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牛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古代祭稷神所用的牛。
《礼记·郊特牲》:“帝牛不吉,以为稷牛。” 孔颖达 疏:“为用稷牛而为帝牛,其祭稷之牛,临时别取用之。”
一种体形很小的牛。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祭稷神所用的牛。
引《礼记·郊特牲》:“帝牛不吉,以为稷牛。”
孔颖达疏:“为用稷牛而为帝牛,其祭稷之牛,临时别取用之。”
⒉ 一种体形很小的牛。
稷牛的网络释义
稷牛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禾,畟(
)声。表示与农作物有关。本义:稷谷)(2) 植物名。我国古老的食用作物,即粟。一说为不粘的黍。又说为高粱
稷,齌也。五谷之长。——《说文》
黍稷无成。——《国语·晋语》。注:“粱也。”按,千谷粟三者为黍,稷稻梁之大名。梁则今小米子之大而不黏者,与稷别。
黏者为黍,不黏者为稷。——《本草纲目》
稷,粟也。——《尔雅·释草》注
稷,今人谓之高粱。——《广雅疏证》
(3) 又如:稷食(稷米煮的饭。泛指粗粝的饭);稷饭(以稷谷为饭);稷馈(古代以稷为主的祭礼)
(4) 引申为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诗·王风·黍离》
桑竹垂余荫,菽稷时时艺。——陶潜《桃花源诗》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诗·豳风·七月》
(5) 又如:稷黍(泛指五谷);稷事(播利五谷的事);稷神(五谷神)
(6) 古代主管农事的官 。如:稷官(又叫稷正。主管农事的官)
(7) 五谷之神。古代以稷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祀为谷神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戎昱《咏史》
(8) 又如:稷狐(五谷庙中的狐狸。比喻君侧奸臣);稷祠(古代稷神的祠堂);稷庙(古代稷神的庙宇)
(9) 古地名
(10) 春秋时齐地,故地在今山东省淄博市
(11) 春秋时晋地,故地在今山西省稷山
(12) 春秋时楚地,故地在今河南省桐柏县
(13) 春秋时宋地,故地在今河南省商丘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t7 [台湾四县腔] zit7 [梅县腔] zit7 [海陆丰腔] zit7 [宝安腔] zit7 [陆丰腔] zit7 [客语拼音字汇] jid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即 | 子力 | 精 | 職開 | 入聲 | 職 | 開口三等 | 曾 | 蒸 | tsĭək | cik/ziok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2) 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牛,大牲也。——《说文》
坤为子母牛。——《易·说卦》
纯离为牛。——《左传·昭公五年》
东邻杀牛。——《礼记·坊记》
牛曰太牢。——《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牛田牧田。——《周礼·载师》。司农注:“牛田以养公家之牛。”
风吹草低见牛羊。——《乐府诗集·敕勒歌》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耕牛(耕地用的牛);牛酒(牛和酒);牛旄(即旄牛尾);牛性(牛的本性);牛埭(用牛力拉船过堰);牛领(牛的脖子);牛具(耕牛和农具);牛刀(宰牛的刀。常比喻大材器);牛蓑(牛衣。泛指蓑衣);牛骥同皂(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喻愚贤不明;牛骥共牢);牛后(牛的肛门。比喻从属地位);牛眠地(合适的坟地)
(4) 星名。牛宿的省称
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晋书·张华传》
(5) 姓
形容词
比喻性格执拗或倔犟 。如:牛心左性(头脑顽固,性情偏执);牛劲。也喻其温顺、迟钝、笨拙、力气大。如:笨牛;大牛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ngiu2 [客语拼音字汇] ngiu2 [沙头角腔] ngieu2 [东莞腔] ngiu2 [海陆丰腔] ngiu2 [客英字典] ngiu2 ngeu2 [陆丰腔] gniu3 [梅县腔] niu2 ngieu2 [台湾四县腔] ngi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牛 | 語求 | 疑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流 | 尤 | ŋĭəu | ngiu/ngi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