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编
词语释义
经编
(1) 针织中利用经纱纵行结圈连成织物的方法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一种针织方法。一组或多组平行的经纱,沿织物纵向连续编织成针织物。常见的针织尼龙头巾、针织蚊帐、经编外衣料子等均属于经编织物。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经编机种类非常齐全,这在本行业中是首屈一指的。
2、再接下来是一层经编纤维,在这一层要传导大约33%的碳电子。
3、从根本上说,经编是生产平幅织物的加工系统。织物具有直的侧边,生产速度高,产量较大。
4、在经编产品设计、分析过程中,确定正确的垫纱运动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同时对产品生产也有决定性影响。
5、本文对经编间隔织物的结构及其编织工艺作了分析和研究。
6、涤丝行情平静,成交量一般,喷水织造购买力略高于经编织造。
7、研制开发真丝经编织物新产品,可以多品种、小批量、快交货取胜而赢得市场。
8、浙江省海宁经编产业园是东部沿海特色产业集群的典型代表。
9、编织技术方面经编显示出众多优点,是催化网织造技术的重大革新。
10、本文用三维矩阵作为表示经编针织物组织的数学模型。
11、在双针床经编机上,以纯棉纱为原料,经过对织物结构的分析、设备性能的研究、织物缩水率的探讨、试制成纯棉保暖织物。
12、虽然从正面观察,经编和纬编织物的成圈结构是相似的,但它们的物理和机械性能有很大的差别。
13、介绍了在单针床经编机和双针床经编机上的不同绒类织物,及在实际中的应用,并且给出了部分成熟工艺。
14、本文着重介绍了以增强作为主要作用的经编土工格栅。
15、研究了玻璃纤维经编网格织物的结构设计与编织工艺。
16、介绍两种以麻纤维为原料,用经编和缝编技术生产的植物培育垫,强调麻纤维的生物可降解性能的利用。
17、缝编技术实际上是经编技术的变异。
18、锦纶高取向丝(HOY),是一种新型纺织材料。本文主要探讨锦纶HOY的生产条件、产品性能以及在经编织造上的应用特点。
19、与传统环锭纱相比,集聚纱在纱线结构、卷绕、合股、上浆、织造、针织、经编、原料使用以及产品价格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20、同样减少品种变换时间来增加灵活性和机器生产范围是经编机的发展目标。
21、本文报道了利用铁屑微电解—沙滤法处理经编厂染色废水新工艺的研究。
22、玻纤复丝经编针织物的用途。
23、根据经编机的送经工艺特点,设计了一种通用的电子送经系统。
24、文章介绍现代贾卡经编机技术的发展、工艺、机器结构和原理以及花型设计方法。
25、文章介绍经编间隔织物在汽车用座垫方面的应用以及间隔织物的结构、试验所用原料及复合工艺。
26、本文将重点介绍现代贾卡经编技术的发展、工艺、机器结构原理以及花型设计方法。
27、第三部分对经编工艺中送经量、用纱比、平方米克重、产量等的计算进行了数学描述。
28、对于机织的经编,同时需要使用大量纱线,构成经纱片,这些纱线从织轴上送出。
29、经编、纬编、弹力袜、机织、无缝内衣、松紧布、纸尿布等。
30、采用涤纶长丝、低弹丝的经编布作底布的服装用粘合衬日益受到欢迎。
经编的网络释义
经编
经编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jīng
名词
(1) (古字为“巠”。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巠声。本义: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2) 同本义
经,织也。——《说文》。按,从丝为经,衡丝为纬,凡织,经静而纬动。
经,经纬以成缯帛也。——《玉篇》
毋失经纪。——《礼记·月令》
经正而后纬成。——刘勰《文心雕龙》
(3) 又如:经布(来回穿梭织布)
(4) 南北纵贯的道路或土地
凡地东西为纬,南北为经。——《大戴礼记·易本命》
国中九经九纬。——《考工记·匠人》
(5) 又如:经途(南北向的道路);经涂(南北向的道路)
(6) 常道。指常行的义理、准则、法制
经,常也。——《广雅》
拂经。——《易·颐》
武之美经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王之大经也。——《左传·昭公十五年》。疏:“经者,纲纪之言也。”
经也者,常也;权也者,达经也。——柳宗元《断刑论》
(7) 又如:经权(原则与权宜);经榜(旧时为死者做法事时张贴的榜文);经事(经典规定的常道)
(8) 经典
(9) 历来被尊奉为典范的著作
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白虎通·五经》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李白《嘲鲁儒》
辛苦遭逢起一经。——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治经为博士。——《资治通鉴·汉纪》
执经叩问。——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10) 又如:《道德经》;《十三经》;诵经;引经注典;博古通经
