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穑

gēng sè [ geng se]
繁体 耕穡
注音 ㄍㄥ ㄙㄜˋ

词语释义

耕种和收获。泛指农事。

词语解释

  1. 耕种和收获。泛指农事。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夙失庭训,飢寒困瘁,躬执耕穡,承星履草,密勿畴袭。”

引证解释

⒈ 耕种和收获。泛指农事。

晋葛洪《<抱朴子>自叙》:“夙失庭训,飢寒困瘁,躬执耕穡,承星履草,密勿畴袭。”

耕穑的网络释义

耕穑

  • 耕穑,读音为gēng sè ㄍㄥ ㄙㄜ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耕种和收获。
  • 汉字详情

    gēng [geng]
    部首: 601
    笔画: 10
    五笔: DIF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DTT
    四角: 559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耒( lěi),井声。从“耒”,表示与耕作有关。本义:犁田)

    (2) 同本义。翻松田土

    耕,治田也。——《正字通》

    耕,犁也。从耒,井声。一曰古者井田,谓从井,会意。——《说文》。按,人耕曰耕,牛耕曰犁。

    稷之孙曰 叔均,是始作牛耕。——《山海经·海内经》

    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犁欲廉。——《齐民要术·耕田》

    深耕易耨。——《孟子·梁惠王上》

    耕者忘其犁。——《乐府诗集·陌上桑》

    长沮、 桀溺耦而耕。——《论语·微子》

    (3) 又如:耕食(依赖耕田为生);耕桑(耕田、种谷、植桑、养蚕。泛指农耕之事);耕垡(耕田翻土);耕植(耕田种植)

    (4) 种田;播种

    民之欲利者非耕不得,避害者非战不免,境内之民莫不先务耕战,而后得其所乐。——《商君书·慎法》

    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孟子·公孙丑上》

    (5) 又如:耕牧(耕种畜牧);耕战(耕种与战争);耕器(耕种的器具);耕艺(泛指耕植)

    (6) 泛指致力于某种工作或事业

    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汉· 扬雄《法言·学行》

    (7) 又如:耕道(谓致力于研求道之真谛);笔耕;舌耕;目耕

    英文翻译

    plow, cultivate

    方言集汇

    ◎ 粤语:gaang1 ga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ng1 [东莞腔] gang1 [台湾四县腔] gang1 [客英字典] gang1 [沙头角腔] gang1 [梅县腔] gang1 [陆丰腔] gang1 [宝安腔] gang1 [客语拼音字汇] gang1 ge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三耕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莖耕開平聲開口二等kæŋkreng/kaeng
    [se]
    部首: 505
    笔画: 16
    五笔: TFUK
    五行:
    仓颉: HDGCW
    四角: 249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禾,啬( )声。声符有表意作用,见前。本义:收获谷物)

    (2) 同本义

    穑,谷可收曰穑。——《说文》。按,穑即啬之后出字。

    土爰稼穑。——《书·洪范》。王肃注:“种之曰稼,敛之曰穑。”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经·魏风·伐檀》

    (3) 又如:穑民(农民);穑地(农田);穑臣(古代称管理农事的大臣);穑督(谓督导农事);穑养(谓退隐务农)

    (4) 通“啬”。节俭;爱惜

    贬食省用,务穑劝分。——《左传·僖公二十一年》。杜预注:“穑,俭也。”

    大国省穑而用之。——《左传·昭公元年》。注:“爱也。”

    不为大国侮小国,不为众庶侮鳏寡,不为暴势夺穑人黍稷狗彘。——《墨子·兼爱中》

    (5) 通“啬”。互相钩连

    树以荆棘,上相穑著者,所以为固也。——《管子·度地》

    名词

    (1) 收获的谷物

    曾孙之穑,以为酒食。——《诗·小雅·信南山》

    (2) 谷类植物的穗

    所艺禾穑特大。——《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

    凡苗吐穑之后,暮夜鬼火游烧,此六灾也。——《天工开物》

    英文翻译

    farm, harvest grain; stingy

    方言集汇

    ◎ 粤语:sik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