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善成德

jī shàn chéng dé [ ji shan cheng de]
繁体 積善成德
注音 ㄐ一 ㄕㄢˋ ㄔㄥˊ ㄉㄜ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成语用法

积善成德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积善成德的网络释义

积善成德

  • 积善成德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jī shàn chéng dé,释义是善行好事,长期积小善为大德,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出自《荀子·劝学》。
  • 积善成德造句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机缘巧合罢了,因为是老爷子积善成德吧,我也没为您做过什么呀!
    总之一句话,要想学习未来空间里更多的知识,就得做善事,积善成德,提高人品值。
    日后,只望此童能广我道统,积善成德。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循焉。
    修身律己乃大事,莫以小善而不为,莫以小恶而为之,积善成德品行威,积恶成习终难改,众望所归品行美,以德为本严律己,内外兼修品行伟。
    你们就当积善成德,也好下辈子投胎到和平的世界里去,当个太平人不行吗?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将积善成德、忠孝节义等道德观点作为其家族文化的焦点。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不在舍。
    孙普就是在这样的大陆上行走着,做为功德修真者的一员,他也要修炼,同时也要积善成德,才能修成正果。
    大夫志洁行芳、积善成德,无不有口皆碑。

    汉字详情

    [ji]
    部首: 505
    笔画: 10
    五笔: TK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DRC
    四角: 2698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禾,责声。从“禾”,表示与农作物有关。本义:堆积谷物)

    (2) 同本义

    积,聚也。——《说文》。按,禾谷之聚曰积。

    令野修道委积。——《周礼·大司徒》。注:“少曰委,多曰积。”

    掌邦之委积。——《周礼·遗人》。疏:“三十里言委,五十里言积。”

    故人主积其食,守其用。——《盐铁论·错币》

    (3) 又如:积谷(存积米谷以备灾荒);积居(聚积;囤积);积仓(贮存谷物的粮仓)

    (4) 累积;堆叠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土成为高山,风雨就能从山里兴起,即指积土成山能使气侯发生变化而兴风作雨。兴,起,产生。焉,于是,从这里。)——《荀子·劝学》

    积水成渊。

    积薪其中。——《聊斋志异·狼三则》

    转视积薪后。

    大风扬积雪。——清· 姚鼐《登泰山记》

    积善成德。——《荀子·劝学》

    能已积热。——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祖父积子孙弃者。——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5) 又如:积石(堆聚的石头);积委(累聚,储存);积威(累积而成的威势);积重(财物的累聚、蓄积);积气(积聚的气)

    (6) 蕴积,积蓄

    商贾以币之变多积货逐利。——《史记·平准书》

    乃积乃仓。——《诗·大雅·公刘》

    (7) 如:积中(蕴积于心中);积伐(蕴蓄才能并自我夸耀);积志(蓄志,夙愿)

    (8) 滞留

    天道运而无所积。——《庄子·无道》

    (9) 又如:积污(积滞污秽);积塞(积滞堵塞);积抱(郁积的怀抱);积忿(忿恨郁积于心);积怒

    (10) 累计

    积于今。(算到现在。积,累计。)——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名词

    (1) 指贮积起来的钱物等

    主国五积。——《周礼·司仪》

    共其牢礼积膳之牛。——《周礼·牢人》

    居则具一日之积。——《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注:“刍米禾薪。”

    完者,使守积。——《汉书·刑法志》

    士卒死伤如积。——司马迁《报任安书》

    畜积足恃。(积,动词用作名词,积蓄的东西。蓄同积。)——汉· 贾谊《论积贮疏》

    (2) 又如:积陈(蓄积陈粮);积滞(滞积的水流);积实(指谷粟财货等);积委(指积贮的财物);积苏(聚积的柴草)

    (3) 中医指儿童消化不良的病 。如:积痞(中医名词。指体腔内可以摸得到的硬块);这孩子有积了;奶积

    (4) 乘积的简称,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或量相乘所得出的数或量 。如:求积

    (5) 通“襀”。衣裙的褶子

    襞积褰绉,纡徐委曲。——《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美襞积以酷烈兮,允麈邈而难。——《文选·张衡·思玄赋》

    (6) 通“绩”。功劳

    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荀子·礼论》

    考积幽穷。——《汉·北海相景君碑》

    形容词

    (1) 长久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

    (2) 又如:积日累岁(形容时间长久);积祖(祖祖辈辈;一贯);积世(累世,历代);积雨(久雨)

    (3) 习惯的;积久渐成的

    常俗生于积习。——汉· 蔡邕《述行赋》

    (4) 又如:积窃(惯偷);积贼(惯偷);积悃(久积的诚挚之心);积赌(长期赌博;老赌客)

