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

gěi yǔ [ ji yu]
繁体 给予

词语释义

给予 jǐyǔ

(1) 使别人得到;给

给予我美好的往日吧
give;render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见“ 给与 ”。

給予的国语词典

给。

如:「对于这次苗栗造桥的火车灾难事件,社会各界都给予了无限的同情!」

給予的网络释义

给予 (汉语词语)

  • 【词目】给予
  • 【拼音jǐ yǔ
  • 【近义词】赐予、予以
  • 【反义词】接受、取得、索取
  • 【释义】<书><动词>给(gěi):给予帮助;给予同情;给予亲切的关怀。也作给与。
  • 給予的翻译

    英语: toaccord,togive,toshow(respect)
    德语: erteilen(Lizenz)(V)
    法语: donner,accorder,conférer

    汉字详情

    gěi,jǐ [gei,ji]
    部首: 628
    笔画: 12
    五笔: XWGK
    仓颉: VFOMR
    四角: 28961

    详细解释

    gěi

    動詞

    (1) 使對方得到或遭受到 。如:給他一張票;我給他字典;給我一片麵包;給臉(給麵子;給以禮遇);給個炭簍鬼戴(抹黑;使人難堪)

    (2) 讓;使;叫 。如:給我看看;彆叫風給颳散了

    介詞

    (1) 錶示對象、目的,相當、噹于“爲”、“替” 。如:爲給人類帶來利益而工作;給飢、饑餓者所需要的食物;寄給我的信

    給傷員包扎

    (2) 引進動作行爲的主動者,或錶示被動語態,相當、噹于“被” 。如:機器給弄壞了;屋子裏給弄得亂七八糟

    (3) 錶示方嚮,相當、噹于“朝”、“對”、“嚮” 。如:給這兒灌水;給他送禮;給老師行禮;給他使了個眼色

    助詞

    (1) 用在某些動詞前麵,用以加强語氣 。如:保不住給忘了;風把門給吹開了;您給找個人

    碗給打碎了;褲腿都叫露水給濕透了

    (2) 另見

    形容詞

    (1) (形聲。從糸,合聲。本義:衣食豐足;充裕)

    (2) 同本義

    給,相足也。——《説文》

    事之供給。——《國語·周語》

    歲歲廣開,百姓充給。——《齊民要術·序》

    則日不足,力不給。——《韓非子·有度》

    要曰强本節用,則人給家足之道也。——《史記·太史公自序》

    (3) 又如:給富(豐足富裕);給足(豐足)

    (4) 口齒伶利

    禦人以口給,屡憎于人。——《論語》

    (5) 又如:給口(口才敏捷);給捷(敏捷)

    動詞

    (1) 充足的供給,以物質給予對方

    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史記·高祖本紀》

    給貢職郡縣。(像秦國的郡縣那樣貢納賦税。給,供。)——《戰國策·燕策》

    給其食用。——《戰國策·齊策四》

    請鑄銅記給之。——《宋史·職官志》

    藝蔬自給。——清· 張廷玉《明史》

    給軍民賞月錢。——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2) 又如:補給;配給;自給自足;給使(供人差使);給與(授物與人)

    (3) 授與,交付

    若殘竪子之類,惡、噁能給若金!——《吕氏春秋》

    副詞

    (1) 速,捷

    富必給貧,壯必給老。——《鄧析子》

    (2) 另見 gěi

    英文翻译

    give; by, for

    方言集汇

    ◎ 粤语:kap1
    ◎ 客家话:[陆丰腔] gip7 [台湾四县腔] gip7 [客英字典] gip7 [沙头角腔] giap7 [海陆丰腔] gip7 [梅县腔] gip7 [东莞腔] giap7 [客语拼音字汇] gib5 [宝安腔] giap7 [梅县腔] gip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立緝B入聲開口三等侵Bkip/kypkĭĕp
    yú,yǔ [yu]
    部首: 106
    笔画: 4
    五笔: CB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INN
    四角: 17202

    详细解释

    代词

    (1) “予”假借为“余”,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宋· 周敦颐《爱莲说》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予知(自认为聪明);予美(自己所爱的人);予圣(自以为圣人);予一人(古代帝王的自称);予小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末小子(予冲人,予冲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取予携(予取予夺。从我处掠取);予违汝弼(古代天子勖勉大臣进谏之词。言我有过失,你应匡正);予智予雄(自以为聪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3) 另见

    动词

    (1) (指事。象两手相与之形。本义:授予;给予)

    (2) 同本义

    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谓手拔。——《说文》

    予,与也。——《广雅》

    予之与夺也。——《淮南子·本经》

    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诗·小雅·干旄》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

    (3) 又如:予宁(给丧假);予齿去角(天生动物赋予齿就不赋予角。比喻事物无十全十美);予赐(予告和赐告);予归(准予辞官回家);予夺生杀(泛指帝王掌握的生死大权);予决(给予决定或裁决)

    (4) 赞许,称誉

    主盛处贤,而自予雄也。——《管子·宙合》

    众必予之。——《管子·小匡》

    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 师旷。——《荀子·大略》

    (5) 出售,卖

    岁适美,则市粜无予。——《管子》

    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史记》

    (6) 另见

    英文翻译

    I, me; to giv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jyu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1 [宝安腔] ji1 [梅县腔] j1 j5 [台湾四县腔] ji1 [客英字典] ji1 ji2 [客语拼音字汇] yi1
    ◎ 潮州话:e5 e2 (ûr úr)【潮阳】u5 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以諸平聲開口三等jo/jvɕĭ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