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微旨》:“若欲纵情恣欲,不能节宣,则伐年命。”
成语用法
纵情恣欲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从声。本义:松缓)(2) 同本义
纵,缓也。——《说文》
蓬发施纵,无形仪,不治家业。——《南齐书》
(3) 又如:纵缓(松懈);纵弛(松懈;放松)
(4) 南北称纵,东西称横。古作“从衡”
不别横之与纵。——《楚辞·沈江》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5) 又如:纵贯南北的京九铁路
(6) 跟物体的长的一边平行的 。如:纵波;纵目(直竖的眼睛);纵理入口(面部有竖纹衔接至口边。命相者以为饿死之相);纵剖面
(7) 广泛
谈道之余,纵言及文辞,…,非凡子所及。——陆游《重修天封寺记》
(8) 又如:纵意(任意)
动词
(1) 发;放
纵,一曰舍也。——《说文》
李种坐故纵死罪。——《汉书·昭帝纪》。注:“谓容放之。”
夫民气纵则底。——《国语·楚语》。注:“放也。”
抑纵送忌。——《诗·郑风·大叔于田》
纵言至于理。——《礼记·仲尼燕居》
有如乘风船,一纵不可缆。——唐· 韩愈《秋怀诗》之六
顺风纵火。——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纵目(放眼远望);纵出(放出);纵兵(发兵;出兵);纵笔(放手书写)
(3) 释放;放走
奉不可失,敌不可纵。——《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七擒七纵。——《李靖》
纵虎归山也。——《三国演义》
(4) 又如:纵囚(释放囚犯);纵出(枉法减轻刑罚或非法释放囚犯;任意放出);纵遣(释放遣发);纵舍(释放;宽放)
(5) 放纵;随心所欲,不受约束,不加检点
纵欲而不忍。——《离骚》。按,任情肆意之谓也。
我实纵欲,而不能自克也。——《左传·昭公十年》
纵之顺之。——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6) 又如:若纵(如果放纵听任);纵放(言行放纵,不自检点;奔放自如,具有豪迈雄健的气势)
(7) 腾跃 。如:纵跳(腾跃欢跳;跃身跳起);纵体(跳舞时腾跃轻盈的样子)
(8) 放过 。如:纵恶(姑息坏人);纵敌(放过敌人而不拦截)
(9) 指合纵。战国时期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要他们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曰“合纵”
必得定纵。——《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10) (纵,定纵。)又
纵之利害。
谨奉社稷而以纵。
日出而言纵。
纵定乎?
歃血而定纵。
定纵于殿上。
连词
(1) 纵然,即使
公子纵轻胜。——《史记·魏公子列传》
纵有健妇把锄犁。——唐· 杜甫《兵车行》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宋· 柳永《雨霖铃》
纵豆蔻词工。——宋· 姜夔《扬州慢》
(2) 又如:纵有(即使有);纵大(纵然;即使);纵得(纵令,即使);纵饶(纵令,即使)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感情)
(2) 同本义
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说文》
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击能。——《礼记·礼运》又
人情者,圣王之田也。
情伪相感。——《易·系辞》。虞注:“情阳也。”
情者,阴之化也。——《白虎通·情形》
情者,性之质也。——《荀子·正名》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览物之情——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情所欲居。——清· 黄宗羲《原君》
遂利之情。
(3) 又如:情熟(亲密);情款(情意诚挚融洽);情悃(情意;感情真挚,诚心诚意);情热(感情深厚);情肠(感情;情意);情悰(情愫;感情,本心;真情实意);无情(没有感情;不留情);友情(朋友的感情;友谊);情交(情感相通);情好(情谊,交情);情志(情感志趣);情思(思念之情);情切(感情真切)
(4) 本性
情,性也。——《吕氏春秋·上德》注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
(5) 又如:情性(天赋的本性);情心(本性;性情);情尚(性情与爱好);情品(性格);情素(真情;本心);情行(犹品行)
(6) 情欲,性欲 。如:情天欲海(情大如天,欲深如海);色情(性欲方面表现出来的情绪);发情期;情尘(指情爱,情欲)
(7) 爱情
唯将旧物表深情。——白居易《长恨歌》
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清· 林觉民《与妻书》
巾短情长。
(8) 又如:情窦(爱情的萌芽);情谈款叙(慢慢地谈情说爱);情天(爱情的境界);情田(播种爱情之田)
(9) 实情,情况
情,谓情实。——《周礼·天官》疏
虚则知实之情。——《韩非子·主道》
今人主不掩其情。——《韩非子·二柄》
俱以情告。——《世说新语·自新》
犹夫人之情。——清· 黄宗羲《原君》
(10) 又如:情词(有关罪情的供词);情真(真情;事实);内情(内部情况);详情(详细的情形)
(11) 私情;人情;情分
不戴其情。——《淮南子·缪称》。注:“诚也。”
执法而不求其情。——苏洵《上韩枢密书》
(12) 又如:情势(人情关系);情常(常情);情义(人情道义);人情(情面;人之常情);求情(请求对方答应或宽恕);情曲(心曲,心里事)
(13) 情趣,兴趣
鸟啄灵雏恋落晖,村情山趣顾亡机。——段成式《题谷隐蘭若诗》
(14) 又如:情兴
(15) 思想,精神 。如:情物(指思想内容);情抱(情怀,胸襟);情神(精神,神情)
(16) 道理;情理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孙子·九地》
