罘罳

fú sī [ fu si]
注音 ㄈㄨˊ ㄙ

词语释义

1.也作罦(fú)罳。 2.古代的一种屏风,设在门外。 3.设在屋檐下防鸟雀来筑巢的金属网。‖也作罦罳。

词语解释

  1. 古代设在门外或城角上的网状建筑,用以守望和防御。

    《汉书·文帝纪》:“ 未央宫 东闕罘罳灾。” 颜师古 注:“罘罳,谓连闕曲阁也,以覆重刻垣墉之处,其形罘罳然,一曰屏也。”按,《五行志上》作“罘思”。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今富者积土成山,列树成林,臺榭连阁,集观增楼。中者祠堂屏閤,垣闕罘罳。” 明 夏完淳 《感旧步仲芳先生韵》之五:“睥睨浮云三殿晓,罘罳落月九天寒。”

  2. 设在屋檐或窗上以防鸟雀的金属网或丝网。

    唐 杜甫 《大云寺赞公房》诗之一:“黄鸝度结构,紫鸽下罘罳。”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士林间多呼殿榱桷护雀网为罘罳。”《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九年》:“宦者曰:‘事急矣,请陛下还宫!’即举软舆,迎上扶升舆,决殿后罘罳,疾趋北出。” 胡三省 注:“ 唐 宫殿中罘罳,以丝为之,状如网,以捍燕雀,非如 汉 宫闕之罘罳也。”

  3. 指室内的屏风。

    宋 洪迈 《夷坚三志壬·吴仲权郎中》:“明日,索浴治具於房,婢以罘罳围之。 吴 曰:‘何用?’曰:‘恐为隙风所搏。’” 明 花梦月 《浣溪沙》词:“一窗日影到罘罳。”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设在门外或城角上的网状建筑,用以守望和防御。

《汉书·文帝纪》:“未央宫东闕罘罳灾。”
颜师古注:“罘罳,谓连闕曲阁也,以覆重刻垣墉之处,其形罘罳然,一曰屏也。”
按,《五行志上》作“罘思”。 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今富者积土成山,列树成林,臺榭连阁,集观增楼。中者祠堂屏閤,垣闕罘罳。”
明夏完淳《感旧步仲芳先生韵》之五:“睥睨浮云三殿晓,罘罳落月九天寒。”

⒉ 设在屋檐或窗上以防鸟雀的金属网或丝网。

唐杜甫《大云寺赞公房》诗之一:“黄鸝度结构,紫鸽下罘罳。”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贬误》:“士林间多呼殿榱桷护雀网为罘罳。”
《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九年》:“宦者曰:‘事急矣,请陛下还宫!’即举软舆,迎上扶升舆,决殿后罘罳,疾趋北出。”
胡三省注:“唐宫殿中罘罳,以丝为之,状如网,以捍燕雀,非如汉宫闕之罘罳也。”

⒊ 指室内的屏风。

宋洪迈《夷坚三志壬·吴仲权郎中》:“明日,索浴治具於房,婢以罘罳围之。吴曰:‘何用?’曰:‘恐为隙风所搏。’”
明花梦月《浣溪沙》词:“一窗日影到罘罳。”

罘罳的国语词典

宫阙中花格似网或有孔的屏风。以镂木做成。《汉书.卷四.文帝纪》:「六月癸酉,未央宫东阙罘罳灾。」也作「罦罳」。

罘罳的网络释义

罘罳

  • 解释:①古代的一种屏风设在门外。②设在屋檐下防鸟雀来筑巢的金属网。也作罦罳。
  • 汉字详情

    [fu]
    部首: 520
    笔画: 9
    五笔: LGIU
    五行:
    仓颉: WLMF
    四角: 609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捕兔网。泛指狩猎用的网

    举趾触罘罝。——《后汉书·寇荣传》

    罝罘罗网。——《吕氏春秋·季春纪》。注:“罘,射鹿罟也。

    解罘放麟。——汉· 张衡《东京赋》

    (2) 又如:罘罕(泛指罗网);罘罟(泛指罗网);罘网(泛指渔猎用网);罘罳(设在屋檐或窗上以防鸟雀的金属网或丝网)

    英文翻译

    screen used in ancient times

    方言集汇

    ◎ 粤语:fa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eu2 fe1 [客英字典] feu2 [台湾四县腔] feu2 fe1 [梅县腔] fe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縛謀平聲開口三等biu/bioubʰĭəu
    [si]
    部首: 520
    笔画: 14
    五笔: LLNU
    仓颉: WLWP
    四角: 60336

    详细解释

    ——见“罘罳”( fúsī)

    英文翻译

    wooden screen

    方言集汇

    ◎ 粤语:si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ii1 [梅县腔] se1 [海陆丰腔] sii1 [客英字典] si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兹平聲開口三等sĭəsi/s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