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蹙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穷乏,窘迫。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驯致肃清,始熄凶残之害,自强柔懦,颇惮竭蹙之劳。” 郭沫若 《沸羹集·文化界时局进言》:“﹝国民党统治区﹞政治贪污成风,经济日趋竭蹙,人民无法动员。”
引证解释
⒈ 穷乏,窘迫。
引宋曾巩《襄州到任表》:“驯致肃清,始熄凶残之害,自强柔懦,颇惮竭蹙之劳。”
郭沫若《沸羹集·文化界时局进言》:“﹝国民党统治区﹞政治贪污成风,经济日趋竭蹙,人民无法动员。”
竭蹙的网络释义
竭蹙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立,曷声。本义:背举;用肩背负)
(2) 同本义
五行之动,迭相竭也。——《礼记·礼运》。注:“犹负戴也。”
(3) 干涸;枯竭
伊洛竭而夏亡。——《国语·周语》。注:“涸也。”
渊泉不能竭。——《淮南子·说林》
竭泽而渔。——《淮南子·本经》
(4) 又如:竭涸(干涸无水);枯竭(水源干涸)
(5) 穷尽
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彼竭我盈。
庶竭驽钝。——《三国志·诸葛亮传》
竭其庐之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于是众人竭力挠之。——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人道竭矣。——《礼记·大传》。注:“尽也。”
齐明而不竭。——《荀子·脩身》。注:“不穷也。”
(6) 又如:耗竭(消耗净尽);竭蹶(资产匮乏);竭志殚力(用尽了意志和力量);竭诚尽瘁(尽心尽力)
(7) 亡;失去
唇竭则齿寒。——《庄子》
(8) 败坏;毁灭
且律竭先,盈而以竭。——《左传·宣公十二年》。注:“败也。”
耳目淫则竭。——《淮南子》。高诱注:“竭,灭也”。
副词
(1) 悉;全
诸侯之病竭至,以待桓公。——《管子·大匡》
(2) 又如:竭绝(完全;到底)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kiat8 [客英字典] ket8 [海陆丰腔] kiet8 kiet7 [梅县腔] kiet8 [台湾四县腔] kiet8 kiet7 [宝安腔] ket7 [客语拼音字汇] kiad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形容词 (1) (形声。从足,戚声。本义:紧迫,急促) (2) 同本义 政事愈蹙。——《诗·小雅·小明》 (3) 又如:蹙变(急速变化) (4) 困窘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又如:蹙迫(困窘,窘迫);蹙境(边境防务窘迫) (6) 愁苦的样子 。如:蹙怖(忧愁恐惧的样子);蹙然(忧愁不悦的样子) (7) 局促不安的样子 蹙然衣粗食恶。——《荀子》 (8) 又如:蹙促(局促不安的样子) (9) 狭窄,狭小 。如:蹙弱(迫窄弱小);蹙澳(水流狭窄弯曲) 动词 (1) 聚拢;皱缩 举疾首蹙额而相告。——《孟子》 (2) 又如:蹙恨(皱起眉头表示怨恨);蹙沓(形容多而密集的样子) (3) 逼迫;追逼 蹙也百里。——《诗·大雅·召旻》 (4) 又如:蹙迫(逼迫);蹙促(逼迫);蹙击(迫击;追击) (5) 接近;迫近 今也日蹙国百里。——《诗·大雅·召旻》 (6) 又如:蹙迫(逼近) (7) 缩小;减削 (8) 又如:蹙頞(缩鼻哭泣);蹙土(蹙地。损失国土);蹙动(皱缩) (9) 通“蹴”。踢;踏 以足蹙路马刍,有诛。——《礼记·曲礼上》 一蹙自造青云,何至于驽马争路。——《南史·刘穆之传》 扬鞭一蹙破霜蹄,万骑如风不能及。——苏轼《申王画马图》 (10) 又如:蹙鞠(踢球);蹙踏(踢;踩踏) 英文翻译urgent, suddenly; grieve, lament
方言集汇◎ 粤语:cu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uk7 [客英字典] cuk7 [台湾四县腔] cuk7 [梅县腔] cuk7 [客语拼音字汇] cug5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入一屋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