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在帝心

jiǎn zài dì xīn [ jian zai di xin]
繁体 簡在帝心
注音 ㄐ一ㄢˇ ㄗㄞˋ ㄉ一ˋ ㄒ一ㄣ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为皇帝所知晓、赏识者。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论语 尧曰》:“帝臣不蔽,简在帝心。”

成语用法

简在帝心作谓语;用于书面语。

简在帝心的国语词典

为皇帝所知晓、赏识者。

简在帝心的网络释义

简在帝心

  • 成语发音: jiǎn zài dì xīn
  • 成语释疑: 指被天帝所察知。后演变为为皇帝所知晓。
  • 成语出处: 《论语·尧曰》:“帝臣不蔽,简在帝心。” 释文∶天帝的臣仆不敢蒙蔽,这都是天帝所知道的。帝在夏、商是君王死后的称呼,在周朝则专指天帝、上帝。随着皇权的神化,后人也把皇帝简称为帝,遂用简在帝心表示被皇帝所了解。
  • 简在帝心造句

    朝廷下诏求贤,十数年来各督、抚所举皆门生故吏及业经简在帝心之臣,无一山林隐逸之士,负奇才而励品行,尚气节者终不得上进。
    当然现在的褚遂良还只是一个从六品上的起居郎而已,不过早已简在帝心。
    皇帝召见两次,并且接受求见一次,这个足以说明这个厨子简在帝心了。
    魏忠贤看到王体乾都被骂走了,心里是凉了一个透,虽然认字不如那些文官们,但‘简在帝心’这四个字他还是懂的。
    再之后,周亚夫因为战功简在帝心,一段时间内,几乎就是君臣相得的典范。
    只要能博得皇上金口赞上一句,那便保不准是个简在帝心的机会。
    而且今后只要乾泰表现不错,自然会一直简在帝心,被自己这位未见过面的父皇看好,受其气运庇护。
    为父能简在帝心,他二人也着实出了一些力气。

    汉字详情

    jiǎn [jian]
    部首: 624
    笔画: 13
    五笔: TUJ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LSA
    四角: 88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间声。本义:竹简。古代书写了文字的狭长竹片)

    (2) 同本义。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或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若干简编缀在一起的叫“策”(册)

    畏此简书。——《诗·小雅·出车》

    执简记。——《礼记·王制》。注:“策书也。”

    小简而长。——《考工记·弓人》

    昭王读法十余简而睡卧矣。——《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 又如:简素(竹简与缣素。古代用来记载文字的竹帛);简书(古代的公文书于竹简,称为简书);简札(古代用以书写的竹简木札);简帛(简牍与帛。古代书写用品)

    (4) 书籍;信札

    呻吟槁简,诵死人之语。——《盐铁论·大论》

    辱致来简,受赐无量。——柳宗元《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

    (5) 又如:简末(文牍书简末幅);简策(指书籍);简囊(装书籍的袋子);简书(泛指文书,信札)

    (6) 古兵器。鞭类

    其人年少,虎体人形,腕悬铁简,身挂绿袍。——《薛仁贵征辽事略》

    (7) 又如:简格(盛放弩矢的用具及放刀剑的架子)

    (8) 两根长约六十五厘米的竹片组成的打击乐器,名云扬板,以左手夹击发声来显示节拍 。如:简子(简板。说唱曲艺时用以伴奏)

    (9) 水名 。古黄河下游的支流之一,故道约在今山东省阳信县、栗陵县境

    形容词

    (1) 简省;简易;简单

    繁文简节之音作。——《礼记·乐记》。注:“少易也。”

    未为简易。——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郦元之简。—— 宋· 苏轼《苏东坡全集·石钟山记》

    (2) 又如:简绝(简练,爽快);简至(治事简易,思想通达);简编凛烈(历史是无情的);简选(简择选拔);简阔(简略宽疏)

    (3) 稀少 。如:简少(稀少;缺少);简出(少出);简缺(疏略缺失);简讼(减少刑狱讼事);简细(细小琐碎)

    (4) 大

    吾党之小子狂简。——《论语》

    周之简圭。——《淮南子·说山》

    (5) 又如:简圭(大的玉圭);简珠(大珠)

    动词

    (1) 通“柬”。选择

    简能而用。——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盖简桃核。——清·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简放(选出遣散);简界(精选之后);简选(简择选拔);;简卜(择日卜问);简才(选择贤才);简用(选用);简拔(选拔,选用提拔)

