簠粱

fǔ liáng [ fu liang]
注音 ㄈㄨˇ ㄌ一ㄤˊ

词语释义

盛在簠中的饭食。

词语解释

  1. 盛在簠中的饭食。

    《仪礼·公食大夫礼》:“宾北面自间坐,左拥簠粱,右执湆以降。”

引证解释

⒈ 盛在簠中的饭食。

《仪礼·公食大夫礼》:“宾北面自间坐,左拥簠粱,右执湆以降。”

簠粱的网络释义

簠粱

  • 汉字详情

    [fu]
    部首: 510
    笔画: 18
    五笔: TGEL
    仓颉: HIBT
    四角: 881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从皿(表示与竹器有关),甫声。本义:古代盛食物的竹制方形器具) 同本义

    左拥簠梁。——《仪礼·公食大夫礼》

    爰格爰诚,匪簠匪簋。——《红楼梦》

    (2) 又如:簠簋(古代祭祀燕享时,盛黍、稷、稻粱的器皿);簠簋不饬(簠簋,祭器名;不饬,不整齐。比喻为官不廉洁);簠梁(盛在簠中的饭食);簠簋之风(指官吏贪财受贿的风气)

    英文翻译

    an ancient vessel used for holding boiled grain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u3 [客英字典] pu3 [台湾四县腔] pu3 [梅县腔] p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甫無平聲合口三等pyo/piupĭu
    liáng [liang]
    部首: 610
    笔画: 13
    五笔: IVWO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ECFD
    四角: 33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米,梁省声。本义:植物名。古代指粟的优良品种,子实也称粱,为细粮)

    (2) 同本义

    粱,米名也。——《说文》。按,即粟也,穈也。芑也。今小米之大而不黏者,其细而粘者谓之秫,古舂粟之率,自粝至于侍御皆言粱也。

    粱,好粟也。——《三苍》

    粱曰芗萁。又,大夫不食粱。——《礼记·曲礼》。注:“加食也。”

    夫膏粱之性难正也。——《国语·晋语》。注:“食之精者。”

    黄鸟黄鸟,无集于桑,无啄我粱。——《诗·小雅·黄鸟》

    (3) 又如:粱糗(用稻粱制成的干粮);粱菽(米与豆)

    (4) 高粱

    (5) 精美的饭食

    含其粱肉。——《墨子·公输》

    (6) 又

    此犹粱肉与糠糟也。

    (7) 又如:粱米(优良的米);粱饭(精良的米煮成的饭)

    英文翻译

    better varieties of millet

    方言集汇

    ◎ 粤语:loe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ong2 [客语拼音字汇] liong2 [台湾四县腔] liong2 [陆丰腔] liong3 [沙头角腔] liong2 [客英字典] liong2 [梅县腔] liong2 [东莞腔] liong2 [宝安腔] li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呂章陽開平聲開口三等lĭaŋ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