缘物之情。——《吕氏春秋·慎行论》
及人之情。
(17) 又如:情款(情由);情因(情由);情本(事情的根由);情旨(犹情由);情纪(情理法纪)
(18) 形态;情态;姿态
含娇含态情不一。——卢照邻《长安古意》
(19) 又如:情儿(态度);情迹(情状);情首(谓出首自白其情状);情踪(犹情状)
(20) 通“诚”。真诚,真实
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力极者厚赏,情尽者名立。——《韩非子·守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qin2 [陆丰腔] cin3 [客英字典] cin2 [沙头角腔] cin2 [梅县腔] cin2 [东莞腔] cin2 [海陆丰腔] cin2 [宝安腔] cin2 [台湾四县腔] ci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情 | 疾盈 | 從 | 清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三等 | 梗 | 清 | dzʰĭɛŋ | zieng/dzieng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次声。本义:放纵)
(2) 同本义
恣,纵也。——《说文》
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淮南书》。注:“放也。”
遥荡恣雎。——《庄子·大宗师》。李注:“自得貌。”
无正而恣雎。——《荀子·解蔽》
而无道者之恣行。——《吕氏春秋·禁塞》
纵情性,安恣睢禽兽之行。——《荀子·非十二子》
有无下而不恣睢。——《史记·李斯传》
人生老大须恣意,看君解作一身事。——李白《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恃恩自恣。——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3) 又如:恣逆(肆意篡逆);恣逞(任意放肆);恣横(放肆专横);恣逸(放纵);恣睢(放纵暴戾);恣横(放纵专横);恣擅(放肆专擅);恣骜(放肆傲慢)
(4) 听任;任凭
恣君之所使。——《战国策·赵策》
犹金之在炉,恣冶之所以铸。——《管子·任法》
且乱军余党,恣为暴虐。——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5) 又如:恣听(听任)
(6) 更迭
恣,代也。——《方言》
(7) 又如:恣作(交替而作)
副词
(1) 肆意;尽情
过秦、 汉之故都,恣观 终南、 嵩、 华之高。——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2) 又如:恣诡(奔放奇异);恣饮(畅饮;痛饮);恣游(纵屈游览;纵情游荡);恣夸(奢侈无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h3 zih1 [台湾四县腔] zih1 [客语拼音字汇] zi1 [宝安腔] zu1 [梅县腔] zii5 [海陆丰腔] zih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恣 | 資四 | 精 | 脂A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止 | 脂A | tsi | ciih/zih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欠,谷(
)声。“欠”表示有所不足,故产生欲望。本义:欲望;嗜欲) 同本义欲,贪欲也。——《说文》。俗字亦作慾。
欲者,情之应也。——《荀子·正名》
六欲。——《吕氏春秋·贵生》。注:“生死耳目口鼻也。”
以欲竭其精。——《论语》。注:“乐色曰欲。”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苏洵《六国论》
厉而不刚者,则欲夺之也。——三国魏· 刘劭《人物志》
(2) 又如:欲令智昏(欲火使人丧失理智);欲障(嗜欲);欲海(佛教语。情欲令人迷本性,沉沦于生死大海);欲界(佛教语。三界之一,在色界之下,包括欲天、人间和地狱等);欲心(情欲之心);欲事(男女情欲之事);欲尘(佛教语。佛家谓财、色、食、名、睡五欲污身如尘埃,故称)
动词
(1) 想要;希望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论语·微子》
晋鄙…曰:“…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史记·魏公子列传》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资治通鉴·汉纪》
故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欲踵(想要放效);欲待(想要、打算);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想要别人不知道,最好自己不去做);欲速则不达(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欲益反损(想把事情做好,结果反而弄坏)
(3) 爱好;喜爱
欲,爱也。——《增韵》
人情欲厚恶薄。——《论衡·案书》
故卤莽其性者,欲恶之孽,为性萑苇蒹葭。——《庄子·则阳》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孟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uk8 [沙头角腔] juk8 [客英字典] juk8 [海陆丰腔] ruk8 [东莞腔] juk8 [陆丰腔] juk8 [客语拼音字汇] yug5 [宝安腔] juk8 [台湾四县腔] juk8
◎ 潮州话:aiⁿ3 iok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欲 | 余蜀 | 以 | 燭 | 入聲 | 沃 | 開口三等 | 鍾 | 通 | jyuk/jvk | jĭw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