    英文翻译

    accumulate, store up, amass

    方言集汇

    ◎ 粤语:zik1
    ◎ 潮州话:zêh4

    宋本广韵

    shàn [shan]
    部首: 319
    笔画: 12
    五笔: UDU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GTR
    四角: 806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2) 同本义

    善,吉也。——《说文》

    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汉书·翼奉传》

    (3) 又如:善时(吉时);善祥(吉祥;吉兆);善征(吉兆);善日(吉日)

    (4) 好;美好

    母氏圣善。——《诗·邶风·凯风》

    善,德之建也。——《国语·晋语》

    善人国之主也。——《左传·襄公三十年》

    所以善代者乃万故。——《吕氏春秋·长攻》。注:“善好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岂人主之子孙则敢不善哉?——《战国策·赵策》

    (5) 又如:善风(良好的风气);善言(美言;说好话);善处(好办法);善马(良马);善少(好少年);善秀(佳穗。比喻资质甚佳,才品出众)

    (6) 善良;好心

    供养三德为善。——《左传·昭公十二年》

    又尽善也。——《论语·八佾》。皇疏:“善者,理事不恶之名。”

    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汉书·苏武传》

    (7) 又如:善熟(和善);善德(善良,以德待人);善善(犹“善罢干休”;顺顺当当);善觑(好心看待);善眉善眼(面孔和善);善模善样(模样和善);善性(善良的本性);善顺(善良和顺)

    (8) 慈善

    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唐· 韩愈《原毁》

    (9) 又如:善事;善举;善友(佛教教友);善信(佛教称虔诚信仰佛教的人);善胜(非常善良;慈善信佛);善根(佛教用语。指人所以能为善的根性);善堂(旧指育婴堂、养老院等慈善机构)

    (10) 表示应诺。对,好

    王曰:“善!”——《战国策·齐策》

    先主:“善?”——《三国志·诸葛亮传》

    (11) 慎重 。如:善政(妥善的政策法令);善思(慎重地思考);善败(事情失败后的妥善措施)

    (12) 高明,工巧

    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老子》

    吹籁工为善声。——《论衡·逢遇》

    (13) 又如:善手(高手,能手);善工(高手)

    (14) 熟悉,经常看到或经历,易于辨认

    识其品式,辨其条理;善其用,定其体,则“默而成之,不言而信”。——王夫之《周易外传》

    (15) 又如:善便(善变。不费力,轻易);善查(好对付的人。又作“善荐八”)

    动词

    (1) 善于,擅长。有做好或处理好某事的才能或技巧

    善戏谑兮。——《诗·卫风·淇奥》

    大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奕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孟子·告子上》

    秦皇帝惜其善击筑。——《史记·刺客列传》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又如:善宽(善解;善于迎合);善丹青(擅长画画);善时(善于把握时机);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善喻(善于教喻);善贷(善于施与);善渊(善于保持沉默);善诱(善于诱导);善贾(长于贸易,善于做生意);善富(善于保持富有地位);善文(擅长为文);善化(擅长教化)

    (3) 通“缮”。修治

    善刀而藏之。——《庄子·养生主》

    故有善迩而远至。——《易·略例》。注:“善,修治也。”

    (4) 又如:善刀(拭刀而加以收藏。比喻收敛自己的才华)

    (5) 羡慕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去来辞》

    (6) 喜爱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左传》

    (7) 认为好

    忌信道任数,不从下人,故为权势所不善。——《华阳国志》

    (8) 赞许

    使孔子欲表善 颜渊。—— 王充《论衡》

    (9) 又如:善善(赞扬人家的优点、美德);善颂善祷(赞美能寓规劝于颂祷之中);善善从长(本是称道别人的善德渊源流长。后转为赞扬人家向善弃恶、舍短取长)

    (10) 友好,亲善

    余宗老涂山, 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 史公云。——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1) 又如:善气迎人

    名词

    (1) 好人;好事;好处

    存抚良善。——宋· 沈括《梦溪笔谈》

    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2) 姓

    副词

    (1) 好好地

    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战国策·燕策》

    (2) 多;常;易

    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明· 刘基《苦斋记》

    (3) 又如:善变;善疑;善怀(多所怀思)

    英文翻译

    good, virtuous, charitable, kind

    方言集汇

    ◎ 粤语:sin6
    ◎ 客家话:[陆丰腔] shan5 [梅县腔] shan5 [东莞腔] sen3 [客英字典] shen5 shan5 shan3 [台湾四县腔] sen5 [客语拼音字汇] san4 xian4 [宝安腔] sen3 [沙头角腔] sien5 [海陆丰腔] sha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八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常演仙A開上聲開口三等仙Azjenx/zjeenʑĭɛn
    chéng [cheng]
    部首: 412
    笔画: 6
    五笔: DNNT
    仓颉: IHS
    四角: 53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 同本义

