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恣

zòng zì [ zong zi]
繁体 縱恣
注音 ㄗㄨㄥˋ ㄗˋ

词语释义

亦作“纵姿 ”。肆意放纵。

雄健奔放。多形容文辞。

词语解释

  1. 亦作“ 纵姿 ”。肆意放纵。

    《韩非子·五蠹》:“士民纵恣於内,言谈者为势於外。”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下》:“而专为封豕长虵,肆其贪饕,甘心货贿,纵姿无厌。” 唐 李昂 《赋戚夫人楚舞歌》:“君王纵恣翻成误, 吕后 由来有深妒。”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少女》:“应该以饥民的掘食草根树皮为比例,和富户豪家的纵恣的变态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2. 雄健奔放。多形容文辞。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摸写物象。” 明 方孝孺 《答王仲缙书》之一:“六经之下,惟 迁 善纪事,纵恣豪迈,统纪苞括,无常态也。” 清 吴士玉 《<海峰文集>序》:“出其所为诗、赋、古文辞及制举业之文,共数十首以示余,读之洋洋乎才力之纵恣,无所不极。”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纵姿”。肆意放纵。

《韩非子·五蠹》:“士民纵恣於内,言谈者为势於外。”
晋袁宏《后汉纪·顺帝纪下》:“而专为封豕长虵,肆其贪饕,甘心货贿,纵姿无厌。”
唐李昂《赋戚夫人楚舞歌》:“君王纵恣翻成误, 吕后由来有深妒。”
鲁迅《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少女》:“应该以饥民的掘食草根树皮为比例,和富户豪家的纵恣的变态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⒉ 雄健奔放。多形容文辞。

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摸写物象。”
明方孝孺《答王仲缙书》之一:“六经之下,惟迁善纪事,纵恣豪迈,统纪苞括,无常态也。”
清吴士玉《<海峰文集>序》:“出其所为诗、赋、古文辞及制举业之文,共数十首以示余,读之洋洋乎才力之纵恣,无所不极。”

纵恣的国语词典

放纵恣肆。

纵恣的网络释义

纵恣

  • 纵恣,汉语词汇。
  • 拼音:zòng zì
  • 释义:1、肆意放纵。2、雄健奔放。多形容文辞。
  • 纵恣造句

    专割财赋,置银枪效节军,凡数千人,皆选镝骁锐,纵恣豢养,复故时牙军之态。
    此外,陈子庄的高度,在于他的书法功底很深,风格近于郑孝胥,纵恣跌宕,力能扛鼎。
    故后生子弟为此官者,无不傲慢纵恣,触事懵然。
    及至汴州,欲以峻法绳骄兵;而董晋判官杨凝、孟叔度亦纵恣淫湎,众情共怒。
    有云赤黄色四塞,终日竟夜照地者,大臣纵恣。纵恣造句。
    时公主纵恣不法,士平与之争忿;宪宗怒,幽公主于禁中,士平幽于私第,不令出入。
    三月壬子朔,诰诫年幼诸王读书习骑射,勿恃贵纵恣。
    它纵恣狂妄地大笑起来,沉声道毒王,快出来见我。
    悟道擅长草书,多以草书之意和草书之法入画,故作画用笔点画,飞动流转,潇洒纵恣,最终形成了热烈豪放,沉雄洒脱而近于霸捍的大写意画风。
    特别是他的“北游”生活,使得其画风愈发纵恣、奔放,“北游”是石涛画风的重要转折点。

    汉字详情

    zòng [zong]
    部首: 332
    笔画: 7
    五笔: XWWY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VMOO
    四角: 281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从声。本义:松缓)

    (2) 同本义

    纵,缓也。——《说文》

    蓬发施纵,无形仪,不治家业。——《南齐书》

    (3) 又如:纵缓(松懈);纵弛(松懈;放松)

    (4) 南北称纵,东西称横。古作“从衡”

    不别横之与纵。——《楚辞·沈江》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5) 又如:纵贯南北的京九铁路

    (6) 跟物体的长的一边平行的 。如:纵波;纵目(直竖的眼睛);纵理入口(面部有竖纹衔接至口边。命相者以为饿死之相);纵剖面

    (7) 广泛

    谈道之余,纵言及文辞,…,非凡子所及。——陆游《重修天封寺记》

    (8) 又如:纵意(任意)

