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忧

dān yōu [ dan you]
繁体 耽憂
注音 ㄉㄢ 一ㄡ

词语释义

担忧。

词语解释

  1. 担忧。

    明 陈子龙 《陟桐岩岭》诗:“耽忧自忘倦,遇险若貽安。”耽,一本作“ 躭 ”。《红楼梦》第九一回:“那时 薛蝌 又有信回来, 薛姨妈 看了,怕 寳釵 耽忧,也不叫他知道。” 克非 《春潮急》二九:“ 张福林 听后,虽没说什么,但心头的耽忧大半放下了。”

引证解释

⒈ 担忧。

明陈子龙《陟桐岩岭》诗:“耽忧自忘倦,遇险若貽安。”
耽,一本作“躭”。 《红楼梦》第九一回:“那时薛蝌又有信回来, 薛姨妈看了,怕寳釵耽忧,也不叫他知道。”
克非《春潮急》二九:“张福林听后,虽没说什么,但心头的耽忧大半放下了。”

耽忧的国语词典

担心、忧虑。

耽忧的网络释义

耽忧

  • 耽忧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dān yōu,意思是担忧。
  • 耽忧造句

    我想到了白瑞摩及其太太焦虑的面容。然则,弗兰克兰下边的话语向我表明我不必为此耽忧了。
    假设你担心年轻的一代会变成什么,答案是他们会继续成长,并且开始耽忧更年轻的一代。
    前面曾提到保罗为哥林多教会耽忧,而鉴于在哥林多前书里所写的,这种耽忧是有原因的。
    读文吧?教育科学?外语学习?让我们不要为我们的问题耽忧。相反,让我们面对这些挑战吧!
    让我们不要为我们的问题耽忧。
    放下过去的烦恼,不耽忧未来,不执着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平静。
    奥运会短短十几天,数万运动员云集,城市交通是最使人耽忧的。
    这不仅让母妹焦急忧烦;亦让江家人跟着耽忧。
    放下过去的烦恼,不耽忧未来,不执著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平静。

    汉字详情

    dān [dan]
    部首: 605
    笔画: 10
    五笔: BPQN
    五行: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SJLBU
    四角: 1441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耳,冘( yín)声。本义:耳朵大而且下垂) 同本义

    夸父耽耳。——《淮南子·地形》。 高注:“耽耳,耳垂在肩上。”

    (2) 又如:耽毵(毛长下垂纷披的样子)

    动词

    (1) 沉溺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诗·卫风·氓》

    士之耽兮。——《诗·卫风·氓》。传:“乐也。”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礼记》

    惟耽乐之从。——《书·无逸》

    耽于女乐,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韩非子·十过》

    且耽田家乐。——李白《赠闾丘处士》

    (2) 又如:耽着(迷恋);耽思深思,潜心研究探讨;耽乐(沈迷于享乐)

    (3) 承受;担负

    我要及时就死,又耽不起吞金服毒的。——《红楼梦》

    (4) 又如:耽险(担风险;危险);耽待(耽带。照顾,帮助;宽容;原谅;担当,承受;等候)

    (5) 嗜;喜好

    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元· 睢景臣《高祖还乡》

    (6) 又如:耽好(特别爱好);耽志(专心致志);耽尚(爱好,尊崇);耽研(专心研究);耽意(专心)

    (7) 停留;延迟 。如:耽搁;耽误;耽迟(耽误;迟延)

    英文翻译

    indulge in; be negligent

    方言集汇

    ◎ 粤语:daam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dam1 [宝安腔] dam1 [海陆丰腔] dam1 [客英字典] dam1 [梅县腔] dam1 dam5 [东莞腔] dam1 [客语拼音字汇] da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二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丁含平聲開口一等tɒmtom
    yōu [you]
    部首: 339
    笔画: 7
    五笔: NDN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PIKU
    四角: 930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本字古作上“页”(xie)下“心”。会意。心中有了忧愁,必然在脸上(用“页”即人头代表)反映出来。后加“攵”( suī 表示行走),形成“憂”字。“忧”是形声字。本义:担忧;发愁)同本义

    忧,愁也。——《说文》

    忧,愁也。——《玉篇》

    忧悲者德之失也。——《淮南子·原道》

    勿忧。——《易·丰》

    坎为加忧。——《易·说卦》

    我心忧伤。——《诗·小雅·小弁》

    忧心忡忡。——《诗·召南·草虫》

    何忧令名不彰。——《世说新语·自新》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忧谗畏讥。——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忧其民。

    (2) 又如:忧忿滞中(中医指忧愁忿懑滞郁在胸中);忧蹙(因忧愁而紧锁眉头);忧愠(忧愁懊恼);忧忆(忧愁担心);忧心如捣(忧愁得像有什么东西捣心一样);忧邑(愁闷抑郁);忧畏(忧虑畏怯);忧世(为世时或时事而忧虑);忧怀(忧虑怀念);忧怯(担忧畏怯);忧天(担心天塌下来);忧公忘私(关心公益,不顾私利);忧鱼(担心水患)

    名词

    (1) 居丧 。多指居父母丧

    王宅忧,亮阴三祀。——《书·说命上》

    (2) 又如:忧居(丁忧家居);忧服(因父母死而居忧服丧);忧纪(居父母丧之期);忧棘(居父母之丧);忧毁(居父母之丧哀伤过度而损害身体);忧艰(忧父母之丧)

    (3) 忧患,祸患

    必为子孙忧。——《论语·季氏》

    恐季氏之忧。

    愦于忧。——《战国策·齐策四》

    乐琴书以消忧。——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又如:忧困(忧患困顿);忧逼(忧患侵迫);忧难(忧患);忧衅(忧患之端)

    (5) 姓

    英文翻译

    sad, grieved; grief, melancholy

    方言集汇

    ◎ 粤语:jau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于救去聲開口三等ĭəuiuh/hi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