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竭诚
(1) 完全忠诚
(2) 一心一意
词语解释
忠诚;尽心。
《汉书·刘向传》:“赖忠正大臣 絳侯 、 朱虚侯 等竭诚尽节以诛灭之,然后 刘氏 復安。”《旧唐书·德宗纪上》:“赖天地降祐,人祇协谋,将相竭诚,爪牙宣力,羣盗斯屏,皇维载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女》:“妾竭诚终日,君即醉,请一琖而别。”
引证解释
⒈ 忠诚;尽心。
引《汉书·刘向传》:“赖忠正大臣絳侯、朱虚侯等竭诚尽节以诛灭之,然后刘氏復安。”
《旧唐书·德宗纪上》:“赖天地降祐,人祇协谋,将相竭诚,爪牙宣力,羣盗斯屏,皇维载张。”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女》:“妾竭诚终日,君即醉,请一琖而别。”
竭诚的国语词典
十分诚恳。
如:「我们竭诚欢迎海外学人返国服务。」
竭诚的网络释义
竭诚
竭诚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立,曷声。本义:背举;用肩背负)
(2) 同本义
五行之动,迭相竭也。——《礼记·礼运》。注:“犹负戴也。”
(3) 干涸;枯竭
伊洛竭而夏亡。——《国语·周语》。注:“涸也。”
渊泉不能竭。——《淮南子·说林》
竭泽而渔。——《淮南子·本经》
(4) 又如:竭涸(干涸无水);枯竭(水源干涸)
(5) 穷尽
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彼竭我盈。
庶竭驽钝。——《三国志·诸葛亮传》
竭其庐之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于是众人竭力挠之。——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人道竭矣。——《礼记·大传》。注:“尽也。”
齐明而不竭。——《荀子·脩身》。注:“不穷也。”
(6) 又如:耗竭(消耗净尽);竭蹶(资产匮乏);竭志殚力(用尽了意志和力量);竭诚尽瘁(尽心尽力)
(7) 亡;失去
唇竭则齿寒。——《庄子》
(8) 败坏;毁灭
且律竭先,盈而以竭。——《左传·宣公十二年》。注:“败也。”
耳目淫则竭。——《淮南子》。高诱注:“竭,灭也”。
副词
(1) 悉;全
诸侯之病竭至,以待桓公。——《管子·大匡》
(2) 又如:竭绝(完全;到底)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kiat8 [客英字典] ket8 [海陆丰腔] kiet8 kiet7 [梅县腔] kiet8 [台湾四县腔] kiet8 kiet7 [宝安腔] ket7 [客语拼音字汇] kiad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详细解释形容词 (1) (形声。从言,成声。本义:诚实,真诚) (2) 同本义 诚,信也。——《说文》 币必诚。——《礼记·郊特牲》 诚者自成也。——《礼记·中庸》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 朔东,一厝 雍南。——《列子·汤问》 行之发于至诚。——《汉书·赵广汉传》 乃能衔哀致诚。——韩愈《祭十二郎文》 (3) 又如:诚款(真诚恳切);诚敬(真诚,敬重);诚虔(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4) 真实 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礼记·大学》 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说林上》 (5) 又如:诚理(真理);诚谛(真实而详审) 副词 (1) 确实,的确 诚既勇兮又以武。——《楚辞·九歌·国殇》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所谓无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韩愈《祭十二郎文》 此为宰相听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听事已宽矣。——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诚不能免;诚恐(只怕,恐怕) (3) 果真;如果 楚诚能绝 齐, 秦愿献 商于之地六百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英文翻译sincere, honest; true, real
方言集汇◎ 粤语:sing4
宋本广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