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尽

jiū jìn [ jiu jin]
繁体 究盡
注音 ㄐ一ㄡ ㄐ一ㄣˋ

词语释义

全部了解。

词语解释

  1. 全部了解。

    《汉书·董仲舒传》:“今陛下幸加惠,留听於承学之臣,復下明册,以切其意。而究尽圣德,非愚臣之所能具也。” 宋 曾巩 《拟辞免修五朝国史状》:“至於歷世将相、文武士吏言行声实殊尤之跡,至高至大,已非愚臣所能究尽。”

引证解释

⒈ 全部了解。

《汉书·董仲舒传》:“今陛下幸加惠,留听於承学之臣,復下明册,以切其意。而究尽圣德,非愚臣之所能具也。”
宋曾巩《拟辞免修五朝国史状》:“至於歷世将相、文武士吏言行声实殊尤之跡,至高至大,已非愚臣所能究尽。”

究尽的网络释义

究尽

  • 究尽,读作jiū jìn,汉语词语,是指全部了解。
  • 汉字详情

    jiū [jiu]
    部首: 523
    笔画: 7
    五笔: PWV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JCKN
    四角: 3041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穴,九声。本义:穷;尽) 同本义

    究,穷也。——《说文》

    靡届靡究。——《诗·大雅·荡》

    害气将究。——《汉书·食货志》

    此告民究也。——《吕氏春秋·任地》

    靡届靡究。——《诗·大雅·荡》

    害气将究。——《汉书·食货志》

    此告民究也。——《吕氏春秋·任地》

    必须天道,周旋无究。——《国语》

    (2) 又如:究途(走完全部的路程。比喻做事有始有终);究年(终年);究归(终归)

    动词

    (1) 谋划;研究;探求

    究,谋也。——《尔雅》

    不舒究之。——《诗·小雅·小弁》

    爰究爰度。——《诗·大雅·皇矣》

    莫可究详。——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究讨(研究探讨);究理(推求事物的原理);究心(费力;用心钻研);究味(研究体会);究明(研究清楚);究索(研究探索)

    (3) 系统调查或追查

    是究是图。——《诗·小雅·棠棣》

    不究其旧。——唐· 韩愈《原毁》

    究其旧。

    士之孝曰究,究者,以明审为义。——《孝经·援神契》

    究主使者。——《明史》

    (4) 又如:究讯(追查审问);究治(追究处治);究审(追究审问);究切(追究责备);究处(追究处分);究询(追究询问);究寻(追查)

    (5) 达,贯彻

    有擅主之臣,则君令不下究,臣情不上通。——《韩非子》

    副词

    毕竟,到底

    其究安宅。——《诗·小雅·鸿雁》

    独见环儿仍是先前,究不甚钟爱。——《红楼梦》

    寒家在此虽住了三代,究系寄居,亲友甚少。——《镜花缘》

    百姓究何辜。——《广东军务记》

    英文翻译

    examine, investigate

    方言集汇

    ◎ 粤语:gau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iu5 kiu5 [东莞腔] giu5 [沙头角腔] kieu5 [梅县腔] giu5 [海陆丰腔] giu5 kiu6 [陆丰腔] giu5 [宝安腔] giu5 [客英字典] giu5 [客语拼音字汇] gi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祐去聲開口三等kiuh/kiowkĭəu
    jìn,jǐn [jin]
    部首: 327
    笔画: 6
    五笔: NYUU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SOY
    四角: 77303

    详细解释

    jǐn

    副词

    (1) (尽为“儘”和“盡”的简化字)

    (2) 尽量,尽可能 。如:尽早;尽分(尽量);尽语(尽量告诉)

    (3) 意思同“最”,用在方位词的前面 。如:尽南边;尽前边

    (4) 老是;总 。如:尽子(总是;老是)

    (5) 〈方〉∶保持某种事情的连续性 。如:他衣服都被汗湿透了,还尽着干呢?这些日子尽下雨

    动词

    (1) 表示以某个范围为界限,不得超过 。如:尽着一天把事情处理完

    (2) 让先 。如:尽让(谦让);尽着好位子坐;尽好的吃

    (3) 任凭,纵使

    惟有落红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武衍《宫词》

    (4) 又如:尽下(听凭臣下;对臣下放心。帝王宽以待下)

    (5) 另见 jìn

    jìn

    形容词

    (1) (尽原为“盡”的俗字;今为“盡”的简化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表示手持刷子洗刷器皿。盛东西的器皿只有空了才能洗刷。本义:器物中空) 同本义

    盡,器中空也。——《说文》

    (2) 又如:尽觞(饮尽杯中之酒);尽光(精光。全无剩余)

    动词

    (1) 竭;完;没有了

    尽,竭也,终也。——《广韵》

    尽,止也。——《小尔雅》

    尽莫不然也。——《墨子经》

    固民自尽。——《礼记·哀公问》。疏:“谓竭尽。”

    尽信书。——《孟子》

    虚坐尽后,食坐尽前。——《礼记·曲礼》

    尽信书。——《孟子》

    虚坐尽后,食坐尽前。——《礼记·曲礼》

    攻械尽。——《墨子·公输》

    民力尽于无用。——《墨子·七患》

    马力尽矣。——《荀子·哀公》

    林尽水源。——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雪尽马蹄轻。——唐· 王维《观猎》诗

    以尽吾齿。——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尽其肉。——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三戒》

    烧尽北船。——《资治通鉴》

    必尽吾力。——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聊斋志异·狼三则》

    (2) 又如:尽言(竭尽其言);尽志(竭尽心志);尽哀(竭尽哀思);尽盘将军(指贪吃的人);尽敬(竭尽敬意)

    (3) 达到极限

    五帝三王之于乐,尽之矣。——《吕氏春秋·明理》。注:“极也。”

    (4) 又如:尽美(极美;完美);尽善(十分完善);尽齿(尽其年寿;指衰老)

    (5) 全部用上;全部使出 。如:尽辞(毫无保留地把话说出来);尽醉(尽情醉酒)

    (6) 死

    转侧床头,惟思自尽。——《聊斋志异》

    (7) 又如:尽命(终天年;效死;丧命);尽年(极其天年);尽死(效死);尽绝(绝灭)

    (8) 努力完成

    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荀子·荣辱》。谓:“精于事。”

    (9) 又如:尽义务(尽本分,完成自己所应做的事);尽规(竭力谋划)

    (10) 追问

    当下心中大喜,却故意的尽了那风水几句。——《儿女英雄传》

    (11) 消灭;消失

    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史记·秦始皇本纪》

    介词

    (1) 到…底;到…尽头 。如:尽岁(全年;整年);尽世(一辈子);尽日(一整天,一天到晚);尽人(所有的人);尽物(所有之物);尽止(尽头;止境);尽头路(末路;绝路);尽情话(绝情话;无情话);尽古(终古);尽场儿(到头来;自始至终)。又指农历月终。古以农历月终三十日为大尽,二十九日为小尽

    (2) 姓

    副词

    (1) 全部,都

    虚实尽知。——《资治通鉴·唐纪》

    尽杀其戍卒。

    尽杀之。

    尽戮之。

    (2) 又如:应有尽有;尽净(全部不剩);尽皆(全都;完全);尽实(完全按照实情);尽多(全部,尽皆)

    (3) 另见 jǐn

    英文翻译

    exhaust, use up; deplete

    方言集汇

    ◎ 粤语:zeon6
    ◎ 潮州话:之因6 ,zing6(chĭng) [揭阳]zêng6(chĕng)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