絓误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因受牵连而失官。
宋 文莹 《湘山野录续录》:“公曰:‘其将奈何?’吏曰:‘幸公之算未尽,暂絓误至此尔,但遣之,俾託生可却还。’” 金 元好问 《中州集·史御史肃》:“ 大中 党狱起,为所絓误,謫 静难军 节度副使。”《清史稿·圣祖纪一》:“丙申,詔曰:‘逆贼倡乱,仰服天诛,絓误之徒,宜从宽典。’”
引证解释
⒈ 因受牵连而失官。
引宋文莹《湘山野录续录》:“公曰:‘其将奈何?’吏曰:‘幸公之算未尽,暂絓误至此尔,但遣之,俾託生可却还。’”
金元好问《中州集·史御史肃》:“大中党狱起,为所絓误,謫静难军节度副使。”
《清史稿·圣祖纪一》:“丙申,詔曰:‘逆贼倡乱,仰服天诛,絓误之徒,宜从宽典。’”
絓误的网络释义
絓误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茧粗丝
絓,茧滓絓头也。从糸,圭声。——《说文》
絓,紬也。——《广雅》
绛缇絓紬丝絮绵。——《急就篇》。颜注:“紬之尤粗者曰絓。茧滓所抽也。”
动词
(1) 通“挂”。悬挂
絓,悬也。——《广雅》
不絓圣人之罔。——《汉书·叙传上》
(2) 又如:高絓(高高悬挂)
(3) 绊住;挂碍
君闻大鱼乎?网不能止,徼不能絓也,荡而失水,蝼蚁得意也。——《韩非子·说林下》
车絓于木而止。——《史记·齐太公世家》
(4) 又如:絓阂(挂碍;牵掣);絓绝(绊断)
(5) 连及;连结
心絓结而不解兮。——《楚辞·哀郢》
而祸福絓罗。——《太玄·玄莹》。注:“犹流离也。”
(6) 又如:絓染(牵连,连累);絓误(因受牵连而失官)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wa5 [客英字典] gwa5 [台湾四县腔] gwa5 [梅县腔] gwa5 [陆丰腔] kua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咼 | 苦緺 | 溪 | 佳合 | 平聲 | 佳 | 合口二等 | 蟹 | 佳 | kʰwai | khrue/qoe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谬误;错误
误,谬也。——《说文》
群臣议皆误。——《史记·萧相国世家》
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误落尘网中。——晋· 陶渊明《归田居》
土木之误。——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笔误;误错(失误差错);误证(错误的证明);误本(有错字的版本);误谬(谬误;差错)
动词
(1) 耽误
郑以救公误之,遂失 秦伯。——《左传·僖公十五年》
(2) 又如:误却(耽误掉;失掉)
(3) 妨害
专欲误将军。——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4) 又如:误人不浅;误身(贻误自身);误人(贻害于人);误惑(贻误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