羯磨

jié mó [ jie mo]
注音 ㄐ一ㄝˊ ㄇㄛˊ

词语释义

1.佛教名词。梵语karman的音译。意译为“业”。指身、口、意三方面的活动。这些活动又有善、不善、非善非不善之分。业发生后不会消除,它将引起连续不断的因果报应。 2.佛教名词。梵语karma的音译。意译为“作法办事”。指诵经拜佛等法事。

词语解释

  1. 佛教名词。梵语karman的音译。意译为“业”。指身、口、意三方面的活动。这些活动又有善、不善、非善非不善之分。业发生后不会消除,它将引起连续不断的因果报应。

    梁启超 《余之死生观》:“佛説一切万象悉皆无常,刹那生灭,去而不留,独於其中有一物焉,因果连续,一能生他,他復生一,前波后波,相续不断,而此一物名曰羯磨。”

  2. 佛教名词。梵语karma的音译。意译为“作法办事”。指诵经拜佛等法事。

    《华严经·梵行品》:“三説羯磨是戒耶?”音释:“羯磨,此云办事,谓诸法事由兹成办也。” 唐 白居易 《唐江州兴果寺律大德凑公塔碣铭》:“领羯磨会十三,化大众万数。”

引证解释

⒈ 佛教名词。梵语karman的音译。意译为“业”。指身、口、意三方面的活动。这些活动又有善、不善、非善非不善之分。业发生后不会消除,它将引起连续不断的因果报应。

梁启超《余之死生观》:“佛説一切万象悉皆无常,刹那生灭,去而不留,独於其中有一物焉,因果连续,一能生他,他復生一,前波后波,相续不断,而此一物名曰羯磨。”

⒉ 佛教名词。梵语karma的音译。意译为“作法办事”。指诵经拜佛等法事。

《华严经·梵行品》:“三説羯磨是戒耶?”
音释:“羯磨,此云办事,谓诸法事由兹成办也。”
唐白居易《唐江州兴果寺律大德凑公塔碣铭》:“领羯磨会十三,化大众万数。”

羯磨的国语词典

僧团依照戒律的规定,处理僧侣个人或僧团事务的各种活动。为梵语 Karma的音译。意译为「业」或「办事」。羯磨和业梵语虽同一字,但在汉译佛典中不只是音译和意译的差别,用法也不同。

如:「忏悔羯磨」、「受戒羯磨」。

羯磨的网络释义

羯磨 (佛教术语)

  • 羯磨(梵语:karma),也译为羯摩,拼音为jié mó,是佛教术语,僧团的制度,在结夏安居,布萨诵戒之后举行,类似于民主制度中的投票表决。负责举行羯摩仪式的上座比丘称为羯摩和尚。
  • 羯磨的翻译

    英语: karma (loanword)​
    法语: Karma (emprunt)​

    汉字详情

    jié [jie]
    部首: 619
    笔画: 15
    五笔: UDJN
    五行:
    仓颉: TQAPV
    四角: 865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阉过的公羊。泛指羊

    (2) 又如:羯膻(羊臊气)

    (3) 中国古时的一民族名 。源于小月支;曾附属匈奴。魏晋时散居上党郡(今山西潞城附近各县)与汉人杂处,从事农业,受汉族地主奴役,被称为“羯胡”。信奉“胡天”。晋时,羯人石勒建立后赵政权,为五胡十六国之一。如:羯胡(旧时用以泛称来自北方的外族)

    动词

    阉割

    羯鸡,阉鸡也。——清· 翟灏《通俗编》

    英文翻译

    wether, castrated ram; deer skin

    方言集汇

    ◎ 粤语:kit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et7 giet7 [海陆丰腔] giet7 [梅县腔] giet7 [台湾四县腔] giet7 [宝安腔] ket7 [客语拼音字汇] giad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謁月開入聲開口三等kĭɐtkiat
    mó,mò [mo]
    部首: 517
    笔画: 16
    五笔: YSSD
    五行:
    仓颉: ICMR
    四角: 0026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石,麻声。本义:磨治石器)