(11) 特指宗教典籍。如:《佛经》;《圣经》;《古兰经》;经纸(写佛经的黄纸);经堂(佛堂);经资(僧道为人诵经得到的钱);经折(折装的佛经小本或用以记事的小本子);经偈(佛经和偈子)
(12) 指某一学科的专门著作。如:《山海经》;《水经》;《茶经》
(13) 月经 。如:痛经;经前;经后;调经;经水;经信(妇女月经)
(14) 中医称经脉,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
技经肯綮。——《庄子·养生主》
(15) 又如:经穴;经络
(16) 中国古代图书目录四部(经、史、子、集)分类法中指儒家经典及小学(文学、音韵、训诂)方面的书
诸子及经史。——明· 顾炎武《复庵记》
(17) 中国古地名 。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东北
(18) 通“径”。小路,途径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劝学》
邪心胜则事经绝,事经绝则祸难生。——《韩非子·解老》
动词
(1) 治理
经世之条理。——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经邦(治国);经国济民(治理国家,普济万民);经济之才(治理济世的志向);经济之才(经邦济世;治理国家的才干);经维之才(治理国家的才能)
(3) 经过,经历
经德不回。——《孟子》
经日乃厌倦。——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经三日三夜。——《世说新语·自新》
其所已经者。——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其所未经者。
(4) 又如:经练(经历;经验);经涉(途中跋涉);经经眼(过目;看看);经行(行程中经过);经见(经历和见识);经官起诉(到官府起诉)
(5) 经营;料理
为夫妇外内,以经二物。——《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经理宇内。——《史记·秦始皇本纪》
经国之大业。——曹丕《典论论文》
(6) 又如:经催(负责催收租税);经划(经营筹划);经画(经营筹划);经量(清查丈量,经营规划);经账(旧时出卖田产时,写明田产的亩数、边界、价格等内容的账单)
(7) 量度;筹划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诗·大雅·灵台》
古者经井田。——《盐铁论·相刺》
(8) 又如:经治(筹划治理);经远(长远谋划);经筭(筹划谋算)
(9) 上吊,缢死
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灵王经而死。——《公羊传·昭公十三年》
经其颈于树枝。——《史记·田单传》
(10) 又如:经死(上吊而死)
形容词
(1) 正常;经常
其语闳大不经。——《史记》
(2) 又如:经入(指常规赋税收入);经用(经常用度);经惯(老练,有经验);经赋(常规赋税)
(3) 另见
jìng
动词
(1) 纺织,把纤维拧成纱
吾始经之而不可更也。——《韩非子》
叔叔伯伯来经布,廿五个筒子满一车。——《中国歌谣资料》
(2) 〈方〉∶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 。如:经纱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扁声。本义:顺次排列,编结在一起)(2) 同本义
编,次简也。——《说文》
以绳次物曰编。——《声类》
春秋编年,四时具而后为年。——《谷梁传·桓公元年》
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柳宗元《驳复仇议》
(3) 又如:编号;编组;编队;编户(编入户籍的普通人家);编民(编入户籍的平民);编人(户籍编制之内的贫民。也称编民);编次(按顺序编排);编蒲(编订蒲叶使成册,以为书写之用)
(4) 交织,编结
编结沮。——《四子讲德论》。颜注:“犹编发也。”
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红楼梦》
(5) 编辑;创作
编书其罪。——《汉书·诸葛丰传》
春秋编年。——《谷梁传·桓公元年》
(6) 又如:编杂志;编述(著述;编辑);编订(编纂修订)
(7) 连接
编町成篁。——张衡《西京赋》。注:“连也。”
(8) 又如:编町(连绵于畎亩之中)
(9) 虚构,捏造 。如:瞎编;胡编;编派(编造故事,借机讥诮别人)
名词
(1) 用来穿联竹简的绳子
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
读之韦编三绝。——《汉书·儒林传》
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韩愈《进学解》
(2) 又如:编韦(编联竹简的皮条或绳子)
(3) 书籍
并以为国人读兹编者勖。——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4) 又如:编简(书籍;史册);编珠(类书名。其书集故事成语为对偶)
(5) 一部著作的一部分 。如:缩编;上编;一本分为四编的小说;内编;外编;第一编;第二编
(6) 姓。汉代有编盲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