稞麦

kē mài [ ke mai]
繁体 稞麥
注音 ㄎㄜ ㄇㄞˋ

词语释义

即青稞。麦的一种。我国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北部及青海﹑西藏等地栽培。

词语解释

  1. 即青稞。麦的一种。我国 云南 西北部、 四川 西北部及 青海 、 西藏 等地栽培。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共采买 藏中 稞麦七万石,牛羊二万餘。”

引证解释

⒈ 即青稞。麦的一种。我国云南西北部、 四川西北部及青海、西藏等地栽培。

清魏源《圣武记》卷五:“共采买藏中稞麦七万石,牛羊二万餘。”

稞麦的国语词典

青稞的别名。参见「青稞」条。

稞麦的网络释义

稞麦

  • 稞麦即青稞,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别名叫裸大麦、元麦、米大麦,是藏族人民喜爱的粮食。青稞是世界上麦类作物中含β-葡聚糖最高的作物。
  • 稞麦造句

    其食物来源主要是稞麦粉、酸梅、柿子干、荞麦等。
    试著改食用燕麦、糙米及稞麦面包。
    我点了稞麦面包夹熏牛肉,加了芥末和泡菜。
    我总算面带微笑,品尝了所有的食品,像在乌克兰对待别人给我的美食一样。我们喝泉水和家酿葡萄酒,吃长达一英尺的绿洋葱,撕开厚块的稞麦面包。
    主要农作物是一种很硬的稞麦。

    汉字详情

    [ke]
    部首: 505
    笔画: 13
    五笔: TJSY
    五行:
    仓颉: HDWD
    四角: 26994

    详细解释

    名词

    青稞 。大麦的一种,粒大,皮薄,主要产于中国西藏、新疆、青海等地,可做糌粑,又可酿酒。如:稞麦

    英文翻译

    grain ready for grinding; grain

    方言集汇

    ◎ 粤语:fo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o1 [客英字典] ko5 ko1 [台湾四县腔] ko1 [客语拼音字汇] ko1
    ◎ 潮州话:k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苦禾戈一合平聲合口一等khua/quakʰuɑ
    mài [mai]
    部首: 709
    笔画: 7
    五笔: GT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女性
    仓颉: QME
    四角: 504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甲骨文字形。从攵( zhí),来声。“麦”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麦子)

    (2) 同本义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子实主要作粮食或作精饲料、酿酒、制饴糖。秆可作编织或造纸原料

    麦,芒谷。——《说文》

    爰采麦矣。——《诗·鄘风·桑中》

    芃芃其麦。——《诗·鄘风·载驰》

    野有麦场。——《聊斋志异·狼三则》

    麦田浅鬣。——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3) 又如:麦棱头(麦田的田畦);麦人(麦心,麦核。即麦仁);麦天(农历四月前后麦子将熟的天气);麦舟(运麦的船。麦舟之赠,用为助丧的典故,本范仲淹父子的故事);麦序(指农历四月麦子成熟的季节);麦李(麦子成熟时节所出产的李子);麦秀(麦子开花。多用麦秀表怀古情意);麦雨(收麦时节所下的雨);麦花(麦子的花);麦酒(用大麦酿造的酒);麦气(麦成熟时散发出来的香气);麦候(指农历四月麦熟的时节);麦饭豆羹(指农家的粗菜便饭);麦穗两岐(一麦长出双穗。为丰年的征兆)

    (4) 姓

    英文翻译

    wheat, barley, oats; simplified form of KangXi radical number 199

    方言集汇

    ◎ 粤语:mak6
    ◎ 潮州话:bhêh8

    宋本广韵

    稞麦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