    (2) 同本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卫风·淇奥》

    切磋琢磨,乃成宝器。——《论衡·量知》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论语·阳货》

    (3) 又如:切磋琢磨(加工骨称“切”,加工象牙称“磋”,加工玉称“琢”,加工石称“磨”);磨渲(磨治);磨拭(琢磨);磨琢(犹琢磨);磨斫(雕琢;雕饰)

    (4) 用磨料磨物体使光滑、锋利或达到其他目的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诗》

    (5) 又如:磨镜石(传说 轩辕氏铸镜时用以磨镜的石头);磨刀雨(即磨刀水);磨刀水(旧指农历五月十三日所下的雨);磨刀霍霍(磨刀声);磨袭砥砺(四种质地和颜色不同的磨石)

    (6) 磨擦 。如:磨拳擦掌(形容斗志昂扬,跃跃欲试的样子);磨牙吮血(磨利牙齿,吮吸鲜血);磨沙(指沙入蚌壳,与蚌肉相摩擦)

    (7) 磨炼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韩愈《石鼓歌》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荀子·大略》

    (8) 又如:磨涅(磨砺熏染,经得起考验);磨厉(磨练);磨揉(磨练);磨盾(犹磨练)

    (9) 研讨;观摩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荀子·大略》

    (10) 又如:磨切(切磋;探讨);磨究(研讨究竟);磨砻(切磋;磨练);磨砻浸灌(切磋浸染);磨砻镌切(磨砺切磋)

    (11) 折磨 。如:磨问(仔细审讯盘问);磨折(折磨;磨难;挫折);磨害(折磨伤害);磨障(折磨阻碍)

    (12) 拖延 。如:磨驼(磨蹭);磨菇(亦作“磨古”。拖延;纠缠)

    (13) 纠缠 。如:磨它子(故意纠缠磨时间);磨劲(纠缠的劲头);磨搅讹绷(纠缠捣乱,欺骗讹诈)

    (14) 通“摩” 。如:磨捋(抚摩);磨娑(抚摩);磨弄(抚摩;把玩)

    (15) 磨灭;泯灭

    人生一世,其久几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唐· 韩愈《送穷文》

    (16) 转;移 。如:磨转(耐心劝说使转变)

    (17) 挥;摇 。如:磨动(摇动);磨旗(舞动旗帜,用以传递信息);磨旗擂鼓(摇旗击鼓)

    名词

    (1) 磨刀石 。如:磨砥刻厉(磨练砥砺。形容刻苦钻研)

    (2) 磨难;灾难 。如:磨障(磨难障碍);磨隔(磨难)

    (3) 另见

    名词

    (1) 磨子

    以磨碎物亦曰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作牛便推磨。——王安石《拟寒山拾得》

    (2) 又如:磨石(研碎粮食的石制工具);磨心(石磨中心);磨牛(转磨之牛。比喻愚鲁);磨室(即磨坊);电磨;水磨

    动词

    (1) 用磨碎物 。如:磨研(用石磨研碎);磨博士(以磨粉为业的人)

    (2) 转移;掉转 。如:磨子兵(谓到处流转而人数很少的军队);磨兑(兑换);磨趄子(方言。打转)

    (3) 晃动;摇动 。如:磨动(挥动;摇动)

    (4) 碾轧土地

    我们耕田磨地的女子,对个皮鞋托托响、油头油脸的香港人全不合适。——陈残云《香飘四季》

    (5) 〈方〉∶拉,指拉下脸子 。如:实在脸上磨不开

    (6) 另见

    英文翻译

    grind; polish; rub; wear out; a millstone

    方言集汇

    ◎ 粤语:mo4 mo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o2 mo5 [宝安腔] mo3 | mo2 [台湾四县腔] mo5 mo2 no2 [客英字典] mo2 mo5 mo3 [海陆丰腔] mo6 mo2 no2 [东莞腔] mo2 mo3 [陆丰腔] mo6 mo3 [梅县腔] mo1 mo2 mo5 no2 [客语拼音字汇] mo2 mo4 [梅县腔] mo6
    ◎ 潮州话:bhua5 ,mo7 [潮州、饶平]bho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婆戈一合平聲合口一等muamu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