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册

jì niàn cè [ ji nian ce]
繁体 紀念冊
注音 ㄐ一ˋ ㄋ一ㄢˋ ㄘㄜ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请人题写文字等留作纪念的册子。

词语解释

  1. 请人题写文字等留作纪念的册子。

    吴伯箫 《北极星·努力奋斗》:“要跟区队长分手的时候,很留恋,想请区队长在一本纪念册上留言。”

引证解释

⒈ 请人题写文字等留作纪念的册子。

吴伯箫《北极星·努力奋斗》:“要跟区队长分手的时候,很留恋,想请区队长在一本纪念册上留言。”

纪念册的国语词典

具有纪念价值的书,可供人在上面题写文字。

如:「毕业纪念册」、「毕业纪念册上的生活照,呈现出同学们轻松、活泼的另一面。」

纪念册的网络释义

纪念册 (纪念特殊事件的画册)

  • 纪念册是为了纪念特殊事件,而将此事各类信息统筹装订在一起,并且图文并茂地展示当时状况的画册。而且纪念册是是岁月的写真,记忆的回顾,也是情感的酝酿天地。伴随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对传统事务的记载也越来越丰富,各式纪念册五花八门。
  • 纪念册造句

    老师在我的纪念册上写了几句临别赠言。
    无尽的笑靥,在灿若桃花的脸上,我们彼此寻着残留的痕迹,把所有记忆都印刻在心里,雕琢在属于我们的青春纪念册中。坚决不说告别,不说再见,不说珍重,我们只知道,我们还会回来,还会相聚,重现我们的风采。
    可以自己做个影集,把他们平时生活中的各种瞬间都记录下来,然后再配上相应的文字,也算作他们成长的一个纪念册,可能会麻烦些,但是会很让人感动。
    临离校前,同学们互相在纪念册上写上祝愿的话。
    对诗歌不太了解,听听可米小子的青春纪念册吧,也许会有所启发。
    许多市民反映说,分币在现实生活中可谓“处处碰壁”,银行不大愿意兑换,商家又不愿意接受,许多分币就这么进了纪念册、存钱罐,开始“长眠”。
    常常找你的同学出来吃吃喝喝联络感情,惆怅就可以收起来夹在纪念册里。
    导师在毕业纪念册上题字:"一刻千金,及时努力。"值得我们警惕!
    当天,学生都在教室填写毕业纪念册,拍照留念。
    即将毕业的中学生之间互赠毕业照、纪念册本是寻常事,然而追赶时尚的哈市中学生竟将毕业纪念照变成了大胆的写真照。
    新郎手绘恋爱纪念册赠新娘婚礼上的创意感动亲友。
    羽毛画有条幅,壁挂,纪念册和屏风等样式,图案生动,富于想象,是精美的室内装饰品。
    送一瓣紫丁香,夹在你发黄的纪念册里,在多年后的那个黄昏,当你重新启开,会带给你一缕往日同窗岁月的温馨。
    老师在毕业纪念册上题着:"愿你们今后一帆风顺,心想事成。"。
    给你我的心作纪念这份爱任何时刻你打开都新鲜,有我陪伴多苦都变成甜睁开眼就看见永远,给我你的心作纪念我的梦有你的祝福才能够完全,风浪再大我也会勇往直前我们的爱镶在青春的纪念册。
    老师自制纪念册定格“每个孩子的成长”。
    邮品分门别类种类繁多,有邮票、明信片、邮资封、邮折、邮册、纪念册、纪念币、磁卡之分。
    纪念册的扉页是一帧罗文手执帽子半遮脸的照片,第三页则是觉光法师的说法词全文。
    当江风吹来一朵花开的祝福,当韶华被悄悄载走,你是否还能从那本厚厚的青春纪念册里翻出一页幸福的流光、从老屋的那扇残窗感受最亲的人对你追随一生的目光?
    纪念册中不仅收录了师生们的毕业合照、校园影像、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院歌,还收录了学生自制的班史、班歌与同学们爱讲的笑话。

    汉字详情

    jì,jǐ [ji]
    部首: 332
    笔画: 6
    五笔: XN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MSU
    四角: 271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姓

    (2) 另见

    名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己声。本义:散丝的头绪)

    (2) 同本义

    纪,别丝也。——《说文》

    三纲六纪。纪者,理也。——《白虎通》

    众之纪也。——《礼记·礼器》。注:“丝缕之数有纪。”

