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畴

jī chóu [ ji chou]
繁体 箕疇
注音 ㄐ一 ㄔㄡˊ

词语释义

指《书.洪范》之'九畴'。相传'九畴'为箕子所述﹐故名。

词语解释

  1. 指《书·洪范》之“九畴”。相传“九畴”为 箕子 所述,故名。

    宋 张孝祥 《水龙吟·望九华山作》词:“料天关虎守,箕畴龙负,开神祕、留兹地。” 明 王錂 《春芜记·庆寿》:“会‘箕畴’敛福,轩筴长春。” 清 钱谦益 《兵部尚书李公神道碑铭》:“皇天何私,荷此百禄,‘箕畴’有徵,惟德作福。”

引证解释

⒈ 指《书·洪范》之“九畴”。相传“九畴”为箕子所述,故名。

宋张孝祥《水龙吟·望九华山作》词:“料天关虎守,箕畴龙负,开神祕、留兹地。”
明王錂《春芜记·庆寿》:“会‘箕畴’敛福,轩筴长春。”
清钱谦益《兵部尚书李公神道碑铭》:“皇天何私,荷此百禄,‘箕畴’有徵,惟德作福。”

箕畴的网络释义

箕畴

  • 指《书·洪范》之“九畴”。相传“九畴”为 箕子 所述,故名。
  • 汉字详情

    [ji]
    部首: 624
    笔画: 14
    五笔: TAD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TMC
    四角: 888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其声。本义:簸箕,扬米去糠的器具)

    (2) 同本义

    箕,簸也。——《说文》

    以箕自乡而报之。——《礼记·曲礼》。注:“箕去弃物。”

    良弓之子,必学为箕。——《礼记·学记》

    (3) 又如:箕帚(簸箕和扫帚。借指家务);箕裘(簸箕和皮袍。借指祖先的事业与遗产);箕舌(指簸箕底伸展向前之广处,其状如舌);箕敛(以箕收取。苛敛民财)

    (4) 畚箕。用竹篾、柳条等制成的清除垃圾的器具

    箕,箕帚也。——《广韵》

    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礼记·曲礼》

    (5) 又如:箕畚(畚箕);箕帚(畚箕与扫帚);箕扫(箕帚。扫除之具);箕扫(指执箕清扫);箕帚妾(持箕帚的奴婢,借作妻妾之谦称)

    (6) 指纹形状之一种 。如:箕斗(人手上的指纹,分簸箕纹和罗斗纹。簸箕形的叫箕,螺旋形的叫斗)

    (7) 星宿名 ,指箕宿,二十八宿之一。东方青龙七宿的末一宿。有星四颗

    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诗·小雅·大东》

    (8) 又如:箕尾(二十八宿之一,青龙七宿的末一宿);箕水豹(二十八宿中的箕宿星)

    (9) 姓。如:箕子(商代贵族,封于箕。曾劝谏纣王,被纣王囚禁。说见下)

    动词

    (1) 箕踞 。古人席地而坐,伸开两腿坐着,形状如簸箕

    坐毋箕。——《礼记·曲礼》。疏:“谓舒展两足,状如箕舌也。”

    (2) 又如:箕张(谓两旁伸张开去如簸箕形);箕坐(箕倨,箕踞。叉开腿坐着)

    英文翻译

    sieve; dust pan, garbage bag

    方言集汇

    ◎ 粤语:ge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1 [客英字典] gi1 [台湾四县腔] gi1 [梅县腔] gi1 [沙头角腔] gi1 [陆丰腔] gi1 [宝安腔] gi1 [客语拼音字汇] gi1
    ◎ 潮州话:g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居之平聲開口三等ki/kio
    chóu [chou]
    部首: 521
    笔画: 12
    五笔: LDTF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WQKI
    四角: 650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田,寿声。本义:已耕作的田地)

    (2) 同本义

    畴,耕地也。——《苍颉篇》

    畴,耕治之田也。象耕屈之形。——《说文》

    取我田畴而伍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田畴荒芜。——《国语·周语 》

    修农圃之畴。——《汉书·萧望之传》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又如:田畴(田地);畴陇(畦田;田亩)

    (4) 特指种麻的田 。如:畴土(田地)

    (5) 同类,类别。后作“俦”

    十日不食,无畴类尽死矣。——《管子·枢言》

    人与人相畴,家与家相畴。——《国语·齐语》。注:“畴,匹也。”

    夫物各有畴。——《战国策·齐策三》

    翼佐之功,超世无畴。——《三国志·董昭传》

    不畀洪范九畴。——《书·洪范》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荀子·劝学》

    (6) 又如:范畴;畴类(同类;同辈);畴偶(成对;两两相伴)

    动词

    (1) 壅土

    畴以肥壤。——《淮南子·俶真训》

    (2) 报酬,酬答。通“酬”

    畴匹妇其已泰。——《文选·潘岳·西征赋》

    (3) 又如:畴答(酬谢;用财物表示谢意);畴劳(酬谢出力的人)

    (4) 通“筹”。筹划 。如:畴量(酌量,估量);畴咨熙载(访求能发扬功业者)

    (5) 世代相传 。如:畴人(古代天文历算之学,有专人执掌,父子世代相传为业,称为“畴人。”);畴官(世代相传的专业性官职)

    形容词

    犹曩。以往;从前 。如:畴年(往年)

    英文翻译

    farmland, arable land; category

    方言集汇

    ◎ 粤语:cau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