    (3) 怠慢;倨傲 。如:简侮(轻侮);简薄(鄙薄轻视);简倨(犹高傲);简恣(简慢放肆);简亵(怠慢,失敬不恭);简弛(惰慢弛废);简怠(怠慢)

    (4) 简化,使得简单或较简单 。如:简出(精简放出);简缘(减除繁冗的外务。即寡欲)

    (5) 检阅 。如:简稽(检阅稽核);筒孚(稽核属实,真确可信);简阅(检阅);简徒(检阅部众)

    (6) 检查;检验

    细细简认,件件都是王庆的。——《水浒传》

    (7) 又如:简尸(验尸);简较(查阅;核对);简验(检查验看);简孚(稽核属实,真确可信)

    (8) 捐弃;剔除 。如:简去(剔除);简汰(裁减;淘汰);简除(减免废除);简弃(捡除;抛弃)

    (9) 分别;辨别 。如:简认(辨认);简别(甄别);简序(甄别次序);简第(甄别等第);简会(区别理解)

    (10) 通“谏”。谏诤,直言规劝

    犹之未远,是用大简。——《左传·成公八年》

    英文翻译

    simple, terse, succinct, a letter

    方言集汇

    ◎ 粤语:gaan2

    宋本广韵

    zài [zai]
    部首: 334
    笔画: 6
    五笔: DHFD
    仓颉: KLG
    四角: 402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从土,才声。表示草木初生在土上。本义:存活着,生存,存在)

    (2) 同本义

    在,存也。——《说文》。按,字从土,与坐同意。

    见龙在田。——《易·乾》

    父母在,不远游。——《论语·里仁》

    疾在腠理。——《韩非子·喻老》

    病在肌肤。

    则无所不在。——《淮南子·原道》

    在往者,在来者。——《大戴礼·曾子立事》

    (3) 又如:在生日(在世时);祖父已经不在了;在日(在世之日);在堂(母亲健在);父母健在

    (4) 居于,处于

    朕在位七十载。——《书·尧典》

    在河之洲。——《诗·周南·关雎》

    公在乾侯。——《春秋·昭公三十年》

    在冀州之南。——《列子·汤问》

    平原不在。——《世说新语·自新》

    人在室中。——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其在一室。

    (5) 又如:文件在桌上;在侍(儿女在父母身旁);在室(女子未婚);在丧(居丧)

    (6) 在于;决定于

    山不在高。——唐·刘禹锡《陋室铭》

    水不在深。

    不在他人。——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全在我少年。

    (7) 又如:贵在坚持;这事在你自己;要学习好,主要在自己努力;在道(在于正道)

    (8) 留在,属于。如:在党不在党?在籍(在官籍上注名);在官(在职为官);在服(在职,居官);在事(居官任事);在栋(官居高位);在势(当权)

    (9) 省视;观察

    存往者,在来者。——《大戴礼记》

    (10) 存问,问候

    寡人淹恤在外,二三子皆使寡人朝夕闻卫国之言,吾子独不在寡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11) 到

    把橹一摇,那小船早荡在江心里去。——《水浒传》

    介词

    (1) 表示动作、情状所涉及的处所、时间、范围等

    宜在今日。——《资治通鉴》

    便在前发。

    在药则未为良时。(在药就药材来说。)——宋·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在研究所工作;在梦中;在夜里;在某种情况下;在斯(在这里);在道(正在途中);在里(在军中;在里);在假(在假期中);在官言官(官:古地存放档案的机构。引申为地方。在什么地方处在什么地位说什么话);在堂(在屋里)

    (3) 从

    正在五岳楼下来,撞见个诈奸不及的,把娘子拦住不肯放。——《水浒传》

    副词

    (1) 才;正在 ?

    (2) 又如:在建造

    助词

    (1)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可能,相当于“得”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 表示一定的语气

    烦君惜此根株在,乞与伶伦学凤凰。——王安石《华严院此君亭》

    (3) 相当于“着”

    料想双亲像,他每留在。——《琵琶记》

    名词

    (1) 地方;处

    吾犹不能之(到)在。——王充《论衡》

    无日不营,无在不卫。——《辽史·营卫志上》

    (2) 姓

    英文翻译

    be at, in, on; consist in, rest

    方言集汇

    ◎ 粤语:zo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ai6 coi1 [梅县腔] hoi1 toi1 cai1 cai5 coi1 [宝安腔] cai3 [客英字典] cai5 coi1 [陆丰腔] cai5 cai6 coi1 [客语拼音字汇] cai4 coi1 [东莞腔] cai3 [沙头角腔] cai5 cai1 coi1 coi5 [台湾四县腔] cai5 coi1
    ◎ 潮州话:do6(tõ), zai6(tsã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昨宰上聲開口一等zaix/dzojdzʰɒi
    [di]
    部首: 318
    笔画: 9
    五笔: UPM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BLB
    四角: 0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花蒂的全形。上面象花的子房,中间象花萼(花瓣外面的绿片)。下面下垂的象雌雄花蕊。本义:花蒂)