    譬若丝缕之有纪,网罟之有纲。——《墨子·尚同上》

    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淮南子·泰族训》

    (3) 开端,头绪

    纪,绪也。——《方言十》

    (4) 又如:乱其纪(事情乱了端绪)

    (5) 要领

    义也者,万事之纪也。——《吕氏春秋》

    故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礼记·乐记》

    (6) 纲领;纲纪

    纲纪四方。——《诗·大雅·棫朴》

    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韩非子·主道》

    (7) 又如:纪经(纲常);纪纲(网罟的纲绳。引申为法纪与政纲;治理;管理);纪序(纲纪次序)

    (8) 法则;准则

    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吕氏春秋·孟春》

    (9) 又如:纪法(法律;法规)

    (10) 纪律 。如:法纪(法度和纪律);军纪;纲纪;党纪

    (11) 终极 。如:纪极(极限);纪限(极限)

    (12) 仆人 。如:纪纲(仆人)

    (13) 历史上的或人类发展,尤指文化发展方面的一个时代或时期 。如:世纪;中世纪

    (14) 地质上的分期(长于“世”,包括在一个“代”中) 。如:侏罗纪;二叠纪;石炭纪;寒武纪;震旦纪

    (15) 十二年的一个时期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 莫愁。—— 李商隐《马嵬》

    (16) 杂记、印象或事件的非正式纪录 。如:陕北纪行——义同“记”,主要用于“纪念、纪年、纪要、纪元、纪传”等,别的地方多用“记”

    (17) 旧时史书的一种体裁本纪,专记帝王的历史事迹及一代大事 。如:《史记·高祖本纪》、《后汉书》

    (18) 中国古国名 。姜姓,春秋时为齐所灭,故城在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南

    (19) 姓。如:纪信(公元前?—前204),汉初将军,赵城人。秦末为刘邦部将,项羽围刘邦于荥阳时,事急纪信伪乘刘邦车出降,刘邦乘隙脱逃,纪信即被项羽杀害;纪昌(古代传说中善于射箭的人)

    动词

    (1) 处理;治理

    纪农协功。——《国语·周语上》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陶潜《移居》

    (2) 又如:纪理(经纪,管理);纪农(治理农事)

    (3) 通“记”。记录,记载

    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左传·恒公二年》

    司马子长纪 黄帝以至 孝武。——《论衡·须颂》

    咸用纪宗存主。——张衡《东京赋》

    恶能无纪。——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罗缕纪存。——清· 袁枚《祭妹文》

    (4) 又如:纪兴(记录兴致);纪功(记载功绩);纪述(记载叙述)

    英文翻译

    record, annal, historical account

    方言集汇

    ◎ 粤语:gei2 gei3
    ◎ 潮州话:gi2 gi3

    宋本广韵

    部首: 440
    笔画: 7
    五笔: WGNN

    英文翻译

    think of, recall, study
    [ce]
    部首: 103
    笔画: 5
    五笔: MMGD
    五行:
    吉凶:
    仓颉: BBM
    四角: 774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小篆字形与甲骨文相似,象简册形。本义:书简。古代文书用竹简。编简名为册,后凡簿籍均可称“册”)

    (2) 同本义

    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者。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古文又从竹。——《说文》

    (3) 经传多以策为之,字俗作筴

    史乃册祝。——《书·金滕》

    公归,乃纳册于金滕之匮中。

    王命作册。——《书·洛诰》

    有册有典。——《书·多士》

    (4) 又如:名册;画册;纪念册;册书(史籍,史书)

    (5) 古时称编串好的许多竹简,现在指装订好的纸本子 。如:册籍(名册);册历(亦作“历册”。账本)

    (6) 特指皇帝的诏书

    祝册自京师至。——韩愈《南海神庙碑》

    (7) 又如:册文(古代帝王祭祀时告天地神袛的文书);册书(古时君王施于臣下的文书。有祝册、玉册、立册、封册、哀册、赠册、谥册、赠谥册、祭册、赐册、免册等十一种)

    动词

    (1) 册封,封爵

    册太子则授玺绶。——《新唐书·百官至》

    (2) 又如:册立(古代帝王封立太子、皇后);册正(把妾扶为正室)

    量词

    (1) 计算书本数量的单位

    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人手一册;这套书共印十万册

    英文翻译

    book, volume, register, list

    方言集汇

    ◎ 粤语:caak3
    ◎ 客家话:[梅县腔] cak7 [海陆丰腔] cak7 [客英字典] cak7 [宝安腔] cak7 [台湾四县腔] cak7 [东莞腔] cak7
    ◎ 潮州话:cêh4 (chheh)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