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轸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二十八宿中的翼宿和轸宿。古为 楚 之分野。
《史记·天官书》:“翼軫, 荆州 。” 晋 左思 《吴都赋》:“婺女寄其曜,翼軫寓其精。” 唐 王勃 《滕王阁序》:“星分翼軫,地接 衡 庐 。” 明 张居正 《宫殿纪》:“昔我 献皇帝 ,天锡名都,受兹赤社,应翼軫以建基,奠维垣之丕业。”
引证解释
⒈ 二十八宿中的翼宿和轸宿。古为楚之分野。
引《史记·天官书》:“翼軫, 荆州。”
晋左思《吴都赋》:“婺女寄其曜,翼軫寓其精。”
唐王勃《滕王阁序》:“星分翼軫,地接衡庐。”
明张居正《宫殿纪》:“昔我献皇帝,天锡名都,受兹赤社,应翼軫以建基,奠维垣之丕业。”
翼轸的网络释义
翼轸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羽,異(
)声。《说文》小篆从飞,異声。本义:翅膀)(2) 同本义
翼,翅也。——《说文》
六足四翼。——《战国策·楚策》
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韩非子·喻老》
南方有比翼鸟焉。——《尔雅》
振鳞奋翼。——宋玉《高唐赋》
(3) 又如:翼虎(添上翅膀的老虎);翼张(如鸟展翅。形容分布的样子);翼膀(翅膀);翼翮(翅膀)
(4) 鸟的翅膀
明夷于飞,垂其翼。——《易·明夷》
(5) 飞机的两翼。如:翼型
(6) 昆虫的翅膀
以翼鸣者。——《周礼》
(7) 一个队形(如战线、散兵线、行进纵队)左侧或右侧
韩、 魏翼而击之。——《韩非子·十过》
(8) 又如:从左右两翼夹攻敌人;翼室(路寝旁的左右室。路寝为天子或诸侯的正室);翼卫(辅翼护卫)
(9) 星名 ,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雀七宿中的第六宿,有星二十二颗。如:翼宿(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翼轸(二十八宿中的翼宿和轸宿)
(10) 量词。用于禽鸟。如:双翼
动词
(1) 分成两翼或分列左右 。如:翼列(分列两旁);翼夹(如两翼相夹)
(2) 辅助
予欲左右民,汝翼。——《书·益稷》
(3) 又如:翼扶(辅佐,扶助);翼助(辅助);翼佐(辅佐);翼善(辅助善行);翼辅(辅佐);翼成(辅助完成,助成);翼宣(辅助并加以发扬);翼亮(辅佐并发扬光大);翼戴(辅助拥戴)
(4) 遮护
鸟覆翼之。——《诗·大雅·生民》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 沛公, 庄不得击。——《史记·项羽本纪》
(5) 又如:翼瓦(屋瓦整齐铺列,如鸟翼相覆);翼蔽(像鸟用翅膀那样遮黄海掩护);翼卵(以翼覆卵。喻抚育)
(6) 借助;凭借 。如:翼冯(倚凭)
形容词
(1) 迅疾 。如:翼尔(鸟张翼疾飞的样子)
(2) 恭敬,谨肃 。如:翼翼小心(形容恭敬小心,丝毫不敢疏忽懈怠)
(3) 通“翌”,第二天
越翼日乙丑,王崩。——《书·顾命》
王翼日乃瘳。——《书·金滕》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聊斋志异·促织》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it8 [客英字典] jit8 [沙头角腔] jit8 [陆丰腔] jit8 [海陆丰腔] rit8 [梅县腔] jit8 [客语拼音字汇] yid6 [东莞腔] jit8 [宝安腔] jit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弋 | 與職 | 以 | 職開 | 入聲 | 職 | 開口三等 | 蒸 | 曾 | jik/jok | jĭək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车。本义:车箱底部后面的横木)
(2) 同本义
轸,车后横木也。——《说文》
六分其广,以一为之轸围。——《考工记·舆人》
舆下四面材合而收舆谓之轸,亦谓之收,独以为舆后横者,失其传也。——《考工记图》
(3) 车的通称
丙子,诏六军发轸。——《魏书》
(4) 通“疹”。皮肤上出现的一种小疙瘩 。如:轸粟(指人体因受寒而起的疙瘩)
(5) 弦乐器上系弦线的小柱。可转动以调节弦的松紧
以轸调声。——《魏书·乐志》。
(6) 又如:轸琴(拨弄瑶琴)
(7) 通“畛”。田间道路
以翔虚无之轸。——《淮南子·要略》
含酸赴脩轸。——谢灵运《登临海峤初发疆中作》。 李善注:“轸,当为畛。”
连轸距阡陌。——阮籍《咏怀》。注:“轸,当为畛。”
(8) 星宿名 。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雀七宿的最末一宿。有星四颗。如:轸翼(轸宿和翼宿)
形容词
(1) 方形
轸,方也。——《广雅》。
(2) 又如:轸石(方形的石头);轸丘(方形山丘);轸方(谓如轸木那样方正)
(3) 悲痛
出国门而轸怀兮。——屈原《九章》。
(4) 又如:轸恤(深切挂念和抚恤);轸惜(悲痛惋惜);轸悼(悲伤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