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里翻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内讧;内部的争斗。
茅盾 《子夜》九:“他很伤心于党政当局与社会巨头间的窝里翻和火併。”
引证解释
⒈ 内讧;内部的争斗。
引茅盾《子夜》九:“他很伤心于党政当局与社会巨头间的窝里翻和火併。”
窝里翻的国语词典
比喻内讧,内部起冲突。如:「比赛还没开始就先窝里翻,岂不是一点胜算也没有?」也作「窝里反」、「窝儿里反」。
窝里翻的网络释义
窝里翻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鸟兽昆虫的巢穴 。如:鸡窝;鸟窝
(2) 巢穴,窟,尤指用作隐藏或避难用的洞穴
窩,穴居也。——《集韵》
(3) 又如:贼窝;土匪窝;窝窝凹凹(偏僻处)
(4) 身体表面的天然凹隐 。如:心窝;酒窝;胳肢窝
(5) 借指人的安身处 。如:窝里炮(只能在家里发威风,自相攻击);安乐窝;窝家(暗娼接客处);窝铺(用草、树枝搭的草屋);窝风所在(避风处)
(6) 指人或物体所在或所占的地方 。如:窝坨儿(地方;地点);这炉子真碍事,给它挪个窝儿
(7) 物成团或簇。亦指事物集中处 。如:窝弓(安在草丛中的伏弓,用以射杀野兽);草长成窝
量词
(1) 一胎多仔的动物一次下的羔子 。如:一窝十只小猪
(2) 一次孵出的后代,单个生育期产出的后代 。如:一窝小鸡
动词
(1) 窝藏;隐匿 。如:窝逃(窝藏逃犯);窝顿(窝藏);窝隐 (窝藏);窝户(藏匿罪犯、赃物或违禁品的人家);窝囤(窝藏违禁品或赃物的地方);窝娼(窝藏娼妓);窝留(藏匿收客);窝盗(藏匿盗贼);窝赌(聚众或包庇赌博)
(2) 弯曲 。如:把铁丝窝个圆圈
(3) 折转 。如:窝脖(方言。缩头。比喻往回逃跑)
(4) 蜷伏
咕唧也窝在那里了。——《儿女英雄传》
(5) 胡乱裹缠、蒙盖
冷冰冰窝着被儿,呆答答靠着枕头。——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
(6) 郁积而得不到发作或发挥 。如:窝别(烦闷;憋);窝过心(受过委屈);窝心酒(犹闷酒)
(7) 陷
那三儿只叫得一声,“我的妈呀!”镗,把个铜旋子扔了;咕咕,也窝在那里了。——《儿女英雄传》
(8) 撮,噘
只见陶三窝起嘴唇,打了两个胡哨,外面又进来两三个大汉。——《老残游记》
(9) 团弄,卷
须臾,剃下发来,窝作一团,塞在那柜纥络里。——《西游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o1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2) 同本义
裏,衣内也。——《说文》。衣外曰表。
襦在裏也。——《谷梁传·宣公九年》注
不罹于裏。——《诗·小雅·小弁》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3) 又如:里衣(内衣,汗衫。指贴身的衣报);里外发烧(指里外都是毛皮缝制的衣服)
(4) 内,中。与外相反
裏急暴痛。——《素问·至真要大论》
肉里之脉。——《素问·刺腰痛篇》
约定今夜放火,里应外合。——《三国演义》
(5) 又如:里向(靠里边的;里面);里势(里面);里勾外连(内外勾结);里头大叔(里头,指宫内。指慈禧最宠信的大太监李连英);里牵绵(指饮酒下肚时,好像腹内忽有厚绵暖着一样)
(6) 时候
妾身年少里,父母俱倾弃。——宋·佚名《张协状元》
(7) 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位置;处所
我这里凭阑望,母亲那里倚门悲。——郑德辉《玉粲登楼》
(8) 又如:这里,那里;哪里;省里;县里
名词
(1) (会意。从土,从田。从“田”,含有区分界域的意思。本义:里弄;街巷)
(2) 同本义
里,居也。——《说文》
里,邑也。——《尔雅》。李注:“居之邑也。”
里尻也。——《广雅》
在野曰庐,在邑曰里。——《汉书·食货志》
于蹶之里。——《诗·大雅·韩奕》
赋里以人。——《国语·晋语》。注:“廛也。”
以里听者,禄之以里。——《吕氏春秋·怀宠》。注:“闾也。”
河洛为王之里。——左思《蜀都赋》。注:“居也。”
匪仁里其焉宅兮。——张衡《思玄赋》。注:“里宅皆居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诗·郑风·将仲子》
既行,及里门,门扃未发。——沈既济《任氏传》
(3) 又如:里门(乡里的门。古代聚族列里以居,里有里门);里闬(即里门,乡里);里闾(里门,乡里)
(4) 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
八家为邻,三邻为朋,三朋为里。——《尚书大传》
古者七十二家为里。——《论语·譔考文》
一里八十户。——《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百家为里。——《管子·度地》
广三百步、长三百步为一里。——《韩诗外传》
择其贤民,使为里君。——《管子·小匡》
