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缢

jiǎo yì [ jiao yi]
繁体 絞縊
注音 ㄐ一ㄠˇ 一ˋ

词语释义

绞缢 jiǎoyì

(1) 绞刑

gallows

词语解释

  1. 用绳子勒死。

    《左传·哀公二年》:“若其有罪,绞縊以戮。” 杜预 注:“绞,所以縊人物也。”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盖笑 萧望之 跋躓於前,不惧 石显 之绞縊於后也。” 清 方苞 《狱中杂记》:“其绞縊,曰:‘顺我,始縊即气絶,否则三縊加别械,然后得死。’”

  2. 引申为折磨。

    陆文夫 《小巷深处》:“各种矛盾的心情,痛苦地绞缢着她。”

引证解释

⒈ 用绳子勒死。

《左传·哀公二年》:“若其有罪,绞縊以戮。”
杜预注:“绞,所以縊人物也。”
三国魏李康《运命论》:“盖笑萧望之跋躓於前,不惧石显之绞縊於后也。”
清方苞《狱中杂记》:“其绞縊,曰:‘顺我,始縊即气絶,否则三縊加别械,然后得死。’”

⒉ 引申为折磨。

陆文夫《小巷深处》:“各种矛盾的心情,痛苦地绞缢着她。”

绞缢的国语词典

绞首。

绞缢的网络释义

绞缢

  • 绞缢,拼音jiǎo yì,释义用绳子勒死,引申为折磨。
  • 汉字详情

    jiǎo [jiao]
    部首: 332
    笔画: 9
    五笔: XUQ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VMYCK
    四角: 20148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交,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交亦声。本义:用两股以上的细长条扭结成一根绳索;扭,拧)

    (2) 同本义

    绞,缢也。——《说文》。段注:“两绳相交而紧谓之绞。”

    绞带。——《仪礼·丧服》

    绞,横三缩一。——《仪礼·士丧礼》。注:“所以收束衣服为坚急者也,以布为之。”

    两股相交谓之绞。——《礼记·杂记》疏

    (3) 又如:绞带(古代丧礼中所系麻带);绞绡(生丝织成的薄纱、薄绸);把铁丝绞在一起;绞汁(挤压汁水);绞巾(拧毛巾)

    (4) 缠绕

    根绞怪石,不土而植。——柳宗元《晋问》

    (5) 又如:绞脚(包脚布);绞石(某种条状物缠绕石头)

    (6) 旧时死刑的一种。缢死;勒死

    绞缢以戮。——左传·哀公二年》。注:“绞,所以缢人物。”

    (7) 又如:绞缢(用绳子勒死)

    (8) 犹搅 。如:绞心;绞纷(交纷。错杂);绞尽脑汁

    (9) 剪;裁 。如:绞不了布,做不成衣

    形容词

    (1) 急切

    至言往至绞。——《曾子·侈靡》。注:“谓急也。”

    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郑注:“绞,急也。”

    叔孙绞而婉。——《左传·昭公元年》。注:“切也。”

    (2) 又如:绞切(急切);绞直(急躁而率直);绞急(急切);绞讦(急切指责别人的过失)

    量词

    纱线或丝的一束 。如:一绞毛线

    英文翻译

    twist, wring; intertwine; winch

    方言集汇

    ◎ 粤语:gaau2
    ◎ 潮州话:ga2

    宋本广韵

    [yi]
    部首: 332
    笔画: 13
    五笔: XUWL
    五行:
    仓颉: VMTCT
    四角: 281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益声。从糸,与丝绳有关。本义:吊死)

    (2) 同本义

    缢,绞也。——《说文》。段注:“绞缢必两股辫为之。…缢死必两股为之,以其直悬也,故亦谓之经”

    十四年春,孔达缢而死。——《左传·宣公十四年》

    莫敖缢于荒谷。——《左传·桓公十三年》

    自缢于庭树。——《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缢死(用绳索,布条等套绕颈上挂于高处气绝而死。也称吊死);缢鬼(吊死者的鬼魂)

    (4) 用绳子勒颈绝气而死

    缢而弑之。——《左传·昭公元年》

    缢即气绝。——清· 方苞《狱中杂记》

    缢加别械。

    (5) 又如:缢杀(勒人之颈使之死)

    英文翻译

    hang, strangle

    方言集汇

    ◎ 粤语:ai3
    ◎ 潮州话: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