常善医则聩。——《东坡志林》

    聋聩不可使听。——《国语·晋语四》

    (2) 又如:聩眊(耳聋眼花。引申为昏聩)

    形容词

    (1) 昏聩,不明事理

    近愚则聩。——皮日休《耳箴》

    开聋启聩。——孔尚任《桃花扇》

    (2) 又如:聩聩(胡涂无知,不明事理)

    英文翻译

    deaf

    方言集汇

    ◎ 粤语:kui2

    宋本广韵

    mào [mao]
    部首: 512
    笔画: 9
    五笔: HTFN
    仓颉: BUHQU
    四角: 6201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目,毛声。本义:眼睛失神,看不清楚)

    (2) 同本义

    眊,目少精也。——《说文》

    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孟子·离娄上》。注:“眊者,蒙蒙目不明之貌。”

    愦眊不知所为。——《汉书·息夫躬传》

    厥咎眊。——《汉书·五行志》

    (3) 又如:眊目(眊眼。昏花的眼睛);眊眩(眼睛迷乱失神);眊昏(眼力昏花)

    (4) 昏聩;惑乱

    眊荒。——《书·吕刑》

    哀夫老眊孤寡鳏独。——《汉书·武帝纪》

    (5) 又如:眊悖(昏聩惑乱);眊弱(昏聩懦弱);眊然(昏聩糊涂貌);眊乱(昏聩惑乱);眊荒(昏聩;糊涂)

    (6) 通“耄”。原指年满八十的老人,后泛指年老 。如:眊悼(老年与幼年)

    英文翻译

    dim-sighted; dull, bewildered

    方言集汇

    ◎ 粤语:m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au6 mau1 mo6 mo1 [客英字典] mau3 mau5 [台湾四县腔] mau5 mau3 mo5 mo1 [梅县腔] mau5 [宝安腔] mau3 [客语拼音字汇] mau4 mo4
    ◎ 潮州话:ma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七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報去聲開口一等mauh/mawmɑu

    聩眊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