篛笠

ruò lì [ ruo li]

词语释义

用箬叶或竹篾编制的宽边帽。

词语解释

  1. 用箬叶或竹篾编制的宽边帽。

    唐 隐峦 《牧童》诗:“牧童见人俱不识,尽着芒鞋戴篛笠。” 宋 杨万里 《丙申岁朝》诗:“山色长供青篛笠,春光不为白髭鬚。”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三折:“一撒网,一簑衣,一篛笠。”

引证解释

用箬叶或竹篾编制的宽边帽。

唐隐峦《牧童》诗:“牧童见人俱不识,尽着芒鞋戴篛笠。” 宋杨万里《丙申岁朝》诗:“山色长供青篛笠,春光不为白髭鬚。” 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一撒网,一簑衣,一篛笠。”

篛笠的国语词典

篛叶制成的笠帽。

汉字详情

ruò [ruo]
部首: 624
笔画: 16
五笔: TXUU
仓颉: HNMM
四角: 88127

英文翻译

cuticle of bamboo plant

方言集汇

◎ 粤语:joek6
◎ 客家话:[梅县腔] niok7

宋本广韵

[li]
部首: 624
笔画: 11
五笔: TUF
五行:
吉凶:
仓颉: HYT
四角: 88108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立声。本义:笠帽,用竹箬或棕皮等编制而成)

(2) 同本义,也叫“斗笠”

笠,簦无柄也。——《说文》

簦谓之笠。——《广雅》

何蓑何笠。——《诗·小雅·无羊》

台笠缁撮。——《诗·小雅·都人士》

(3) 又如:笠子(箬笠);笠蓑(斗笠与蓑衣);笠毂(古代撑在兵车上的笠帽);笠檐(指笠帽周围下覆冒出的部分)

(4) 关家禽的笼子 。如:鸡笠;鸭笠

(5) 用竹篾编成的笠形覆盖物 。如:笠盖;笠覆

英文翻译

bamboo hat; bamboo covering

方言集汇

◎ 粤语:lap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ip7 lep7 [海陆丰腔] lip7 lep7 lit7 [梅县腔] lip7 [沙头角腔] lip7 lap7 [宝安腔] lip7 [陆丰腔] lip7 [东莞腔] lip7 [台湾四县腔] lip7 lep7 lit7 [客语拼音字汇] lib5
◎ 潮州话:loi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力入緝A入聲開口三等侵Aliplĭ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