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楼

jiàn lóu [ jian lou]
繁体 箭樓
注音 ㄐ一ㄢˋ ㄌㄡ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箭楼 jiànlóu

(1) 周围有远望、射箭窗孔的城楼

battlement;embrasured watchtower near a city gate

词语解释

  1. 古代城门上的楼。辟有洞户,供了望和射箭之用。

    《人民文学》1981年第3期:“望着暮色中 前门 高大的箭楼, 张孝骞 第一次痛恨自己的软弱和无能。”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城门上的楼。辟有洞户,供了望和射箭之用。

《人民文学》1981年第3期:“望着暮色中前门高大的箭楼, 张孝骞第一次痛恨自己的软弱和无能。”

箭楼的国语词典

建于城门上方的阁楼。四周有瞭望和射箭用的小窗。

如:「立于箭楼上。」

箭楼的网络释义

箭楼

  • 箭楼(jiànlóu、英文:battlement;embrasured watchtower near a city gate)原意思是古城墙上周围有远望、射箭窗孔的城楼。
  • 箭楼造句

    那高高的箭楼魏然耸立于蓝天白云之间。
    城墙之上还建有箭楼、闸楼,巍峨凌空,气冲斗牛!在城墙之外有宽四十米、深十米的护城河,护城河里,碧波荡漾,无数舟船往来游荡。
    箭楼长三丈半,两向宽约二丈半,坐东朝西,灰筒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顶,其俯视平面为凸形,前楼后厦合为一体。
    看!箭楼上!明军的军旗!有人擂鼓!射杀他!
    高高的箭楼矗立在城墙上,飞檐吊斗,气象森然。
    目前北京城池遗存的只有正阳门城楼、箭楼,德胜门箭楼,东南角楼,内城护城河北段,以及北京站和西便门两处城墙残余,另外永定门被重建。
    万虚逃到了三川岭上,两天之后来到一处峡谷,谷口立了一个箭楼,上面旗帜飘扬,就叫三川。
    一名兵士靠在背风的箭楼后面,双手拢在衣袖里,恨恨地骂着。
    西安城墙上吊桥、闸楼、箭楼、垛口,一应俱全。
    第二天上午,小组成员来到安定门箭楼,农会干部带来的十几个民工早已拄着锨镐等在那里,一旁有几个老人蹲在墙根吸着烟袋锅子。
    右转经过高大的人民大会堂,赫然出现在眼前的是端庄典雅的前门箭楼和新建的老车站商场和真正驾车的感觉全无分别,真是身临其境,北京新貌尽在眼底。
    到了正午,霍果终于看到了一处城墙,城墙全由两三米长的深灰色的长条石垒成,墙高五丈以上,上有兵道和箭楼,十分的雄伟。
    而此时严正一郎正带着几十个僧兵弓箭手站在箭楼之上,用他不知哪里搜刮来的西洋镜向着山下观望,看了一阵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这怎么办?我就带着他们一起从正阳门、箭楼子、前门、大栅栏、湖广会馆、鲜鱼口、榄杆市、龙须沟一直逛过来。
    天下第一关城楼,实乃箭楼格式。

    汉字详情

    jiàn [jian]
    部首: 624
    笔画: 15
    五笔: TUE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TBN
    四角: 882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前声。本义:竹名。箭竹)

    (2) 同本义

    箭,矢竹也。——《说文》

    其利金锡竹箭。——《周礼·职方氏》

    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尔雅·释地》

    如竹箭之有筠也。——《礼记·礼器》

    箭筹八十。——《仪礼·乡射礼记》

    (3) 又如:箭笋(箭竹嫩笋);箭茁(笋芽);箭萌(小笋);箭筠子竹(一种竹棍子);箭笄(竹制的簪子)

    (4) 搭在弓弩上发射的竹制武器

    自关而东谓之矢,关西曰箭。——《方言九》

    吾奈无箭何?——《韩非子·十过》

    急湍甚箭。——吴均《与朱元思书》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船往如箭。——《资治通鉴》

    (5) 又如:箭羽(箭上的羽毛);箭衣(古代弓箭手穿的衣服。后来成为一种长礼服);箭壶(盛箭的囊袋);箭袖(又名马蹄袖。一种便于射箭的袖口,上面较长可以盖住手,下面较短)

    (6) 古代置计时器漏壶下用以指示时刻之物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处士家》

    (7) 又如:箭水(漏壶的水);箭刻(箭漏的刻度);箭漏(古代计时器。漏壶);箭滴(漏箭随水浮沉,不断移动。滴:漏壶滴水)

    英文翻译

    arrow; type of bamboo

    方言集汇

    ◎ 粤语:zin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en5 [陆丰腔] tsian5 [海陆丰腔] zien5 [客英字典] zien5 [沙头角腔] zien5 [东莞腔] zen5 [梅县腔] zien5 [宝安腔] zen5 [客语拼音字汇] jian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三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子賤仙A開去聲開口三等仙Atsĭɛncienh/zienn
    lóu [lou]
    部首: 420
    笔画: 13
    五笔: SOV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FDV
    四角: 4994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娄声。本义:楼房,两层以上的房屋)

    (2) 同本义

    楼,重屋也。——《说文》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古诗十九首》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杜牧《阿房宫赋》

    (3) 又如:教室楼;办公楼;科技楼;楼额(楼上的匾额);楼观(高楼的泛称;道观的观名);楼外楼(楼外有楼。楼房相连属);楼角(高楼的檐角);楼舍(楼房)

    (4) 楼房的一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5) 又如:一楼;二楼

    (6) 房间上部空间附设的可供藏物或住人的分层结构 。如:暗楼;阁楼

    (7) 建筑在高处的建筑物 。如:楼子(楼阁);楼榭(高台之上的房屋,泛指楼房);楼堞(城楼上的矮墙)。又指有上层的车船,其上层也叫楼。如:楼车(古代战车。上设望楼);楼舟工(楼船)

    (8) 茶肆、酒店、歌舞场、旧时妓院等场所也称楼 。如:茶楼;酒楼

    英文翻译

    building of two or more stories

    方言集汇

    ◎ 粤语:lau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eu2
    ◎ 潮州话:lau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