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毁消骨

jī huǐ xiāo gǔ [ ji hui xiao gu]
繁体 積毀消骨
注音 ㄐ一 ㄏㄨㄟˇ ㄒ一ㄠ ㄍㄨˇ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1.见"积毁销骨"。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汉 刘向《新序 杂事三》:“昔鲁听季孙之说逐孔子,宋信子冉之计逐墨翟,以孔墨之辩而不能自免,何则?众口铄金,积毁消骨。”

成语用法

积毁消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引证解释

⒈ 见“积毁销骨”。

积毁消骨的网络释义

积毁消骨

  • 积毁销骨,读音jī huǐ xiāo gǔ,是汉语词汇,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
  • 汉字详情

    [ji]
    部首: 505
    笔画: 10
    五笔: TK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DRC
    四角: 2698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禾,责声。从“禾”,表示与农作物有关。本义:堆积谷物)

    (2) 同本义

    积,聚也。——《说文》。按,禾谷之聚曰积。

    令野修道委积。——《周礼·大司徒》。注:“少曰委,多曰积。”

    掌邦之委积。——《周礼·遗人》。疏:“三十里言委,五十里言积。”

    故人主积其食,守其用。——《盐铁论·错币》

    (3) 又如:积谷(存积米谷以备灾荒);积居(聚积;囤积);积仓(贮存谷物的粮仓)

    (4) 累积;堆叠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土成为高山,风雨就能从山里兴起,即指积土成山能使气侯发生变化而兴风作雨。兴,起,产生。焉,于是,从这里。)——《荀子·劝学》

    积水成渊。

    积薪其中。——《聊斋志异·狼三则》

    转视积薪后。

    大风扬积雪。——清· 姚鼐《登泰山记》

    积善成德。——《荀子·劝学》

    能已积热。——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祖父积子孙弃者。——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5) 又如:积石(堆聚的石头);积委(累聚,储存);积威(累积而成的威势);积重(财物的累聚、蓄积);积气(积聚的气)

    (6) 蕴积,积蓄

    商贾以币之变多积货逐利。——《史记·平准书》

    乃积乃仓。——《诗·大雅·公刘》

    (7) 如:积中(蕴积于心中);积伐(蕴蓄才能并自我夸耀);积志(蓄志,夙愿)

    (8) 滞留

    天道运而无所积。——《庄子·无道》

    (9) 又如:积污(积滞污秽);积塞(积滞堵塞);积抱(郁积的怀抱);积忿(忿恨郁积于心);积怒

    (10) 累计

    积于今。(算到现在。积,累计。)——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名词

    (1) 指贮积起来的钱物等

    主国五积。——《周礼·司仪》

    共其牢礼积膳之牛。——《周礼·牢人》

    居则具一日之积。——《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注:“刍米禾薪。”

    完者,使守积。——《汉书·刑法志》

    士卒死伤如积。——司马迁《报任安书》

    畜积足恃。(积,动词用作名词,积蓄的东西。蓄同积。)——汉· 贾谊《论积贮疏》

    (2) 又如:积陈(蓄积陈粮);积滞(滞积的水流);积实(指谷粟财货等);积委(指积贮的财物);积苏(聚积的柴草)

    (3) 中医指儿童消化不良的病 。如:积痞(中医名词。指体腔内可以摸得到的硬块);这孩子有积了;奶积

    (4) 乘积的简称,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或量相乘所得出的数或量 。如:求积

    (5) 通“襀”。衣裙的褶子

    襞积褰绉,纡徐委曲。——《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美襞积以酷烈兮,允麈邈而难。——《文选·张衡·思玄赋》

    (6) 通“绩”。功劳

    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荀子·礼论》

    考积幽穷。——《汉·北海相景君碑》

    形容词

    (1) 长久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

    (2) 又如:积日累岁(形容时间长久);积祖(祖祖辈辈;一贯);积世(累世,历代);积雨(久雨)

    (3) 习惯的;积久渐成的

    常俗生于积习。——汉· 蔡邕《述行赋》

    (4) 又如:积窃(惯偷);积贼(惯偷);积悃(久积的诚挚之心);积赌(长期赌博;老赌客)

