缚袴
繁体
縛袴
词语释义
谓扎紧套裤脚管,以便骑乘。亦泛指戎装。
词语解释
谓扎紧套裤脚管,以便骑乘。亦泛指戎装。
《宋书·沉庆之传》:“ 湛 被收之夕,上开门召 庆之 , 庆之 戎服履靺缚袴入。”《隋书·礼仪志六》:“车驾亲戎,则缚袴,不舒散也。” 清 吴伟业 《楚两生行》:“途穷重走 伏波 军,短衣缚袴非吾好。”
引证解释
谓扎紧套裤脚管,以便骑乘。亦泛指戎装。
《宋书·沉庆之传》:“ 湛被收之夕,上开门召庆之 , 庆之戎服履靺缚袴入。”《隋书·礼仪志六》:“车驾亲戎,则缚袴,不舒散也。” 清吴伟业《楚两生行》:“途穷重走伏波军,短衣缚袴非吾好。”
缚袴的网络释义
缚袴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或缠织等有关。尃( )声。本义:捆绑)(2) 同本义
缚,束也。——《说文》
战之明日,晋襄公缚 秦囚。——《左传·文公二年》
主缚者亦然,不如所欲,缚时即先折筋骨。——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缚人(捆绑人);缚绑(捆绑);缚住(捆住);缚虎(捆住猛虎。比喻征服极难征服之人);缚送(捆住押送);缚扎(捆扎)
(4) 约束;限制 。如:缚束(裹扎);缚裤(扎紧套裤脚管,以便骑乘。泛指戎装)
名词
(1) 绳索
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2) 又如:释缚(解缚。解绳)
(3) 量词。用于捆起来的东西。如:一缚书(一捆书)
英文翻译
to tie
方言集汇
◎ 粤语:bok3 fok3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裤的异体字) 成人满裆裤及小儿开裆裤的通称
溪边布谷儿,劝我脱布袴。——宋· 苏轼《五禽》
(2) 又如:袴褶(骑兵的战服);袴靴(指军服);袴口(裤口。裤管的边缘;裤管);袴子(裤子。穿在腰部以下的衣服,有裤腰、裤裆和两条裤腿)
(3) 通“胯”(
)。臀下两大腿之间出我袴下。——《史记·淮阳侯列传》
(4) 又如:袴下之辱(有才能的人未显达时受的耻辱)
英文翻译
pants; trousers; panties
方言集汇
◎ 粤语:fu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a1 [客英字典] fut5 ku5 [海陆丰腔] fu5 ku5 [宝安腔] fu5 [台湾四县腔] fu5 ku5 [梅县腔] fu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a1 [客英字典] fut5 ku5 [海陆丰腔] fu5 ku5 [宝安腔] fu5 [台湾四县腔] fu5 ku5 [梅县腔] f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絝 | 苦故 | 溪 | 模 | 去聲 | 遇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khoh/quh | kʰ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