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症
词语释义
准确些,应该写成“禁忌证”contraindication),是适应证的反义词,指药物不适宜应用于某些疾病、情况或特定的人群(儿童、老年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者)。一般禁忌证是指对所有疫苗接种的禁忌证,包括生理状态与病理状态两种。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跟‘适应症’相对。指不适宜于采用某种治疗措施的疾病或病况,或采用后反而有害。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有什么禁忌症吗?
2、如果这些妇女不抽烟,且没有口服避孕药的其他禁忌症,在这种情况下低剂量的口服避孕药可以有效地缓解出现的绝经症状。
3、特殊的磨损的髌骨或滑车软骨模式,假如那些瑕疵被替代物充分的掩盖住了,不会被认为是该程序的禁忌症。
4、结论:年龄本身不能被视为禁忌症。
5、患者对治疗禁忌症HBO被排除在研究小组,而不管他们的分配。
6、文内作者讨论了本手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并对各种不同移植方法疗效的评价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7、也有一些母亲原因的母乳禁忌症。
8、苯酚使用的禁忌症:外科手术治疗时局部麻醉药过敏,出血紊乱症,怀孕。
9、同样地,每日使用固定剂量的强体松是进行免疫接种的禁忌症。
10、禁忌症包括腰部感染,凝血障碍,运动神经疾病,麻醉药物过敏,低血容量和败血症。
11、结论:复方徐长卿霜剂外治带状疱疹有较好的疗效,且起效快、费用低、无副作用、用药方便、无禁忌症。
12、如没有医学禁忌症,产程进展达不到上述速度时应给予催产素。
13、亚急性和严重的神经或精神疾病母亲同样是母乳喂养的禁忌症。
14、如果无禁忌症。
15、总结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治疗方法。
16、只要没有确切证据的显示高龄患者术后将出现失禁,年龄不应成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禁忌症。
17、但是,严重静脉栓塞和肺栓塞,以及有子宫癌史患者则完全属于禁忌症之列。
18、治疗前有原始心管搏动者并不是保守治疗的禁忌症。
19、结论:胆-心综合症不但不是手术的禁忌症,而恰恰是手术的适应症。
20、本文全面阐述了软结肠内镜在临床的应用现状,并重点阐述了部分临床应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操作要点。
21、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线刀)肺癌的适应症、禁忌症和近期疗效。
22、现就此项技术的应用、穿刺部位、方法、禁忌症以及注意事项作一总结。
23、我们建议,除非有特殊的禁忌症,病人在进行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时采用脊髓麻醉。
24、所以,重度糖尿病不应该再被认为是心脏移植的一个相对禁忌症。
25、针对临床中围绝经期不同症状实施相应的HRT治疗,严格掌握HRT适应症和禁忌症。
26、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线刀)肝癌的适应症、禁忌症和近期疗效。
27、总结采集胎盘血的禁忌症、采集方法及临床应用,显示胎盘血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是一种新的血源。
28、结论用五灵脂丸治疗瘢痕疙瘩,特别是对有激素使用禁忌症者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29、介绍了冠心病运动疗法的机理、适应症、禁忌症、具体的运动形式和方法,以及体育运动对冠心病患者主要危险因素的改善作用。
禁忌症的网络释义
禁忌症(contraindication)是适应症的反义词,指药物不适宜应用于某些疾病、情况或特定的人群(儿童、老年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者)。或应用后会引起不良后果,在具体给药上应予禁止或顾忌。对禁止的指征应绝对禁止使用;对顾忌的指征应适当的顾忌,尽量不用或改换药物替代;对慎用的指征应谨慎小心使用,并在用药后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身体情况。
由于通常所说的"禁忌症"除了指特定疾病状态以外,还包括某些非疾病状态的情况,因此准确的写法应为"禁忌证"。
例如:喝酒、抽烟就是某些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的禁忌证,而喝酒、抽烟并不是疾病症状。
禁忌症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jīn
动词
(1) 胜任,承受得起
不能禁失吾之悲。——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禁久(经久,耐久);禁奈(禁得起,受得起);禁不过(禁不的,禁不起。承受不住,受不了);禁当(担当;承受);禁招(招架;忍受)
(3) 忍住 。如:不禁痛哭流涕;不禁失笑
(4) 折磨,使受苦 。如:禁虐(折磨受苦);禁害(损害;折磨)
名词
(1) 腰带 。如:禁节儿(筋节,关键)
(2) 另见
jìn
名词
(1) (形声。从示,林声。本义:禁忌)
(2) 同本义
禁,吉凶之忌也。——《说文》
使帅其属而掌邦禁。——《周礼·秋官》。注:“禁所以防奸也。囿人掌囿游之游禁。”
入意而问禁。——《礼记·曲礼》
(3) 又如:禁条(即“禁忌”);禁肉(佛家禁忌肉食);禁忌日(元代制度,以每月初一、初八、十五日、二十三日为四斋日,禁止行刑和宰杀生物,又称“禁忌日”);禁果(犹太教、基督教故事中禁止亚当及其妻夏娃采食的果子)
(4) 监狱 。如:禁牌(出入监牢的凭证;对禁子的尊称);禁子(禁卒,狱座);禁内(牢内);禁囚(在押犯人)
(5) 帝王宫殿