    英文翻译

    accumulate, store up, amass

    方言集汇

    ◎ 粤语:zik1
    ◎ 潮州话:zêh4

    宋本广韵

    huǐ [hui]
    部首: 433
    笔画: 13
    五笔: VAMC
    五行:
    仓颉: HMHNE
    四角: 771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土”,表示与瓦器有关。本义:瓦器缺损)

    (2) 毁坏;破坏

    毁山一毛。——《列子·汤问》

    毁于椟中。——《论语·季氏》

    毁其外门。

    毁其盆。——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毁,缺也。——《说文》。段注:“缺者,器破也,因为凡破之称。”

    毁,坏也。——《小尔雅·广言》

    不敢毁伤。——《孝经·开宗明义》

    兑为毁折。——《易·说卦传》

    毁泉台。——《春秋·文公十六年》

    毁信废忠。——《左传·文公十八年》

    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孙子·谋攻》

    (3) 又如:毁弃(损坏废弃);毁节(败坏操守);毁车杀马(毁坏车马。表示隐退不仕);毁夷(摧毁夷平)

    (4) 哀毁,旧指居丧时因悲哀过度而损害健康

    毁不危身。——《礼记·檀弓》。注:“憔悴将灭性。”

    (5) 又如:毁疾(守丧时因过分哀伤而生病);毁瘠(因哀伤过度而瘦得皮包骨);毁颜(面有忧色);毁死(因居丧过哀致死);毁病(因居丧过哀而生病)

    (6) 废除,除去

    至于庙门不毁墙。——《礼记·杂记上》

    (7) 败坏;灭

    壹毁魏氏之威。——《战国策·秦策》。注:“败也。”

    自毁其家。——《左传·庄公三十年》

    (8) 如:烧毁;焚毁

    (9) 掉落

    男八岁毁齿,女七岁毁齿。——《白虎通·嫁娶》

    (10) 又如:毁齿(儿童乳齿脱落,更换新齿;又指换齿的儿童,指童年或少年时)

    动词

    (1) 毁谤

    每言未尝不毁孟尝君也。——《战国策·齐策》。注:“谤也。”

    德高而毁来。——唐· 韩愈《原毁》

    舅姑毁黜。——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毁言(毁谤的言论);毁诋(毁谤);毁訾(恶骂);毁短(揭发诽谤他人的短处);毁誉相半(毁谤和称誉各半)

    英文翻译

    destroy

    方言集汇

    ◎ 粤语:wai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i5 fi3 kui3 [客英字典] kwui3 fui5 [海陆丰腔] fui5 fui3 ku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許委支B合上聲合口三等支Bxĭwehyex/xwee
    xiāo [xiao]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IEG
    五行:
    仓颉: EFB
    四角: 39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肖声。本义:消除;消灭)

    (2) 同本义

    消,尽也。——《说文》

    消息阴阳。——枚乘《七发》。注:“消,灭也。”

    消雰埃于中宸。——张衡《西京赋》。注:“消,散也。”

    热多则筋弛骨消。——《素问·皮部论》。注:“消,烁也。”

    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孟子》

    诏求隐学之士能消灾复异者。——《三国志·魏志》

    娘娘一肚子气没地方散去,借酒消愁。——京剧《贵妃醉酒》

    (3) 又如:消索(灭尽,散亡);消炎(消除炎症;消除炎热);消弭(消灭停止)

    (4) 消失,完全不存在

    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易·泰》

    观其不合而散逐消藏,则未尝不恨其道之难行也。——宋· 曾巩《上杜相公书》

    (5) 又如:消败(消失,衰败);消挫(消散)

    (6) 减削

    消,减也。——《广雅》

    心思消缩,齿发凋耗,常恐卒填沟壑,独遗恨于无穷也。——宋· 曾巩《再乞登对状》

    其间有户消落之家。——清· 洪亮吉《治平篇》

    (7) 又如:消折(耗损;亏损);消兵(减少兵员);消沮(削减;减弱)

    (8) 消磨,打发

    无酒能消夜,随僧早闭门。——唐· 方干《冬夜泊僧舍》

    乐琴书以消忧。——《文选·陶潜·归去来辞》

    (9) 又如:消脱(消磨);消日(消磨时光);消取(排遣。取,语助词)

