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孺

tóng rú [ tong ru]
注音 ㄊㄨㄥˊ ㄖㄨˊ

词语释义

儿童;幼年。 指阅世未深的青年。

词语解释

  1. 儿童;幼年。

    汉 蔡邕 《童幼胡根碑》:“嗟童孺之夭逝兮,伤慈母之肝情。”《南史·范元琰传》:“ 元琰 时童孺,哀慕尽礼。” 唐 储光羲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诗:“纷吾家 延州 ,结友在童孺。” 清 汪琬 《跋<拟明史侯岐曾传>后》:“指书生为强寇,丽童孺以极刑,勾连瓜蔓,抄掠不已。”

  2. 指阅世未深的青年。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远恶之官,多在寒族;权贵之子,鲜离上国。况百司者,朝廷之纲纪,风教之户牖,咸在童孺,曾无激扬。”

引证解释

⒈ 儿童;幼年。

汉蔡邕《童幼胡根碑》:“嗟童孺之夭逝兮,伤慈母之肝情。”
《南史·范元琰传》:“元琰时童孺,哀慕尽礼。”
唐储光羲《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诗:“纷吾家延州,结友在童孺。”
清汪琬《跋<拟明史侯岐曾传>后》:“指书生为强寇,丽童孺以极刑,勾连瓜蔓,抄掠不已。”

⒉ 指阅世未深的青年。

宋范仲淹《上执政书》:“远恶之官,多在寒族;权贵之子,鲜离上国。况百司者,朝廷之纲纪,风教之户牖,咸在童孺,曾无激扬。”

童孺的网络释义

童孺

  • 童孺,汉语词汇。
  • 拼音:tóng rú,
  • 释义:1、儿童;幼年。2、指阅世未深的青年。
  • 汉字详情

    tóng [tong]
    部首: 507
    笔画: 12
    五笔: UJF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TWG
    四角: 0010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重省声。( qiān),罪。本义:男奴仆)

    (2) 同本义

    得童仆贞。——《易·旅》

    童子执帚。——《仪礼·既夕礼记》

    小童持斧。——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童奴(仆役);童隶(犹童仆);童仆(家僮和仆人);童妾(婢女;小妾)

    (4) 小孩。年幼未成年的人

    匪我求童蒙。——《易·蒙卦》

    成童舞象。——《礼记·内则》

    童寄者。——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童微伺其睡。

    将杀童。

    持童抵主人所。

    (5) 又如:童子(儿童;未成年的男子);童子科(科举考试中为儿童、少年设立的科目);童幼(童年;儿童);童角(一种儿童发式);童蒙(指无知的儿童;指童年);童稚(儿童;小孩);童趣(儿童的情趣)

    (6) 指处女或童男的贞操

    至期与女俱入房,亲以手去其童。——元· 周达观《真腊风土记》

    (7) 又如∶童男子(从未接近女色的男子);童真(童贞)

    (8) 眼珠。通“瞳”

    周生亦有言,舜盖重童子, 项羽又重童子,岂其苗裔邪?——《汉书·陈用项籍传赞》

    (9) 又如:童子(瞳人;瞳仁;眼珠)

    (10) 姓

    形容词

    (1) 未成年。亦泛指幼小。如:童牙(幼小);童昏(指年幼无知者);童孩(幼小);童弱(幼小稚弱者);童孙(幼小的孙子);童竖(未成年的宦官);童龀(幼小;童年);童羁(指童年)

    (2) 愚昧;浅陋。如:童观(幼稚而浅陋的观察);童昧(犹愚昧);童蒙(幼稚愚昧);童昏(愚昧无知);童顽(年幼无知);童稚(幼稚)

    (3) 面容红艳貌。如:童颜(红润如儿童的容颜);童颜鹤发

    (4) 牛羊等未生角或无角

    童牛之告。——《易·大畜》

    (5) 又如∶童牛(无角之牛);童羊(无角的公羊)

    (6) 山岭,田地无草木。如∶童土(没有草木的土地);童秃(光秃);童阜(光秃的土山);童枯(光秃枯竭);童童(光秃的样子)

    (7) 植物无枝干或无果实。如∶童木(无枝干的树木);童稂(形似禾苗而不结实的一种野草);童梁(禾生穗而不实者)

    (8) 头秃;没有头发。如∶童首(秃头);童颠(秃顶)

    英文翻译

    child, boy, servant boy; virgin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梅县腔] tung2 [陆丰腔] tung3 [宝安腔]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客英字典] tung2 [东莞腔] t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dʰuŋdung
    [ru]
    部首: 344
    笔画: 17
    五笔: BFD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DMBB
    四角: 114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子,需声。子,古代指小孩子,不分性别都称子。本义:小孩子,尤指幼儿)

    (2) 同本义

    孺,乳子也。——《说文》

    孺子早寝晏起。——《礼记·内则》

    今人乍见孺子。——《孟子》

    (3) 又如:孺童(小孩,幼童);孺弱(幼弱的孩子);孺慕(幼童爱慕父母之情);孺齿(幼儿,幼童);孺儿(幼儿);孺子欢(为使父母欢心,故意装出孩子般的神态动作);孺月(分娩后的第一个月);孺齿(幼儿)

    (4) 指亲属

    孺,属也。——《尔雅》。李注:“骨肉相亲属也。”

    (5) 又如:孺泣(对父母的哀悼哭泣);孺止(敬仰)

    (6) 姓

    形容词

    (1) 幼稚,年小

    公将不利于孺子。——《书·金縢》。传:“稚也。”

    (2) 又如:孺婴(孺褓,孺蒙。幼小);孺年(幼年,年龄幼小)

    (3) 亲睦

    和乐且孺。——《诗·小雅·常棣》

    (4) 又如:孺慕

    动词

    通“乳”。生育

    孺,生也。——《广雅》

    乌鹊孺。——《庄子·天运》

    英文翻译

    child; blood relation; affe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jy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1 [梅县腔] j2 [陆丰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yi2 [台湾四县腔] ji1 [客英字典] ji3 [宝安腔] ji2 [沙头角腔] ji2
    ◎ 潮州话:ru2 ru5(zú zû)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而遇去聲合口三等njyoh/ruhnʑ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