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黾
繁体
耿黽
注音
ㄍㄥˇ ㄇ一ㄢˇ
词语释义
1.蛙之一种。
词语解释
蛙之一种。
《周礼·秋官·蝈氏》“掌去鼃黽” 汉 郑玄 注:“黽,耿黽也。”《尔雅·释鱼》“在水者黽” 晋 郭璞 注:“耿黽也。似青蛙,大腹,一名土鸭。” 章炳麟 《国故论衡·辨性下》:“然诸有文教者,则执名以起愚。彼蝡生者犹捨是。一曰徵神教,蝡生者事牛、耿黽,以虺易为灵蛇。而文教者或事上帝。”
引证解释
⒈ 蛙之一种。
引《周礼·秋官·蝈氏》“掌去鼃黽” 汉郑玄注:“黽,耿黽也。”
《尔雅·释鱼》“在水者黽” 晋郭璞注:“耿黽也。似青蛙,大腹,一名土鸭。”
章炳麟《国故论衡·辨性下》:“然诸有文教者,则执名以起愚。彼蝡生者犹捨是。一曰徵神教,蝡生者事牛、耿黽,以虺易为灵蛇。而文教者或事上帝。”
耿黾的网络释义
耿黾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火,圣(
)省声。本义:耳贴于颊)(2) 同本义
(3) 通“炯”。明亮,光明
跪敷衽(铺开衣襟)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指正道)。——《楚辞·屈原·离骚》
(4) 又如:耿耀(照耀);耿光(光明;光辉);耿晶晶(形容物体明亮闪光的样子);耿烈(光明炽热);耿介(光明正大)
(5) 心情不安;悲伤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诗·邶风·柏舟》
(6) 又如:耿耿于心(形容心中有事牵挂,无法忘却);耿介(心中不安);耿灼(焦虑不安)
(7) 刚直
参差相叠重重,刚耿陵宇宙。——唐· 韩愈《南山诗》
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韩非子·五蠹》
(8) 又如:耿介(耿直;刚直;正大光明);耿正(刚强正直);耿怀(直率的情怀);耿挺(坚贞特立)
(9) 气忿时头面上血管膨胀,红筋暴露的样子
余大先生气得两脸紫涨,颈子里的筋都耿出来。——《儒林外史》
英文翻译
bright, shining; have guts
方言集汇
◎ 粤语:gang2
◎ 客家话:[宝安腔] gen3 [海陆丰腔] kwen3 [客英字典] kwen3 [台湾四县腔] kwen3 [东莞腔] gen3 [客语拼音字汇] gen3 guen3 [梅县腔] gwen3
◎ 客家话:[宝安腔] gen3 [海陆丰腔] kwen3 [客英字典] kwen3 [台湾四县腔] kwen3 [东莞腔] gen3 [客语拼音字汇] gen3 guen3 [梅县腔] gwe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九耿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耿 | 古幸 | 見 | 耕開 | 上聲 | 梗 | 開口二等 | 梗 | 耕 | kæŋ | krengx/kae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