    (10) 享受;受用

    一片绿衫消不得,腰金拖紫是何人?——白居易《哭从弟诗》

    (11) 又如:消花(花销。用掉的费用);消淹(享用)

    (12) 售出

    因作者正苦于无人知道,因而没有消路。——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

    (13) 又如:消倒(犹倒卖);消流(销售流通);消售(销售;卖出 )

    (14) 禁受,经受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辛弃疾《摸鱼儿词》

    (15) 又如:消任(禁受);消消(犹言受得了);消得(禁得起)

    (16) 抵得上,配得上

    莫夸十万兵威盛,消个忠良效顺无?——司空图《淮西诗》

    (17) 又如:消不得(抵不上);消得(值得;配得)

    (18) 需要;须

    那里消半碗饭时,那小官人命归泉世。——《警世通言》

    不消多事,随分便好。——《水浒传》

    (19) 又如:消不的(不消;要不了);不消说

    名词

    (1) 消息

    两头往来,传消寄信都是我。——《救风尘》

    (2) 又如:消耗(消息)

    (3) 糖尿病

    素有消疾,自为宰相,谢病不视事。——《后汉书》

    (4) 又如:消中(即消渴);消症(消疾。即消渴病);消渴(中医学病名。口渴,善饥,尿多,消瘦。包括糖尿病、尿崩症等)

    英文翻译

    vanish, die out; melt away

    方言集汇

    ◎ 粤语:siu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iau1 [梅县腔] siau1 [台湾四县腔] siau1 [客语拼音字汇] seu1 xiau1 [陆丰腔] siau1 [东莞腔] siau1 [海陆丰腔] siau1 [客英字典] siau1 [宝安腔] si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相邀宵A平聲開口三等宵Asieusĭɛu
    gǔ,gū [gu]
    部首: 902
    笔画: 9
    五笔: ME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BB
    四角: 77227

    详细解释

    (1) ——表示声、形、动作。如:骨都都(形容连续不断向外冒);骨骨农农(咕咕哝哝;嘀嘀咕咕);骨辘辘(象声词。滚动声)

    (2) 另见

    名词

    (1) (会意。从冎( guǎ),小篆象去掉肉的骨形,意思是“剐”。从肉,表示骨与肉相连。“骨”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骨”的字多与骨头和人体有关。本义:骨头)

    (2) 同本义

    骨,肉之覈也。——《说文》

    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风生木与骨。——《管子·四时》

    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战国策·燕策》

    以刀刺骨。——《韩非子·安危》

    而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骨头,脊椎动物的骨骼的各个坚硬的部分。解剖学名词。如:骨空(即骨孔);骨腔;尺骨;肋骨;龙骨(鸟类的胸骨);听骨;颌骨

    (4) 比喻在物体内部支撑的架子。如:钢骨水泥;船的龙骨;主心骨;骨扇(折扇)

    (5) 人的躯干 。如:骨相(依人的骨胳与相貌,可推测其穷通祸福之五星);骨骸(形体)

    (6) 尸骨,尸首。指死去的人

    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清· 袁枚《祭妹文》

    (7) 又如:骨殖;骨朽(死亡已久)

    (8) 人的品质、气概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唐· 杜甫《送孔巢父发游江东兼呈李白》

    (9) 又如:傲骨;媚骨;骨清(超凡脱俗,具有神仙资质);骨格(品德;气度)

    (10) 比喻文学作品的刚健风格

    蓬莱文章 建安骨,中间 小谢又清发。—— 唐·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1) 又如:骨格(诗文的体式和风格);风骨(诗文雄健有力的风格)

    (12) 比喻刚毅正直 。如:骨直(躯干挺直。比喻刚正强毅);骨鲠之臣(刚正直谏之臣)

    (13) 比喻瘦劲的书体

    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 唐· 张彦远《法书要录》引 南朝梁· 袁昂《古今书评》

    (14) 又如:骨力

    (15) 另见

    英文翻译

    bone; skeleton; frame, framework

    方言集汇

    ◎ 粤语:gwat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ut7 [客语拼音字汇] gud5 [海陆丰腔] gut7 [客英字典] gwut7 [台湾四县腔] gut7 [东莞腔] gut7 [宝安腔] gut7 [陆丰腔] gut7 [梅县腔] gu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一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忽入聲合口一等kuotkuət

    积毁消骨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