    成,就也。——《说文》

    成德之终也。——《国语·周语》

    成者功就不可易也。——《太元元错》

    箫韶九成。——《书·益稷》

    祝告曰利成。——《仪礼·少牢礼》

    及事成。——《周礼·司书》

    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后汉书·列女传》

    (3) 又如:落成(建筑物完工)

    (4) 变成;成为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5) 又如:成习(成为习惯);成精;成仙(成为神仙)

    (6) 成全 。如:成持(帮助,扶持);玉成其事

    (7) 形成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吴均《与朱元思书》

    (8) 又如:成市(形成市场);成列(形成队列);成体(构成形体)

    (9) 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

    五谷萎败不成。——《吕氏春秋·明理》

    用实者成实时采。——宋· 沈括《梦溪笔谈》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 清· 林觉民《与妻书》

    (10) 树立

    以成伯王之名。——《战国策·秦策》。注:“立也。”。又如:成名成家(树立名声,成为专家);成果(造就,创建)

    (11) 订立 。如:成言(订约);成券(订立契约);成约,成说(订约)

    (12) 平定;讲和

    会于稷,以成 宋乱。——《左传·成公十一年》

    遂使之行成于吴。——《国语·越语》

    (13) 成家 。如:成亲;成房头(有二房、三房等名份的);成室

    名词

    (1) 成功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资治通鉴》

    (2) 又如:成败

    (3) 成果;成就 。如:坐享其成;一事无成

    (4) 十分之一;比率 。如:增产三成

    形容词

    (1) 现成的 。如:成证,成辞(现成的文章);成基(现成的基础)

    (2) 既定的 。如:成旨;成科(既定的法律条文)

    (3) 整,全 。如:成天际(一天到晚);成年家(一年到头);成天家(一天到晚);成日(整天);成批;成夜;成篇

    (4) 纯的 。如:成金

    (5) 表示有能力 。如:他可真成!

    副词

    (1) 表示答应、许可 。如:成,就这么办;成不的(不成;不行)

    (2) 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 。如:成年累月;成何济(有何用处,待如何)

    英文翻译

    completed, finished, fixed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4 seng4 si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n2 sang2 [梅县腔] shang2 shin2 zhang5 [沙头角腔] sin2 siang2 [客英字典] shin2 sang2 [宝安腔] sin2 [客语拼音字汇] sang2 sin2 [东莞腔] sin2 [陆丰腔] shin3 [台湾四县腔] siin2 sang2
    ◎ 潮州话:sêng5(sêng) zian5(chiâⁿ) sian5(siâ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是征清開平聲開口三等zjengʑĭɛŋ
    [de]
    部首: 303
    笔画: 15
    五笔: TFL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OJWP
    四角: 2423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彳( chì),惪( )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2) 同本义

    德,升也。——《说文》

    君子德车。——《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

    (3) 感激

    然则德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4) 通“得”。取得,获得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四十九章》

    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墨子·节用上》

    名词

    (1) 道德,品行

    德,德行。——《篇海类编》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周礼·地官》注

    德何如可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六三德。正直、刚克、柔克也。——《书·洪范》。注:“至德,敏德,孝德也。”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三国志·诸葛亮传》

    无德不贵,无能不官。——《荀子·王制》

    (2) 又如:德薄(德行浅薄);德望(品德与名誉);德器(德行器量);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德薄望浅(谦词。品德低下,名望轻微);德门(能恪遵礼教道德的人家);德誉(道德声誉);德馨(道德芳馨);德艺(道德与才艺);德操(道德操行)

    (3) 恩惠;恩德

    是不敢倍德畔施。——《战国策·秦策》。注:“恩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德施(恩惠;恩泽);德惠(德泽恩惠)

    (5) 仁爱;善行 。如:德意(善意);德政(良好的政治措施或政绩);德法(儒家谓合乎仁德的礼法);德厚(仁厚)

    (6) 心意 。如:同心同德

    (7) 福

    百姓之德也。——《礼记·哀公问》

    英文翻译

    ethics, morality, virtue

    方言集汇

    ◎ 粤语:dak1
    ◎ 客家话:[陆丰腔] det7 [客英字典] det7 [台湾四县腔] det7 [梅县腔] det7 [海陆丰腔] det7 [客语拼音字汇] ded5 [沙头角腔] diet7 [宝安腔] det7 [东莞腔] de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五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多則德開入聲開口一等təkt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