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醮

fú jiào [ fu jiao]
注音 ㄈㄨˊ ㄐ一ㄠˋ

词语释义

指画符打醮。道士祈福禳灾的祭祀活动。

词语解释

  1. 指画符打醮。道士祈福禳灾的祭祀活动。

    清 龚自珍 《祀典杂议》之二:“帝君之称,出於符醮青词家,益悖律令。”

引证解释

⒈ 指画符打醮。道士祈福禳灾的祭祀活动。

清龚自珍《祀典杂议》之二:“帝君之称,出於符醮青词家,益悖律令。”

符醮的网络释义

符醮

  • 符醮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画符打醮。
  • 汉字详情

    [fu]
    部首: 624
    笔画: 11
    五笔: TWFU
    五行:
    仓颉: HODI
    四角: 8824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付声。从“竹”,表示与竹子有关。本义: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将用的凭证,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

    (2) 符信

    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说文》。按,有铜虎符,竹使符,或曰五寸,古用圭璋,其后乃以符代之。

    门关用符节。——《周礼·掌节》。注:“如今官中诸官诏符也。”

    若合符节。——《孟子》

    封皇帝玺符节。——《汉书·高帝纪》

    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又如:符玺(古代帝王的印章);符宝郎(古官名。即“符玺郎”,掌管皇帝八宝及国家的符节);符契(符券契约一类文书的统称);符传(古代符信之一。用于出入门关)

    (4) 征兆

    守尔天符。——《答宾戏》。注:“相命也。”

    以风符应合于天地。——《史记·李武纪》

    天之所与必先赐以符瑞。——《汉书·刘辅传》

    (5) 又如:符兆(征兆);符应(天降祥瑞的征兆和人事相应);符表(显露的征兆);符瑞(吉祥的征兆)

    (6) 符箓,旧时道士用来驱鬼召神或治病延年的神秘文书

    也有送符水的,也有荐僧道的,总不见效。——《红楼梦》

    (7) 又如:符水。也叫神水。道士用以治病;符壳(道家的符录。亦比喻《金刚经》);符书(符箓)

    (8) 盖有官府印信、下行公文的一种 。如:符书(官府文书);符敕(敕命文书)

    (9) 谓向下属发出命令或通知 。如:符文(敕命文书公文);符目(符敕等公文的题签);符帖(简帖)

    (10) 票证;单据 。如:符验(凭据;证件)

    (11) 一种预言未来的神秘文书 。如:符命(上天预示帝王受命的符兆);符祥(符兆);符运(犹符命);符历(记录符命的历书)

    (12) 契约 。如:符儿(借契;字据)

    (13) 符号 。如:音符;休止符

    (14) 通“莩”。莩甲。草木种子外皮

    甲者,言万物剖符甲而出也。——《史记·律书》

    (15) 姓

    动词

    (1) 符合;相同

    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史记·货殖列传·序》

    (2) 又如:符同(符合;相同);符协(符合;相同);符会(符合);符应(符合);符验(证验,符合应验)

    英文翻译

    i.d. tag, tally, symbol, charm

    方言集汇

    ◎ 粤语:fu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u2 [客英字典] pu2 [台湾四县腔] fu2 pu2 [梅县腔] fu2 pu2 [陆丰腔] pu3 [宝安腔] pu2 fu2 [海陆丰腔] fu2 pu2 [东莞腔] fu2 [客语拼音字汇] fu2 p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防無平聲合口三等byo/biubʰĭu
    jiào [jiao]
    部首: 714
    笔画: 19
    五笔: SGWO
    五行:
    仓颉: MWOGF
    四角: 1063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冠、婚礼所行的一种简单仪式。尊者对卑者酌酒,卑者接受敬酒后饮尽,不需回敬

    醮,冠娶礼祭。——《说文》。按,酌而无酬酢曰醮。

    若不醴则醮用酒。——《仪礼·士冠礼》

    父亲醮子而命之迎。——《礼记·昏义》

    (2) 又如:醮辞(古代举行冠礼时,父亲酌酒使其子饮用时所念的祝辞);醮醴(古代冠礼中的一种简单仪节);醮酒(奠酒;敬酒);醮影(倩影;美丽的影子)

    (3) 祈祷神灵的祭礼,后专指道士、和尚为禳除灾祸所设的道场

    醮,祭也。——《广雅》

    醮诸神。——宋玉《高唐赋》

    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汉书·郊祀志》

    专意斋醮。——清· 张廷玉《明史》

    (4) 又如:醮坛(为祭祀或祈祷神祗所设的台);醮谢(设醮祭谢);醮器(设醮祭祀或祈祷时所用的法器);醮事(道士设坛祈祷作法事)

    动词

    (1) 嫁

    未嫁而丧二夫,故十九犹未醮也。——《聊斋志异》

    (2) 又如:再醮;改醮(已婚妇女再嫁);醮命(嫁女的使命);醮妇(再嫁妇女)

    (3) 独酌而醉

    主人进酒于客曰酬,客酌主人曰酢,独酌而醉曰醮。——明· 郎瑛《七修类稿》

    形容词

    (1) 尽,尤指水尽;酒饮尽

    利爵之不醮也。——《荀子·礼论》

    (2) 〈方〉∶贫穷,财尽

    丢这们些银子,弄得手里醮醮的,我有不替你买得么?——《醒世姻缘传》

    英文翻译

    religious service; Daoist or Buddhist ceremony

    方言集汇

    ◎ 粤语:ziu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au5 [客英字典] ziau5 [梅县腔] ziau5 [台湾四县腔] ziau5 zeu5 [陆丰腔] ziau5 [宝安腔] ziau5 [客语拼音字汇] jia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五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子肖宵A去聲開口三等宵Acieuh/ziewtsʰ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