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臤(
),坚。从糸( ),细丝。本义:缠丝急)(2) 同本义
紧,缠丝急也。——《说文》
弛紧急之弦张兮。——傅毅《舞赋》
(3) 引申为物体受拉力或压力后呈现的紧张状态。同“松”相对 。如:紧峭(扎紧,系紧);紧揪揪(衣服紧绷在身上,指打扮得苗条或干练);紧簇(紧紧的,严严的);紧腾腾(紧紧,严严实实)
(4) 指经济不宽裕 。如:紧巴;紧窄(不宽裕)
(5) 急促;迫切
紧,急也。——《广雅》
心紧絭兮伤怀。——《楚辞·疾世》
(6) 又如:紧事(急事);紧绸(紧凑;急促);紧溜(急流;要紧时刻;紧要关头);紧水(湍急的水流);紧切慢八(慢慢地;一天一天地)
(7) 急躁 。如:紧三火四(非常急切);紧行无善踪(比喻做事急于求成就不可能完美无缺);紧忙
(8) 猛烈;激急
我有一句,这一句就是“一夜北风紧”。——《红楼梦》
(9) 又如:紧张
(10) 快速 。如:紧跑(快跑)
(11) 紧要;重要 。如:紧溜子(紧溜。紧要关头);紧工(紧要,重要);紧关里(在紧要关头上)
(12) 紧实,牢固
戈戟之紧。——《管子·问》。注:“紧,谓其坚彊者。”
(13) 又如:紧固(牢固)
(14) 距离近;密接无间
其化紧敛。——《素问·气交变大论》
(15) 又如:紧身(贴身衣服);紧屯屯(方言。形容非常紧密);紧洞洞(方言。形容紧密);紧峭(紧凑);紧健(紧凑有力)
动词
(1) 使紧或更紧;收束
其化紧敛。——《素问·气交变大论》
(2) 又如:紧身;紧缩;紧弦,紧索;紧绳
副词
很;甚 。如:好得紧(好得很;很好);紧子(紧仔,紧则。原本;本来)
名词
(1) 中医学脉象名 。如:紧脉(中医学脉象之一。脉来绷急,多见于寒邪、痛症、宿食)
(2) 唐宋时州县等级名 。一般按其所在地位的轻重、辖境大小和经济开发程度划分。如:紧治(重要的州县所在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走,旱声。①(
)本义:兽类翘起尾巴奔跑。《说文》:“举尾走也。”②追赶;驱赶)(2) 追赶,从后面追上
心道进退而刑道滔赶。——《管子·君臣》。注:“走也。”
思虑果敢曰赶。——《周书·谥法》
多多益辨真难事,半里撑船赶不归。——宋· 张镃《五家林》
(3) 又如:赶先进;你追我赶;赶逐(追赶);赶彀(追赶);赶罗(催逼;逼迫);赶人不要赶上(比喻不要逼人太甚);赶势利(趋炎附势,依附有势力的人)
(4) 急赴 。如:赶火车;赶路;赶赴;赶座子(艺人到茶坊酒馆奔走卖唱);赶考;赶热(凑热闹);赶碌(忙碌)
(5) 驱逐
厨人馈食于堂,手中盘馔,皆被群禽搏撮,莫可驱赶。——南唐· 刘崇远《金华子》
(6) 又如:赶苍蝇;赶麻雀;赶下台;赶网儿(将鱼赶到网里去,喻得到好处);赶羊(用六粒骰子掷出分高低的一种玩法)
(7) 辗压。通“擀” 。如:赶面打(用棍棒来回碾面团似的打);赶饼(即“擀饼”)
(8) 从速;加快 。如:赶任务;赶即(赶紧;立即);赶速(从速,抓紧时间)
(9) 碰上(某种情况) 。如:正赶上他去省里开会
(10) 驾御 。如:赶马车
(11) 等到 ——跟时间名词组成介词结构,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到某个时候才发生,多用于口语
赶我长大一点,抗日战争爆发了。——《海市》
(12) 又如:赶年(等到过年);赶年下(同“赶年”);赶晚(等到晚上)
(13) 趁,把握时间 。如:正赶在风暴来临之前到达蔽风处;赶眼错(乘人不注意);赶饭(混饭);赶闲(趁有空闲)
(14) 按,按照 。如:应该赶自己所最能接近、最能知道的东西写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动词 (1) (形声。从心,曼声。本义:轻慢;对人无礼貌) (2) 同本义 慢,一曰不畏也。——《说文》 慢,惰也。——《广雅》 我远而慢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可敬不可慢。——《礼记·缁衣》 而长不简慢矣。——《吕氏春秋·处方》 君使民慢,乱将作矣。——《左传·庄公八年》 敬贤者存,慢贤者亡。——《荀子·君子》 荆成王慢焉。——《吕氏春秋·上德》 其慢若彼之甚也;见贤人若此其肃也。——《庄子·则阳》 管家,实是多慢了你。