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持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福份常在。
《庄子·至乐》:“名止於实,义设於适,是之谓条达而福持。”
引证解释
⒈ 福份常在。
引《庄子·至乐》:“名止於实,义设於适,是之谓条达而福持。”
福持的网络释义
福持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示,“畐”声。声符亦兼表字义。“畐”,本象形,是“腹”字的初文,上象人首,“田”象腹部之形。腹中的“十”符,表示充满之义,则“畐”有腹满义。“福”“富”互训,以明家富则有福。本义:福气,福运。与“祸”相对)
(2) 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
福,祐也。——《说文》。按,本作祜也。
安利之谓福。——贾谊《道德说》
师其类者谓之福。——《荀子·天论》
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礼记·祭统》
受茲介福。——《易·晋》
万福来求。——《诗·小雅·桑扈》
降福既多。——《诗·鲁颂·閟宫》
全寿富贵之谓福。——《韩非子·解老》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3) 又如:福泽(福分;福气);福无双降,祸不单行(好事不多,祸事不少。特指接连遇到不幸);福缘(福气);福寿(幸福长寿)
(4) 祭祀用的酒肉
为人祭曰致福。——《礼记·少仪》
凡祭祀之致福者。——《周礼·膳夫》。注:“谓诸臣祭祀。进其余肉,归祚于王。”
(5) 又如:福礼(祭祀用的供品);福酒(祭过神明的酒);福食(供祀神用的食物);福脯(祭祀用的干肉)
(6) 用于书信中,表示良好祝愿 。如:福安;福体;福躬(旧时书信中对尊长的敬语。指安吉的身体)
(7) 姓
动词
(1) 赐福,保佑
亦其福女。——《诗·鲁颂·閟宫》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庄公十年》
(2) 又如:福田(佛教认为积善可得福报,犹如种田就会有收获一样);福柄(指作威作福的权力);福神(能赐人幸福的神灵);福善祸淫(赐福给为善的人,降祸给作恶的人)
(3) 亦作“拂”。行礼。上身稍微前倾,双手重叠在偏右方向上下移动
刘姥姥便知是 贾母了,忙上来陪着笑,福了几福。——《红楼梦》
(4) 通“副”(
)。相称,符合邦福重宝,闻于傍乡。——《史记·龟策列传》
仰福帝居,阳曜阴藏。——张衡《西京赋》
(5) 又如:福德(符合道德准则);福望(符合众人的愿望)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k7 [客英字典] fuk7 [台湾四县腔] fuk7 [梅县腔] fuk7 [沙头角腔] fuk7 [宝安腔] fuk7 [陆丰腔] fuk7 [客语拼音字汇] fug5 hog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福 | 方六 | 幫 | 屋三 | 入聲 | 屋 | 開口三等 | 通 | 東 | pĭuk | piuk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寺声。本义:拿着)
(2) 同本义
持,握也。——《说文》
持弓矢审固。——《礼记·射义》
有持盈。——《国语·越语》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 晋· 干宝《干将莫邪》
秦王谓 轲曰:“起,取 武阳所持图。”——《战国策·燕策》
(3) 又如:持仗(手持武器);持斧操斤(拿着斧头);持笔;持戟
(4) 引申为掌握;控制
悖乱不可以持国。——《吕氏春秋·察 今》
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韩非子·五蠹》
(5) 又如:主持(负责掌握或处理);持事(管理事务);持权(掌权)
(6) 保守,保持
持久者知止足也。——《后汉书·列女传》
犹引绳墨以持曲直。——《荀子·正名》
(7) 又如:持势(保持地位、权力);保持(维持原状);持世(维持世道);持衡;持位(保守地位)
(8) 搀扶;支持;支撑
及丞相御史所持。——《汉书·刘向传》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
(9) 又如:支持(给以鼓励或赞助);持载;持扶(扶持)
(10) 守;防守 。如:持牢(固守;把稳);持坚(坚守);持备(守备)
(11) 遵循 。如:持斋把素(守戒吃素);持备(戒备)
(12) 对抗,不相上下
子与子家持之。——《左传·昭公元年》。疏:“奕棋谓不能相害为持。”
(13) 又如:僵持(相持不下);持顽(任性)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chii2 chi2 [宝安腔] ci2 [客语拼音字汇] ci2 [台湾四县腔] cih2 [客英字典] chi2 [陆丰腔] chi3 [东莞腔] ci2 [海陆丰腔] chi2 [沙头角腔] ci2
◎ 潮州话:t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治 | 直之 | 澄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之 | ɖʰĭə | dri/d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