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帻

jiàng zé [ jiang ze]
繁体 絳幘
注音 ㄐ一ㄤˋ ㄗㄜˊ

词语释义

红色头巾。汉代宿卫之士着绛帻,传鸡唱。见《汉官仪》。后泛指传更报晓者之服色。

词语解释

  1. 红色头巾。

    汉 代宿卫之士著绛帻,传鸡唱。见《汉官仪》。后泛指传更报晓者之服色。 唐 王维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絳幘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天雨花》第十五回:“须臾滴尽莲花漏,絳幘鷄人报晓鸣。”

引证解释

⒈ 红色头巾。 汉代宿卫之士著绛帻,传鸡唱。见《汉官仪》。后泛指传更报晓者之服色。

唐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絳幘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天雨花》第十五回:“须臾滴尽莲花漏,絳幘鷄人报晓鸣。”

绛帻的网络释义

绛帻

  • 【拼音】jiànɡ zé
  • 【释义】红色头巾。汉代宿卫之士著绛帻,传鸡唱。见《汉官仪》。后泛指传更报晓者之服色。
  • 汉字详情

    jiàng [jiang]
    部首: 332
    笔画: 9
    五笔: XTA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VMHEQ
    四角: 2715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本义:大红色) 同本义

    绛,大赤也。——《说文》

    纁谓之绛。凡九旗之帛皆用绛。——《广雅》

    绛树在其南。——《淮南子·地形》

    纶组紫绛。——左思《吴都赋》

    绛皓驳色。——清· 姚鼐《登泰山记》

    (2) 又如:绛帐(绛帏。红色帷帐;对师长之尊称);绛脂(大红胭脂);绛纱(红色的纱帐);绛帻(大红色头巾。代指宫中侍卫人员);绛节(红色符节)

    动词

    染为绛色 。如:绛天(把天空染为绛色)

    英文翻译

    deep red; river in Shanxi provinc

    方言集汇

    ◎ 粤语:gong3

    宋本广韵

    [ze]
    部首: 318
    笔画: 11
    五笔: MHGM
    五行:
    仓颉: LBQMO
    四角: 452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责声。本义:头巾)

    (2) 同本义(包裹着头,中间露出头发,帻前高后低,然后加冠)

    元帝额有壮发,不欲使人见,始进帻服之。—— 蔡邕《独断》

    文武官皆免冠著帻。——《晋书·舆服志》

    (3) 又如:丧帻;帻梁(古代包头的头巾)

    (4) 犹冠。类似帽子的东西

    乃有秋花实,全如鸡帻丹。——宋· 梅尧臣《鸡冠》

    (5) 又如:帻巾(头巾)

    英文翻译

    turban; conical cap

    方言集汇

    ◎ 粤语:zik1
    ◎ 潮州话:zêh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