    (2) 天帝,上帝。宗教或神话中称主宰万物的神。最高的天神。古人想像中宇宙万物的主宰

    帝,上帝,天之神也。——《字汇》

    帝命不时。——《诗·大雅·文王》

    (3) 又

    在帝左右。

    兆五帝于四郊。——《周礼·大宗伯》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4) 又如:帝乡(传说中天帝居住的仙乡);帝君(古人对神的尊称);帝江(传说中的神名。居于“天山”)

    (5) 君主,皇帝

    帝,王天下之号也。——《说文》

    帝,君也。——《尔雅》

    帝乙归妹。——《易·泰》

    安帝雅闻 衡善求学。——《后汉书·张衡传》

    争强为帝。——《战国策·赵策》

    揣帝无杀瑞意。——《明史·海瑞传》

    于是益知西后与帝之不相容矣。——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帝王州(帝王居住的地方);帝世(帝王的世系);帝储(皇太子);帝祚(帝位);帝典(帝王的法制)

    (7) 天 。如:帝宫(天宫);帝青(青天)

    (8) 帝国主义的简称 。如:反帝反封建斗争

    动词

    (1) 称帝,为帝

    陛下承大乱之极,受命而帝,兴明祖宗。——《后汉书》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汉· 贾谊《过秦论》

    (2) 尊奉为帝

    不敢复言帝秦!——《战国策·赵策三》

    英文翻译

    supreme ruler, emperor; god

    方言集汇

    ◎ 粤语:dai3
    ◎ 客家话:[宝安腔] di5 [客英字典] di5 [陆丰腔] di5 [梅县腔] di5 [海陆丰腔] di5 [客语拼音字汇] di4 [东莞腔] ti5 di5 [沙头角腔] di5 [台湾四县腔] di5
    ◎ 潮州话:d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二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計齊開去聲開口四等tieiteh/tey
    xīn [xin]
    部首: 440
    笔画: 4
    五笔: NYN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P
    四角: 33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 同本义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霤,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肐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4) 内心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诗·小雅·杕杜》

    (5) 又如:心悦情服(真心乐意地情愿或服从);心香(敬事鬼神,心笃意诚,同于焚香);心苗(心意;心愿)

    (6) 心中。心里 。如:心喻口,口喻心(自己反复思量、揣度);心肝道儿(心思。亦指财欲);心甜的(心爱);心丧(心里悼念)

    (7) 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心之官则思。——《孟子》

    (8) 又如:心猿智慧(喻头脑机敏灵活);心拙口夯(心笨口笨);心坌(愚笨);心知(心智)

    (9) 思想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汝心之固。——《列子·汤问》

    心乐之。——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用心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0) 又如:心量(志气;抱负);心体(指思想);心识(意识);心想(思想;感情);心裁(指思想,主意);心用(思想行为)

    (11) 精神 。如:心神惝恍(神志不清,迷迷糊糊);心神仿佛(心神恍惚不安);心猿(比喻心神如猿猴般变化难以控制);心体(精神与肉体)

    (12) 心绪;心情 。如:心猿难系(喻人心思散乱,难于把握);心荒撩乱(心荒意乱);心惊骨软(神态惶恐);心持两端(分心,心绪不集中)

    (13) 思虑;谋划 。如:心重(思虑太多);心趄(变心;不遵守诺言);心模(揣测;估量)

    (14) 中心,中央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5) 又

    当心画

    波心荡。——宋· 姜夔《扬州慢》

    (16) 又如:心号(兵卒上衣前后的标志符号);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简称。以其概括了《般若经》的核心,故称);心子;心脏;江心

    英文翻译

    heart; mind, intelligence; soul

    方言集汇

    ◎ 粤语:sam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m1 [东莞腔] sim1 [梅县腔] sim1 [陆丰腔] sim1 [沙头角腔] sim1 [海陆丰腔] sim1 [宝安腔] sim1 [客语拼音字汇] xim1 [台湾四县腔] s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林侵A平聲開口三等侵Asĭĕms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