天子所居曰禁中。禁中者,门户有禁,非待御者不得入,故曰禁中。——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6) 又如:禁内(宫内);禁外(宫外);禁宫(宫殿);禁闼(宫门。借指皇宫。闼:门);禁省(警卫森严的皇宫)
(7) 禁令;含有禁戒性的规条及法令
侠以武犯禁。——《韩非子·五蠹》
(8) 又如:开禁(解除禁令);犯禁(违犯禁令);禁典(指朝廷法令);禁罔(张布如网的禁令法律);禁法(禁令,禁条)
(9) 禁咒术 。如:禁架(方士禁呪的法术);禁术(禁架术;禁咒术);禁法(禁术);禁咒(禁祝。相传以真气、符咒等治病邪、克异物,禳灾害的一种法术)
(10) 古代北方少数名族曲名 。如:禁怽(指古代少数名族的音乐);禁指(古琴的弹奏指法;小手指)
(11) 通“紟”。衣服的结带
其冠绝,其缨禁缓。——《荀子·非十二子》
动词
(1) 禁止;制止
禁,止也。——《广雅》
严刑重罚以禁之。——《韩非子·奸劫弑臣》
禁先其本者治。——《韩非子·心度》
吏奸而不知禁。——明· 刘基《卖柑者言》
禁人之窥伺者。——清· 黄宗羲《原君》
长号不自禁。——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严禁(严格禁止);查禁(检查禁止);禁治(制止;管住);禁锢善类(禁止正直的人做官与进行政治活动)
(3) 牵制;约束 。如:禁步(缀在妇女裙子上的小铃,玎珰有声,以便使走路有节制);禁持(控制,撑持;摆布,纠缠;忍受,承受);禁住(约束住)
(4) 监禁;拘禁 。如:囚禁(把人关在监狱里);禁勘(囚禁起来审问);禁锢(监禁);禁推(拘禁犯人并加以推究审问);禁执(拘捕囚禁)
(5) 阻止;限制 。如:禁回(阻拦);禁鬼(防鬼);禁限(限制);禁耕(阻止农事);禁遏(禁阻;遏止)
(6) 施禁咒术 。如:禁魇(以禁咒术害人);禁气(以运气法施行禁术)
(7) 储藏 。如:禁文(秘藏的珍贵文籍);禁帑(指宫内仓库所藏财货);禁财(帝王宫中库藏的钱财);禁库(储藏禁用品的仓库)
形容词
(1) 秘密,隐密 。如:禁方(秘密的药方);禁府(秘府);禁重(神秘重要)
(2) 御中的;属于帝王的 。如:禁庭(朝廷);禁军(皇帝的亲兵);禁钱(皇帝所支用的钱);禁兵(帝王宫中御中的武器;禁兵)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im5 gim1 [客英字典] gim5 gim1 [沙头角腔] gim5 [梅县腔] gim5 [海陆丰腔] gim5 gim1 [陆丰腔] gim5 [宝安腔] gim5 [东莞腔] gim5 [客语拼音字汇] gim4 kim1 [梅县腔] gim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金 | 居吟 | 見 | 侵B | 平聲 | 侵 | 開口三等 | 深 | 侵B | kĭĕm | kim/kym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己声。本义:憎恨)
(2) 同本义
忌,憎恶也。——《说文》
而忌处者。——《国语·晋语》
不克不忌。——《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
子将助天为虐,不忌其不祥乎?——《国语·越语》
(3) 又如:忌恶(憎恶坏人坏事);忌愤(怨愤,嫉恨)
(4) 嫉妒
操虽称美,心甚忌之。——《三国演义》
(5) 又如:忌前(妒嫉贤才);忌妇(妒妇,善妒的妻子);忌克(忌妒他人才能而想超过他);忌才(嫉妒他人的才华或才能)
(6) 禁忌;忌讳
公室卑则忌直言。——《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忌怒,则能害己。——《韩非子·说疑》
(7) 又如:忌三房(迷信者认为生病的人忌进新房、产房和灵房);忌作(唐宋习俗谓春、秋社日停做针线);忌针(阴历正月忌动针线);忌惮儿(忌讳害怕)
(8) 顾忌
贪吏害民无所忌。——白居易《采诗官》
(9) 又如:忌畏(畏惧害怕);忌惮遮拦(顾虑遮掩);忌器(有所顾忌)
名词
先辈去世的日子,古时每逢这一天,家人忌饮酒作乐,所以叫“忌日” 。如:死忌;忌时(迷信指禁忌的时日);忌讳(先王的死日与名字);忌日;忌月(旧称父母死亡的月份)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6 [客英字典] ki3 ki5 [宝安腔] ki3 [梅县腔] ki3 [沙头角腔] ki3 [客语拼音字汇] gi4 ki4 [陆丰腔] ki6 [东莞腔] gi5 [台湾四县腔] ki5
◎ 潮州话:gi6(kĭ) ki7(khī)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忌 | 渠記 | 羣 | 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之 | 止 | gih/gioh |
详细解释
zhēng
名词
(1) 腹中结块的病
脉沉重而中散者,因寒食成症。——晋· 王叔和《脉经》
(2) 又如:病症(病征。按:病征的 “症”,在古时只作“證”。症是近代的俗字);症坚(症结);症痼(腹中积久未消的痞块);症瘕(腹中结块的病。喻固陋寡闻);症噎(腹中结块,食塞咽喉)
(3) 另见
zhèng
名词
(1) 症候;病象。古通“證”
荔枝核性太热,补阴,人有阴症寒疾者,取七枚煎汤饮之,汗出便差。亦治疝气。——《五杂俎·物部三》
(2) 又如:死症(绝症。无法治好的病);险症(危险的症候);顽症(难治或久治不愈的病症);崩症(子宫大量出血的病);症象(症状)
(3) 另见
(4) “證”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siin5 [梅县腔] zhin5 [沙头角腔] zin5 [客语拼音字汇] zin4 [海陆丰腔] zhin5 [宝安腔] zin5 [陆丰腔] zhin5 [客英字典] zhin1 [东莞腔] zin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徵 | 陟陵 | 知 | 蒸 | 平聲 | 蒸 | 開口三等 | 曾 | 蒸 | ţĭəŋ | tring/ti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