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牵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羁绊牵制。
《后汉书·申屠蟠传》:“今 潁川 荀爽 载病在道, 北海 郑玄 北面受署。彼岂乐羈牵哉,知时不可逸豫也。”《旧唐书·裴度传》:“恐臣统率诸道,或有成功,进退皆受羈牵,意见悉遭蔽塞。” 清 刘大櫆 《与左君书》:“即欲担囊往从之游,而事故羈牵,不获如志。”
引证解释
⒈ 羁绊牵制。
引《后汉书·申屠蟠传》:“今潁川荀爽载病在道, 北海郑玄北面受署。彼岂乐羈牵哉,知时不可逸豫也。”
《旧唐书·裴度传》:“恐臣统率诸道,或有成功,进退皆受羈牵,意见悉遭蔽塞。”
清刘大櫆《与左君书》:“即欲担囊往从之游,而事故羈牵,不获如志。”
羁牵的网络释义
羁牵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网(罒),从革(皮革),从马。合起来表示用皮革制成的网络来把马络住。本义:马笼头)
(2) 同本义
红牛缨绂黄金羁。——韩愈《汴泗交流赠张仆射》
(3) 又如:羁縻(羁,马络头;縻,牛紖。喻联络、维系);羁勒(马络头)
(4) 古代女孩留在头顶像马络头一般的头发
男角女羁。——《礼记·内则》
(5) 又如:男角女羁;羁角(孩童发髻。又称羁卯,羁贯);羁贯(古时儿童发式)
动词
(1) 套上笼头
使麒麟可系而羈兮,岂云异夫犬羊。——汉· 贾谊《吊屈原赋》
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羈,则狂顾頓缨。——三囯魏·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2) 系,捆绑;束缚,拘束
仆少负不羈之才。——司馬遷《报任安书》
羈鸟恋旧林。——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顺天府羈候。——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羈靡(束缚);羈梏(束縛);羈防(管制防範);羈軛(束縛;控制);羈身(有事纏身,走不開);羈滞(因事牵挂而停留);羈縻(拖延;籠絡;纏住)
(4) 拘系。引申为拘禁 。如:羈管(拘禁,管制);羈候(拘留待审);羈役(羈旅行役);羈候(拘留候审)
(5) 寄居;旅寓
为羈终岁,门人谢焉。——庾信《思旧铭》
(6) 又如:羈宦(旅居外地任官);羈恨(客居异地的愁苦烦恼);羈屑(寄居异地而又身世寒微)
(7) 停留
妾处耳目多,不可久羈,蹈隙当复来。——《聊斋志异》
不羈晷刻。——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羈泊(羁留他乡)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gi6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牛,“冖”象牵牛的绳,玄声。本义:牵牛)
(2) 同本义。引申为牵拉
牵,引前也。——《说文》
牵,引也。——《广雅》
飱牵。——《周礼·宰夫》。司农注:“牲牢可牵而行者。”
与其牵傍。——《周礼·牛人》。注:“牵傍,在辕外輓牛也。人御之,居其前曰牵,居其傍曰傍。”
牵牛悔亡。——《易·夬》
牵牛而过堂下者。——《孟子·梁惠王上》
牵衣顿足拦道哭。——唐· 杜甫《兵车行》
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攀草牵棘。——《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 又如:牵笼(拉扯);牵红(牵巾。新郎新娘拜堂后,以两家红巾绾同心结,各牵一端而行);牵扭(拉住);牵役(谓被拉去从事劳役);牵拖(拖拉。形容行动困难);牵拉(牵引拉住)
(4) 牵制
令出不行谓之牵。——《管子·法法》
牵于俗而芜秽。——《楚辞·招魂》
此牵乎天者也。——张衡《西京赋》。注:“犹系也。”
(5) 又如:牵笼(牵制束缚);牵肘(从旁牵制);牵物(为外物所牵制);牵挽(牵制);牵缀(犹牵制)
(6) 牵连;牵累
道而弗牵则和。——《礼记·学记》。疏:“谓牵偪。”
牵复吉。——《易·小畜》。疏:“谓牵连。”
(7) 又如:牵枝带梗(牵连;牵带);牵惹(牵连);牵及(牵连;关系到);牵染(牵累,株连);牵率(株连;拖累)
(8) 牵强 。如:牵书搭俗(牵强附会);牵附(牵强附会);牵率(牵强附会);牵裂(牵强割裂)
(9) 拘泥
不牵于执。——《吕氏春秋·离俗》。注:“拘也。”
(10) 又如:牵文(谓拘泥于字面);牵拘(拘泥;拘束);牵俗(拘泥于习俗)
(11) 蔓延 。如:牵蔓(蔓延);牵漫(蔓延满布);牵绵(牵延连绵)
名词
指可牵走的牲畜如牛羊猪等
脯资饩牵竭。——《左传·僖公三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