(5) 又如:里长(主管一里的人。古时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尹(里长,里中的长官。即里正);里正图董(乡长、里长一类的人物);里吏(即里尹、里正、里胥)
(6) 乡里;家乡;故乡
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史记·滑稽列传》
黯耻为令,病归田里。——《史记·汲郑列传》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潜《归园田居》
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江淹《别赋》
(7) 又如:里籍(籍贯);里豪(乡里中豪强的人);里妪(乡村妇女);里门(故里;故乡)
(8) 量词。长度单位
于三十里。——《诗·小雅·六月》
(9) 又如:华里(市里的旧称);里数;里程;里堠(记里程的土堆)
(10) 通“理”。地理
通于沟渠,修堤防,树五谷,通于地里者也。——《说苑·臣术》
动词
(1) 居住
在壄曰庐,在邑曰里。——《汉书·食货志上》
悠悠我里。——《诗·小雅·十月之交》
军社之所里。——《周礼·夏官·量人》
里仁而美。——《论语·里仁》
(2) 又如:里布(古代的土地税。里,居也;布,钱也);里舍(私人住宅;同乡里人);里仁(居住在仁者所居之里;与仁人为邻)
(3) 谓计算路程 。如:里程碑(设于路边计算里数的标志)
(4) 通“理”。治理
乃里西土之数。——《穆天子传》
形容词
通“悝”。忧伤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诗·小雅·十月之交》
语尾助词词
同“哩”
梅香,你看奶奶做什么里?奶奶看经哩。—— 元· 关汉卿《金线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i1 [陆丰腔] li1 [海陆丰腔] li1 li3 [宝安腔] li3 | li1 [客英字典] li3 [客语拼音字汇] li1 li3 [台湾四县腔] li1 li3 [梅县腔] li1
◎ 潮州话:l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里 | 良士 | 來 | 之 | 上聲 | 紙 | 開口三等 | 之 | 止 | lix/liio | lĭə |
详细解释
动词
(2) (形声。从羽,番声。本义:鸟飞)
(3) 同本义
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王维《辋川闲居》
(4) 又如:翻泊(或飞或止);翻翔(翻飞,飞翔);翻簸(飞驰)
(5) 翻转;翻腾
波翻晓霞影。——李白《姑熟十咏》
(6) 又如:翻滚滚(上下急速滚动的样子);翻海(形容声响如海浪翻腾);翻雪(形容白浪翻滚);翻扑(翻腾)
(7) 反转,倾倒,变动位置
钿头银篦击节碎,白色罗裙翻酒污。——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多少好汉被蒙汗酒麻翻了。——《水浒传》
(8) 又如:翻席(吃完一席,再到他处吃另一席);翻台(嫖客在一妓院宴毕,再到另一妓院饮宴);翻手(翻转手掌。形容时光迅速或处事轻便)
(9) 推翻;改变 。如:翻变(翻悔,变卦);翻异(事后改变主意);翻样(变换花样);翻盘(推翻承诺)
(10) 翻过;越过 。如:翻墙(翻过墙壁)
(11) 回返 。如:翻回(回返)
(12) 翻阅,披览 。如:翻披(翻阅,披览);翻撷(翻检)
(13) 翻译 。如:翻经(翻译佛经);翻绎(犹推演)
(14) 反复研讨 。如:翻空(形容作文构思时奇想联翩);翻思(反复思考)
(15) 谱写;改编;移植 。如:翻梓(翻刻;翻印);翻謄(改作;抄写誊录);翻意(变换文意)
(16) 演唱;演奏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宋· 辛弃疾《破阵子》
(17) 又如:翻出(演奏)
(18) 数量成倍增加 。如:翻一番(增加一倍)
(19) 翻脸 。如:翻面皮(翻脸);翻腔(突然改变说话的语气和态度);翻口(改口,变卦)
副词
(1) 表示转折,相当于“反而”、“却”
秦人半作 燕地囚,胡马翻衔 洛阳草。—— 唐· 李白《猛虎行》
(2) 又如:翻调(反正)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an1 pan1 [东莞腔] fan1 [台湾四县腔] fan1 pan1 [陆丰腔] fan1 [沙头角腔] fan1 [客英字典] fan1 [梅县腔] fan1 pon1 [宝安腔] fan1 [客语拼音字汇] fan1 pa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飜 | 孚袁 | 滂 | 元合 | 平聲 | 元 | 合口三等 | 臻 | 元 | pʰĭwɐn | phyan/phv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