    动词

    (1) 发;放

    纵,一曰舍也。——《说文》

    李种坐故纵死罪。——《汉书·昭帝纪》。注:“谓容放之。”

    夫民气纵则底。——《国语·楚语》。注:“放也。”

    抑纵送忌。——《诗·郑风·大叔于田》

    纵言至于理。——《礼记·仲尼燕居》

    有如乘风船,一纵不可缆。——唐· 韩愈《秋怀诗》之六

    顺风纵火。——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纵目(放眼远望);纵出(放出);纵兵(发兵;出兵);纵笔(放手书写)

    (3) 释放;放走

    奉不可失,敌不可纵。——《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七擒七纵。——《李靖》

    纵虎归山也。——《三国演义》

    (4) 又如:纵囚(释放囚犯);纵出(枉法减轻刑罚或非法释放囚犯;任意放出);纵遣(释放遣发);纵舍(释放;宽放)

    (5) 放纵;随心所欲,不受约束,不加检点

    纵欲而不忍。——《离骚》。按,任情肆意之谓也。

    我实纵欲,而不能自克也。——《左传·昭公十年》

    纵之顺之。——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6) 又如:若纵(如果放纵听任);纵放(言行放纵,不自检点;奔放自如,具有豪迈雄健的气势)

    (7) 腾跃 。如:纵跳(腾跃欢跳;跃身跳起);纵体(跳舞时腾跃轻盈的样子)

    (8) 放过 。如:纵恶(姑息坏人);纵敌(放过敌人而不拦截)

    (9) 指合纵。战国时期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要他们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曰“合纵”

    必得定纵。——《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10) (纵,定纵。)又

    纵之利害。

    谨奉社稷而以纵。

    日出而言纵。

    纵定乎?

    歃血而定纵。

    定纵于殿上。

    连词

    (1) 纵然,即使

    公子纵轻胜。——《史记·魏公子列传》

    纵有健妇把锄犁。——唐· 杜甫《兵车行》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宋· 柳永《雨霖铃》

    纵豆蔻词工。——宋· 姜夔《扬州慢》

    (2) 又如:纵有(即使有);纵大(纵然;即使);纵得(纵令,即使);纵饶(纵令,即使)

    英文翻译

    indulge in, give free reign to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3

    宋本广韵

    [zi]
    部首: 440
    笔画: 10
    五笔: UQWN
    五行:
    仓颉: IOP
    四角: 3733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次声。本义:放纵)

    (2) 同本义

    恣,纵也。——《说文》

    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淮南书》。注:“放也。”

    遥荡恣雎。——《庄子·大宗师》。李注:“自得貌。”

    无正而恣雎。——《荀子·解蔽》

    而无道者之恣行。——《吕氏春秋·禁塞》

    纵情性,安恣睢禽兽之行。——《荀子·非十二子》

    有无下而不恣睢。——《史记·李斯传》

    人生老大须恣意,看君解作一身事。——李白《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恃恩自恣。——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3) 又如:恣逆(肆意篡逆);恣逞(任意放肆);恣横(放肆专横);恣逸(放纵);恣睢(放纵暴戾);恣横(放纵专横);恣擅(放肆专擅);恣骜(放肆傲慢)

    (4) 听任;任凭

    恣君之所使。——《战国策·赵策》

    犹金之在炉,恣冶之所以铸。——《管子·任法》

    且乱军余党,恣为暴虐。——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5) 又如:恣听(听任)

    (6) 更迭

    恣,代也。——《方言》

    (7) 又如:恣作(交替而作)

    副词

    (1) 肆意;尽情

    过秦、 汉之故都,恣观 终南、 嵩、 华之高。——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2) 又如:恣诡(奔放奇异);恣饮(畅饮;痛饮);恣游(纵屈游览;纵情游荡);恣夸(奢侈无度)

    英文翻译

    indulge oneself, unrestrained

    方言集汇

    ◎ 粤语:ci3 zi1 zi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h3 zih1 [台湾四县腔] zih1 [客语拼音字汇] zi1 [宝安腔] zu1 [梅县腔] zii5 [海陆丰腔] zih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資四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tsiciih/zih

    纵恣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