翳依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形容树荫浓密。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松檜翳依,净宇高下。”
引证解释
⒈ 形容树荫浓密。
引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松檜翳依,净宇高下。”
翳依的网络释义
翳依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羽,嫛(
)声。本义:用羽毛做的华盖,舞具)(2) 同本义
翳,华盖也。——《说文》。朱骏声通训定声:“以羽覆车盖,所谓羽葆幢也。”
(3) 病证名
(4) 指引起黑睛(角膜)混浊或溃陷的外障眼病以及病变愈后遗留于黑睛的疤痕
(5) 凡眼内、外障眼病所生遮蔽视线影响视力的症状皆可称翳
(6) 起障蔽作用的东西 。如:云翳;氛翳
(7) 鸟名 。如:翳鸟(五彩神鸟。相传飞行时其翼可蔽一乡)
动词
(1) 遮蔽,掩盖
翳,障也。——《广雅》
百神翳其备降兮。——《楚辞·离骚》。注:“翳,蔽也。”
石嵯以翳日。——刘向《九叹·远逝》。注:’翳,蔽也。”
翳,掩也。——《方言十三》
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裔执翳而搏之。——《庄子·山水》。司马注:“执翳,执草以自翳也。”
树林阴翳。——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阴翳蔽日。——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翳景(障蔽日月之光)
(3) 隐藏,藏匿
意者堂下其有翳憎臣者乎?——《韩非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i5 [客英字典] ji5 [海陆丰腔] ri5 [梅县腔] j5 [宝安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ngi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鷖 | 烏奚 | 影 | 齊開 | 平聲 | 齊 | 開口四等 | 蟹 | 齊 | ʔiei | qe/ei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衣声。甲骨文字形。人在衣中。本义:靠着)
(2) 同本义
依,倚也。——《说文》
依,恃也。——《广雅》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依柱而笑。——《史记·刺客列传》
空游无所依。——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极贫无所依。——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依山之榭(靠山建造的房屋);依栖(依傍栖息);依山傍水;依着电线杆;偎依(亲密地靠着);依倚(倚靠;依傍);依门卖笑(以色媚人)
(4) 倚仗,仗恃,仰赖
无依势作威,无依法以削。——《书·君陈》
(5) 又如:依仰(依赖仰仗);依阻(凭借;仗恃);依负(倚恃;依附);依乘(凭借);依毗(倚仗)
(6) 依靠;托身
必依水草而背众树。——《孙子·行军》
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梅尧臣《汝ń贫女诗》
今去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红楼梦》
(7) 又如:生死相依;无依无靠;唇齿相依;依傍门墙(依靠师父);依仰(依靠;依赖);依贴(依恋体贴);依栖(依靠他人并寄居);依怙(依靠;依赖);依重(依靠;倚重);依荷(依靠);依接(依靠连接);依诉(依靠诉说);依缘(依靠,凭借)
(8) 同意;允许
有一事肯依,窦娥便死而无怨。——《元曲选·关汉卿·窦娥冤剧三》
(9) 又如:依心像意(称心如意);依得(依允,依从);依心(称心);依信(信从;依赖);依许(准许)
(10) 服从;听从 。如:依头顺脑(完全顺从;俯首贴耳);依遵(服从);依随(依顺;听从);依阿(曲从附顺);依阿取容(依附随以取悦于人);依头顺尾(对上下各方都听从)
(11) 原谅,宽恕 。如:你要是把这些资料弄丢了,我可不依你
(12) 遵照,根据
乃拜宪车骑将军,金印紫绶,官属依司空。——《后汉书·窦融传》
(13) 又如:依科设仪(按照规定的格式举行仪式)
(14) 爱
思媚其妇,有依其士。——《诗·周颂》
(15) 又如:依人(与人亲近而不离群);依迟(依依不舍的样子)
(16) 依照,按照
依乎天理。——《庄子·养生主》
钦依都司。——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17) 通“隐”(
)。藏匿乃逸,则知小人之依。——《书·无逸》。王引之云:“依,隐也,古音微与殷通,故依、隐同声。”
知小人之依。
形容词
(1) 茂盛的样子
依彼平林,有集维嫶。——《诗·小雅》。传:“茂木貌。”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3 j1 [沙头角腔] ji3 [客英字典] ji1 [宝安腔] ji3 ji1 [客语拼音字汇] yi1 [东莞腔] ji1 [陆丰腔] ji1 [海陆丰腔] ri3 ri1 [台湾四县腔] ji3 ji1
◎ 潮州话: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依 | 於希 | 影 | 微開 | 平聲 | 微 | 開口三等 | 止 | 微 | ʔĭəi | qioi/io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