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府

tǒng fǔ [ tong fu]
繁体 統府
注音 ㄊㄨㄥˇ ㄈㄨˇ

词语释义

统帅府。

词语解释

  1. 统帅府。

    《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二年》:“ 赵王 麟 上尊号於 德 , 德 用兄 垂 故事,称 燕王 ,改 永康 三年为元年,以统府行帝制,置百官。” 宋 岳珂 《桯史·义騟传》:“ 嘉定 庚午,峒寇 李元礪 盗弄潢池,兵庚符下,统府调兵三千人以往, 成 与行。”

引证解释

⒈ 统帅府。

《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二年》:“赵王麟上尊号於德,德用兄垂故事,称燕王,改永康三年为元年,以统府行帝制,置百官。”
宋岳珂《桯史·义騟传》:“嘉定庚午,峒寇李元礪盗弄潢池,兵庚符下,统府调兵三千人以往, 成与行。”

统府的网络释义

统府

  • 统府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tǒng fǔ,意思是统帅府。
  • 汉字详情

    tǒng [tong]
    部首: 332
    笔画: 9
    五笔: XYCQ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VMYIU
    四角: 201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充声。本义:丝的头绪)

    (2) 同本义

    统,纪也。——《说文》

    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淮南子·泰族训》

    (3) 又如:统绪(头绪)

    (4) 世代相继的系统

    求其统类。——《荀子·解蔽》

    (5) 又如:皇统(世代相传的帝系);道统;传统;统承(继承统绪);统系(系统);统贯(系统;条贯);统嗣(帝统的嗣续关系)

    (6) 纲纪,准则

    忠信以为质,端悫以为统。——《荀子·臣道》

    (7) 又如:体统(体制、格局、规矩等);统纪(纲纪);统类(纲纪和条例)

    (8) 鞋袜等的筒状部分 。如:袖统(衣袖筒子);统袜(长筒袜);长统马靴;短统女袜

    (9) ∶在“世”的时间内形成的地层叫“统” 。统的名称是在纪的名称上增加上、中、下等字样。如:上泥盆统;中泥盆统;上二叠统;下二叠统

    (10) 首领 。如:统帅

    (11) 本 。如:万物之统(万物之本)

    动词

    (1) 主管;率领

    若其所以统之,则无以异于桀纣。——《荀子·强国》

    反国统万人。——《战国策·齐策四》

    统兵数万。——《资治通鉴》

    统军略地。——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统会(统率会合);统兵数万;统事(统理事务);统楫(总揽,统领);统监(统率监督;驻于保设国或属地的长官)

    (3) 总括;合而为一;统一

    大一统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统楫群元。——《汉书·儿宽传》

    统大魁以为笙。——《文选·潘岳·笙赋》

    (4) 又如:一统(统一);统税(货物总纳税一次,其余不再征收者);统考(统一考试的简称);统货(按统一价格购进或出售的商品);统捐(捐税名。货物在一区域内缴税后,可于该地区内通行无阻);统括(归纳。总概括);统一发票(政府为防止漏税,规定商号一概使用同一种发票);统括(总括);统论(总论):统观(总的观察)

    (5) 管理;治理

    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列子·天瑞》

    (6) 又如:统内(管辖范围之内);统和(统理协和);统治(统率治理);统理(统辖治理)

    (7) 犹“通”

    (8) 穿通 。如:统院(相互穿通的前后院)

    (9) 泄露 。如:统出(泄露出去);统漏(泄露)

    副词

    表示范围,相当于“通通”、“全”、“全部” 。如:这些东西统归你用;统体(全体,全部);统是(都是;全是);统通(通通。表示全部)

    量词

    (1) 用于木材、石碑等 。如:立一统碑碣;碑碣数十统

    (2) 古时用以纪年 。一千五百三十九年为一统

    英文翻译

    govern, command, control; unite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2

    宋本广韵

    [fu]
    部首: 314
    笔画: 8
    五笔: YWF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IODI
    四角: 002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广( yǎn),表示与房屋有关,付声。本义:府库,府藏。古时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

    (2) 同本义

    府,文书藏也。——《说文》

    开府库,出币帛。——《淮南子·时则》

    在府言府。——《礼记·曲礼》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史记·项羽本纪》

    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汉书·匈奴传》

    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府室(国家书库);府库(官府储存财物、兵甲的仓库);府实(府库中的财物);府帑(国库;国库所藏的金帛);府钱(府库的钱财)

    (4) 古代管理财货或文书的官吏 。如:府吏(古时管理财货文书出纳的小吏)

    (5) 官署。汉至南北朝多指高级官员及诸王治事之所

    以八法治官府。——《周礼·太宰》。注:“百官所居曰府。”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诸葛亮《出师表》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宋·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

    (6) 又如:府上(官府,衙门;今尊称对方家宅或家乡);府厅(官署的厅堂);府朝(官署;王府);府幕(府署的幕僚)

    (7) 第宅。地方行政长官或达官贵人的官邸 。如:王府(有王爵封号的人的住宅);府寺(古代公卿的官舍);府舍(官舍,官邸)

    (8) 唐朝至清朝的行政区划,比县高一级 。如:常德府,济南府;府元(府试头名);府庠(州府里的学校)

    (9) 对别人住宅的敬称 。如:造府请教

    (10) 通“腑”。脏腑

    所谓上喘而为水者,阴气下而复上,上则邪客于藏府间,故为水也。——《素问》

    (11) 又

    五藏已伤,六府不通。

    (12) 又如:六府(中医指胃、小肠、大肠、膀胱、胆和三焦)

    动词

    (1) 通“俯”。屈身,低头,与“仰”相对

    王府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列子·周穆王》

    (2) 又如:府然(屈身、低头的样子)

    英文翻译

    prefecture; prefect; govern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u3 [陆丰腔] fu3 [梅县腔] fu3 [宝安腔] fu3 [客语拼音字汇] fu3 [东莞腔] fu3 [海陆丰腔] fu3 [沙头角腔] fu3 [台湾四县腔] f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方矩上聲合口三等pyox/piuup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