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段

kē duàn [ ke duan]
注音 ㄎㄜ ㄉㄨㄢˋ

词语释义

1.指文章的段落或部分。 2.戏曲角色的做派﹑做工。 3.犹手段。

词语解释

  1. 指文章的段落或部分。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上:“代传数本 李氏 《文选》……其絶笔之本,兼释音训,注解甚多, 匡乂 家幸而有焉。尝将数本并校,不唯注之赡略有异,至於科段互不相同,无似余家之本该备也。”《朱子语类》卷一三九:“ 韩 不用科段,直便説起,去至终篇,自然纯粹成体,无破绽,如 欧 曾 却各有一箇科段。”

  2. 戏曲角色的做派、做工。

    清 褚人穫 《坚瓠八集·瞽识王教师》:“ 江斗奴 演《西厢记》於勾栏,有 江西 人,观之三日,登场呼 斗奴 曰:‘汝得虚名耳!’指其曲谬误并科段不合者数处。”

  3. 犹手段。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你好不分晓,是前来科段,今番又再使。”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二折:“适纔 汉王 濯足见 英布 ,非是故意轻他,使这谩駡的科段。”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二折:“如今被俺使个科段,将他捻出门去。”

引证解释

⒈ 指文章的段落或部分。

唐李匡乂《资暇集》卷上:“代传数本李氏《文选》……其絶笔之本,兼释音训,注解甚多, 匡乂家幸而有焉。尝将数本并校,不唯注之赡略有异,至於科段互不相同,无似余家之本该备也。”
《朱子语类》卷一三九:“韩不用科段,直便説起,去至终篇,自然纯粹成体,无破绽,如欧曾却各有一箇科段。”

⒉ 戏曲角色的做派、做工。

清褚人穫《坚瓠八集·瞽识王教师》:“江斗奴演《西厢记》於勾栏,有江西人,观之三日,登场呼斗奴曰:‘汝得虚名耳!’指其曲谬误并科段不合者数处。”

⒊ 犹手段。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你好不分晓,是前来科段,今番又再使。”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二折:“适纔汉王濯足见英布,非是故意轻他,使这谩駡的科段。”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如今被俺使个科段,将他捻出门去。”

科段的国语词典

手段。

科段的网络释义

科段

  • 科段kē duàn ㄎㄜ ㄉㄨㄢˋ词语解释(1).指文章的段落或部分。 (2).戏曲角色的做派、做工。 (3).犹手段。
  • 汉字详情

    [ke]
    部首: 505
    笔画: 9
    五笔: TUF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DYJ
    四角: 249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禾,从斗。“斗”的意思是“量”。合起来指衡量、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本义:品类,等级)

    (2) 同本义

    科,程也。——《说文》

    为力不同科。——《论语·八佾》

    与此同科。——《论衡·幸偶》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巧曹》

    (3) 又如:科品(种类;等级);科荣(科第荣华);科爵(指封建王朝官员的品级爵位)

    (4) 法令;刑律

    三仪同科。——《太玄·玄离》。注:“法也。”

    从水之科满。——《太玄·从》。注:“法也。”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科防互设(条律禁令交相设置);科文(法令条文);科令(法令;律条);科戒(修道的戒律、法规)

    (6) 科举考试的科目或等第

    设程试之科,重金爵之赏。——韦昭《博奕论》

    (7) 又如:科分(科举中式之年份);科甲出身(由科举及第而取得入仕的资格);科法(科举取士之法);科贡(泛指科举)

    (8) 条款;段落

    科条既备。——《战国策·秦策》

    (9) 又如:科段(指文章的段落或部分);科条(科目,项目;条例;谓分类整理成条款、纲目)

    (10) 法式;规制 。如:科式(法式。指宗教仪式);科制(制度;程式)

    (11) 课程或业务的分类 。如:文科;工科;理科;科本(课本,教科书)

    (12) 官署或机关中按工作性质分设的部门 。如:科研所(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科业(指行业中的某一部门);科道(指科道两衙门)

