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耒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即耒。古代一种翻土农具。
《周礼·考工记·车人》“车人为耒”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耒谓耕耒。”
泛指农具。
《北史·裴侠传》:“帝矜其贫苦,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千顷;奴隶耕耒粮粟,莫不备足。”
引证解释
⒈ 即耒。古代一种翻土农具。
引《周礼·考工记·车人》“车人为耒” 郑玄注引汉郑司农曰:“耒谓耕耒。”
⒉ 泛指农具。
引《北史·裴侠传》:“帝矜其贫苦,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千顷;奴隶耕耒粮粟,莫不备足。”
耕耒的网络释义
耕耒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耒(
),井声。从“耒”,表示与耕作有关。本义:犁田)(2) 同本义。翻松田土
耕,治田也。——《正字通》
耕,犁也。从耒,井声。一曰古者井田,谓从井,会意。——《说文》。按,人耕曰耕,牛耕曰犁。
稷之孙曰 叔均,是始作牛耕。——《山海经·海内经》
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犁欲廉。——《齐民要术·耕田》
深耕易耨。——《孟子·梁惠王上》
耕者忘其犁。——《乐府诗集·陌上桑》
长沮、 桀溺耦而耕。——《论语·微子》
(3) 又如:耕食(依赖耕田为生);耕桑(耕田、种谷、植桑、养蚕。泛指农耕之事);耕垡(耕田翻土);耕植(耕田种植)
(4) 种田;播种
民之欲利者非耕不得,避害者非战不免,境内之民莫不先务耕战,而后得其所乐。——《商君书·慎法》
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孟子·公孙丑上》
(5) 又如:耕牧(耕种畜牧);耕战(耕种与战争);耕器(耕种的器具);耕艺(泛指耕植)
(6) 泛指致力于某种工作或事业
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汉· 扬雄《法言·学行》
(7) 又如:耕道(谓致力于研求道之真谛);笔耕;舌耕;目耕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ng1 [东莞腔] gang1 [台湾四县腔] gang1 [客英字典] gang1 [沙头角腔] gang1 [梅县腔] gang1 [陆丰腔] gang1 [宝安腔] gang1 [客语拼音字汇] gang1 ge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耕 | 古莖 | 見 | 耕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二等 | 梗 | 耕 | kæŋ | kreng/kaeng |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耒”是汉字部首之一,从“耒”的字,与原始农具或耕作有关。本义: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 同本义
耒,手耕曲木也。——《说文》
天子亲载耒耜。——《礼记·月令》。注:“耒耜之上曲也。”
耒耨之所刺。——《庄子·胠箧》。李注:“耜柄也,犁也。”
耜其柄,耜其刃。——《后汉书·章帝纪》
身执耒臿。——《韩非子·五蠹》
(2) 又如:耒耨(耕耘用的农器。指犁锄)。亦指耜的木曲柄。又如:耒耜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oi3 [宝安腔] loi3 [台湾四县腔] loi3 [客英字典] loi3 [梅县腔] loi3 [客语拼音字汇] lo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壘 | 力軌 | 來 | 脂A合 | 上聲 | 紙 | 合口三等 | 脂A | 止 | lyix/lvii | lw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