罽毯
注音
ㄐ一ˋ ㄊㄢˇ
词语释义
毛毯。
词语解释
毛毯。
《宋史·礼志十六》:“凡大宴,宰相、使相坐以绣墩;参知政事以下用二蒲墩,加罽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及归,则自门达堂,悉以罽毯贴地,百千笼烛,灿列如锦。”
引证解释
⒈ 毛毯。
引《宋史·礼志十六》:“凡大宴,宰相、使相坐以绣墩;参知政事以下用二蒲墩,加罽毯。”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及归,则自门达堂,悉以罽毯贴地,百千笼烛,灿列如锦。”
罽毯的网络释义
罽毯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鱼网
罽,鱼网也。——《说文》
(2) 羊毛织物
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柳宗元《柳州峒氓》
(3) 又如:罽衣(毛织物制的衣服);罽车(有毛毡帷幕的坐车);罽茵(毛毯);罽毯(毛毯);罽幕(毛毡制的帐幕)
英文翻译
a kind of woolen fabric
方言集汇
◎ 粤语:gai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i5 [台湾四县腔] gi2 [海陆丰腔] gi2
◎ 潮州话:gi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i5 [台湾四县腔] gi2 [海陆丰腔] gi2
◎ 潮州话:g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猘 | 居例 | 見 | 祭B開 | 去聲 | 霽 | 開口三等 | 蟹 | 祭B | kĭɛi | kied/kyey |
详细解释
名词
厚实有毛绒的织品
毯,毛席。——《广韵》。又如:毯布(用细毛织成的布);线毯;地毯;挂毯;毛毯;绒毯
英文翻译
rug, carpet, blanket
方言集汇
◎ 粤语:taam2 taan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an3 [海陆丰腔] tan3 [梅县腔] tan3 [台湾四县腔] tan3 [客语拼音字汇] tam1 tan3 [宝安腔] tan3 tam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an3 [海陆丰腔] tan3 [梅县腔] tan3 [台湾四县腔] tan3 [客语拼音字汇] tam1 tan3 [宝安腔] tan3 tam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九敢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