    (13) 指科斗文字。我国古代字体之一。以其笔划头圆大、尾细长、状似蝌蚪而得名 。如:科斗文(科斗文字);科斗字(科斗文字);科斗书(科斗文字);科斗籍(古文经籍)

    (14) 传统戏剧角色的动作

    鼓三通,锣三下科。——《窦娥冤》

    (15) 又如:打科;笑科

    (16) 草丛 。如:科生(丛生);科藤(藤的一种。可以作杖、编席、制绳索)

    (17) 通“窠”。坎;坑

    其于木也,为科上槁。——《易·说卦》

    盈科而后进。——《孟子·离娄下》

    (18) 又如:科子(坑子);科臼(窠臼);科雉(刚出窠之雉;幼雉)

    动词

    (1) 审理狱讼;判刑 。如:科罪(判处罪刑,依律断罪);科半(指依刑律减半判罪);科决(审理判决);科案(审理查究案件)

    (2) 考较;查核 。如:科计(估量;计算);科校(稽核);科问(查问)

    (3) 课税,征税

    假此科敛丁口。——《聊斋志异》

    (4) 又如:科派(摊派);科差(向官府缴纳的捐税和承担的差役);科敛(聚敛,收取财物)

    (5) 谓参加科举考试 。如:科甲(旧时指科举);科进(通过科考取得进士出身);科诏(指关于科举的诏令)

    (6) 修剪枝蔓;芟除芜秽 。如:科柏(修剪柏树。祭扫灵墓);科斧(蚕桑工具之一种。用以砍除桑树繁枝)

    形容词

    空虚

    其于木也,为科上槁。——《易·说卦》。孔颖达疏:“科,空也。阴在内为空。木即空中者,上必枯槁。”

    英文翻译

    section, department, science

    方言集汇

    ◎ 粤语:fo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o1 [陆丰腔] ko1 [梅县腔] ko1 [沙头角腔] ko1 [东莞腔] ko1 [台湾四县腔] ko1 [客语拼音字汇] ko1 [海陆丰腔] ko1 [宝安腔] k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禾戈一合平聲合口一等kʰuɑkhua/qua
    duàn [duan]
    部首: 433
    笔画: 9
    五笔: WDMC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JHNE
    四角: 774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殳( shū),耑( duān)声。“殳”,是古代的一种兵器,这里用作意符,表示与手持器械的动作有关。金文字形,会意,字形象手持物在山崖中敲棰石之形。本义:锤击)

    (2) 同本义

    段,椎物也…其藉以椎物之石曰碫。——《说文》

    (3) 又如:段氏(锻工。古代金工六种之一。主要从事农具制作)

    (4) 分段;截断

    段,分段也。——《广韵》

    后人…以段为分段字,读徒乱切。分段字自应作断,盖古今字之不同如此。——《说文》段玉裁注

    (5) 古时在石上用棒打干肉(并施加姜、桂皮等) 。如:段脩(经捶捣并加姜桂的干肉)

    名词

    (1) 某些部门的基层机构 。如:工段;机务段,排字工段;公路段,总段

    (2) 围棋棋手等级的名称 。如:他是九段棋手

    (3) 部分 。如:地段;阶段

    (4) 通“缎” 。如:段子(即“缎子”)

    (5) 碫。砺石

    美人赠我锦绣段。——张衡《四愁》

    我有一匹好素绢,重之不减锦绣段。——杜甫《戏为韦偃双松图歌》

    (6) 又如:段工(周代冶炼金属的工匠有六,其一为段氏,从事铸造田器钱镈等物)

    (7) 身段;体段。指妇女的身段或体态

    然大段未改,所以认得。——《红楼梦》

    (8) 姓

    量词

    布帛或条形物的一截 。如:二尺长的一段布

    英文翻译

    section, piece, divi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yun6
    ◎ 客家话:[宝安腔] ton3 [客英字典] ton5 [陆丰腔] don5 [梅县腔] ton3 [海陆丰腔] ton6 [客语拼音字汇] ton4 [台湾四县腔] ton5 [东莞腔] to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九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玩去聲合口一等dʰuɑnduanh/duann

    科段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