——《儒林外史》 (3) 又如:慢骂(信口乱骂);慢亵(慢待;招待不周);慢狎(轻侮);慢视(轻视);慢公(怠忽公务);慢令(轻慢上司的命令);慢心(轻慢之心) (4) 怠慢 责攸之、 伟、 允等之慢。—— 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慢客(怠慢客人) (6) 放纵;无节制 。如:慢散(不严肃;不整齐);慢泄(轻浮);慢淫(浪荡遨游) (7) 通“谩”。欺骗 田驷东慢 齐侯,南欺 荆王。——《韩非子·说林上》 (8) 通“墁”。涂抹 郢人垩慢其鼻端。——《庄子·徐无鬼》 形容词 (1) 懒惰 慢,惰也。——《说文》 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左传·昭公二十年》 啴谐慢易。——《礼记·乐记》 (2) 又如:慢憧(懈怠动摇);慢志(怠懈的心智);慢官(闲散的官职) (3) 不及时,迟了 不及时日,渴葬也;不及时而不日,慢葬也。——《公羊传·隐公三年》 (4) 从慢走引申为缓慢 叔马慢忌,叔发罕异。——《诗·郑风·大叔于田》 轻拢慢捻抹复挑。——白居易《琵琶行》 (5) 又如:慢慢交(慢慢地;不着急);慢腾斯礼(慢条斯理;慢腾腾,不慌不忙的样子);慢板(戏曲中缓慢的曲调);慢慢(缓慢;犹言缓一缓);慢节奏(乐曲中的缓慢节奏);慢药(药性发作缓慢的毒药);慢声(缓慢悠扬的音乐);慢工出巧匠(谓慢而细致的操作能培养出精巧的匠师);慢工出细货(缓慢的操作会产生出精巧的产品来) (6) 骄傲;傲慢 上慢下暴。——《易·系辞上》 (7) 又如:慢世(傲世,玩世不恭);慢词(不恭敬的言词);慢书(侮辱性的书简) (8) 生疏 那张清原来只有飞石打将的本事,枪法上却慢。——《水浒传》 (9) 又如:慢仗(武艺不精,本领不强) (10) 丰满 。如:慢脸(丰满的容貌) 副词 徒然 麒麟慢有擎天才,怎出军师妙计中。——《水浒传》 英文翻译slow(ly), leisurely, sluggish
方言集汇◎ 粤语:maan6
◎ 客家话:[宝安腔] man3 [梅县腔] man5 [陆丰腔] man6 [客英字典] man5 [台湾四县腔] man5 [客语拼音字汇] man4 [沙头角腔] man5 [东莞腔] man3 [海陆丰腔] man5 ◎ 潮州话:mang7 ,muang6 [潮州]bhuêng6[澄海]bhuang6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去三十諫
详细解释动词 (1) (形声。从走,旱声。①( )本义:兽类翘起尾巴奔跑。《说文》:“举尾走也。”②追赶;驱赶)(2) 追赶,从后面追上 心道进退而刑道滔赶。——《管子·君臣》。注:“走也。” 思虑果敢曰赶。——《周书·谥法》 多多益辨真难事,半里撑船赶不归。——宋· 张镃《五家林》 (3) 又如:赶先进;你追我赶;赶逐(追赶);赶彀(追赶);赶罗(催逼;逼迫);赶人不要赶上(比喻不要逼人太甚);赶势利(趋炎附势,依附有势力的人) (4) 急赴 。如:赶火车;赶路;赶赴;赶座子(艺人到茶坊酒馆奔走卖唱);赶考;赶热(凑热闹);赶碌(忙碌) (5) 驱逐 厨人馈食于堂,手中盘馔,皆被群禽搏撮,莫可驱赶。——南唐· 刘崇远《金华子》 (6) 又如:赶苍蝇;赶麻雀;赶下台;赶网儿(将鱼赶到网里去,喻得到好处);赶羊(用六粒骰子掷出分高低的一种玩法) (7) 辗压。通“擀” 。如:赶面打(用棍棒来回碾面团似的打);赶饼(即“擀饼”) (8) 从速;加快 。如:赶任务;赶即(赶紧;立即);赶速(从速,抓紧时间) (9) 碰上(某种情况) 。如:正赶上他去省里开会 (10) 驾御 。如:赶马车 (11) 等到 ——跟时间名词组成介词结构,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到某个时候才发生,多用于口语 赶我长大一点,抗日战争爆发了。——《海市》 (12) 又如:赶年(等到过年);赶年下(同“赶年”);赶晚(等到晚上) (13) 趁,把握时间 。如:正赶在风暴来临之前到达蔽风处;赶眼错(乘人不注意);赶饭(混饭);赶闲(趁有空闲) (14) 按,按照 。如:应该赶自己所最能接近、最能知道的东西写 英文翻译pursue, follow; expel, drive away
方言集汇◎ 粤语:gon2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