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藏

wō cáng [wo zang]
繁体 窩藏
注音 ㄨㄛ ㄘㄤ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隐匿暗藏。

词语解释

  1. 隐匿暗藏。

    宋 欧阳修 《五保牒》:“近年不住申报盗贼羣火极多,盖缘盗贼必先须乡村各有宿食窝藏之处,及所得贜物,常有转卖寄附之家。”《水浒传》第五二回:“ 高廉 听了,冷笑道:‘你这伙草贼,在 梁山泊 窝藏,我兀自要来勦捕你。’”《隋唐演义》第四二回:“你家为什么窝藏叛犯 李密 在家,快快拿出来!”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六:“农会会员还能窝藏地主恶霸吗?”

引证解释

⒈ 隐匿暗藏。

宋欧阳修《五保牒》:“近年不住申报盗贼羣火极多,盖缘盗贼必先须乡村各有宿食窝藏之处,及所得贜物,常有转卖寄附之家。”
《水浒传》第五二回:“高廉听了,冷笑道:‘你这伙草贼,在梁山泊窝藏,我兀自要来勦捕你。’”
《隋唐演义》第四二回:“你家为什么窝藏叛犯李密在家,快快拿出来!”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六:“农会会员还能窝藏地主恶霸吗?”

窝藏的国语词典

藏匿犯人、赃物。

如:「窝藏人犯」。

窝藏的网络释义

窝藏

  • 窝藏出自宋 欧阳修 《五保牒》,指隐匿暗藏。
  • 窝藏造句

    窝藏犯同样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窝藏赌徒违法,检举赌博有功。
    窝藏枪支弹药是违法的行为。
    窝藏罪犯是在助桀为虐。
    诺曼因协助犯罪而被捕,他将抢劫犯窝藏在自己家里。
    我家的海信空调透风管相近窝藏有窃听器。
    从解释论上讲,首先应将亲属之间的消极不作为情形,从窝藏罪的客观要件中排除。
    卓遂令遍行文书,画影图形,捉拿曹操擒献者,赏千金,封万户侯;窝藏者同罪。
    “窝藏罪犯是犯法的!”他对妻子说。
    任何窝藏罪犯的人都将受到严厉惩罚。
    你弟兄窝藏强盗,闹了两座军州,自去落草。官府着落地方搜缉,搅得鸡犬不宁!
    回忆想来也没有那么强大,它无非也只是我们思想所操控的傀儡而已,可为何我们却千百次在它面前丢盔弃甲倒戈相向,在一切被生活所揭穿时,我们又急着回身去掩盖,就像是生怕被人发现而窝藏在身后的凶手。
    窝藏罪犯是犯罪做法。
    联邦特工人员知道那家人一直在家里窝藏罪犯。
    迈克尔感到怀疑的是桑儿在林荫道这个安全地带究竟还能窝藏多久。
    掩饰、隐瞒犯罪实际是过去所称的“窝赃罪”,即明知是别人犯罪所得赃物,仍予以窝藏、转移、变卖、或者收购。
    匈牙利前领导层被指控窝藏嫌犯。
    然而新刑法中窝藏、包庇罪的规定中还存在一些疑难问题。
    警察决心找到罪犯的窝藏处,不管他们逃到期哪里去。
    这帮歹徒警觉心很高,一有风吹草动,他们立即更换窝藏地点。

    汉字详情

    [wo]
    部首: 523
    笔画: 12
    五笔: PWKW
    五行:
    仓颉: JCROB
    四角: 3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鸟兽昆虫的巢穴 。如:鸡窝;鸟窝

    (2) 巢穴,窟,尤指用作隐藏或避难用的洞穴

    窩,穴居也。——《集韵》

    (3) 又如:贼窝;土匪窝;窝窝凹凹(偏僻处)

    (4) 身体表面的天然凹隐 。如:心窝;酒窝;胳肢窝

    (5) 借指人的安身处 。如:窝里炮(只能在家里发威风,自相攻击);安乐窝;窝家(暗娼接客处);窝铺(用草、树枝搭的草屋);窝风所在(避风处)

    (6) 指人或物体所在或所占的地方 。如:窝坨儿(地方;地点);这炉子真碍事,给它挪个窝儿

    (7) 物成团或簇。亦指事物集中处 。如:窝弓(安在草丛中的伏弓,用以射杀野兽);草长成窝

    量词

    (1) 一胎多仔的动物一次下的羔子 。如:一窝十只小猪

    (2) 一次孵出的后代,单个生育期产出的后代 。如:一窝小鸡

    动词

    (1) 窝藏;隐匿 。如:窝逃(窝藏逃犯);窝顿(窝藏);窝隐 (窝藏);窝户(藏匿罪犯、赃物或违禁品的人家);窝囤(窝藏违禁品或赃物的地方);窝娼(窝藏娼妓);窝留(藏匿收客);窝盗(藏匿盗贼);窝赌(聚众或包庇赌博)

    (2) 弯曲 。如:把铁丝窝个圆圈

    (3) 折转 。如:窝脖(方言。缩头。比喻往回逃跑)

    (4) 蜷伏

    咕唧也窝在那里了。——《儿女英雄传》

    (5) 胡乱裹缠、蒙盖

    冷冰冰窝着被儿,呆答答靠着枕头。——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

    (6) 郁积而得不到发作或发挥 。如:窝别(烦闷;憋);窝过心(受过委屈);窝心酒(犹闷酒)

    (7) 陷

    那三儿只叫得一声,“我的妈呀!”镗,把个铜旋子扔了;咕咕,也窝在那里了。——《儿女英雄传》

    (8) 撮,噘

    只见陶三窝起嘴唇,打了两个胡哨,外面又进来两三个大汉。——《老残游记》

    (9) 团弄,卷

    须臾,剃下发来,窝作一团,塞在那柜纥络里。——《西游记》

    英文翻译

    nest; cave, den; hiding place

    方言集汇

    ◎ 粤语:wo1
    ◎ 潮州话:o1

    宋本广韵

    cáng,zàng [cang,zang]
    部首: 301
    笔画: 17
    五笔: ADNT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IMS
    四角: 44253

    详细解释

    cáng

    动词

    (1) (形声,臧声。本义:把谷物保藏起来)

    (2) 储积,收藏

    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墨子·三辩》

    子不闻藏书者乎?——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矿藏;收藏(收集保藏)

    (4) 隐匿

    藏,匿也。——《说文新附》

    慢藏海盗。——《易·系辞上》

    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吕氏春秋·察今》

    (5) 又如:藏掩(遮盖,隐瞒);藏拙(因怕丢丑而不显露自己的技能和意见);藏娇(把娇娃藏起来。指娶妾别居);藏名(隐匿名声)

    (6) 怀有 。如:包藏;藏怒(怀藏怒火;怀恨于心)

    zàng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hide, conceal; hoard, store up

    方言集汇

    ◎ 粤语:cong4 zong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ong2 [客英字典] cong2 [台湾四县腔] cong2 cong5 [陆丰腔] cong3 [海陆丰腔] cong2 cong6 [梅县腔] cong2 cong5 [客语拼音字汇] cong2 cong4 [东莞腔] cong2 cong5 [宝安腔] cong2 | cong3 [梅县腔] c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昨郎唐開平聲開口一等dzʰɑŋzang/dzang

    窝藏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