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献

jì xiàn [ ji xian]
繁体 祭獻
注音 ㄐ一ˋ ㄒ一ㄢˋ

词语释义

供奉物品祭祀。

词语解释

  1. 祭祀供奉。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又过了两日,是正月初五, 苏州 风俗,是日家家户户祭献五路大神,谓之烧利市。”

引证解释

⒈ 祭祀供奉。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又过了两日,是正月初五, 苏州风俗,是日家家户户祭献五路大神,谓之烧利市。”

祭献的国语词典

供奉物品祭祀。

祭献的网络释义

祭献

  • 祭献sacrifice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普遍的宗教仪式,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甚大,但其形式和意义却因时代及地区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中华民族是实行祭祀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一直到现代,民间仍存在各种祭典。希伯来人也极为重视祭祀。旧约圣经对祭祀的史实、仪典、礼规都有详细的记载。
  • 祭献造句

    这些是在月朔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常献的燔祭与同献的素祭,以及照例同献的奠祭以外,都作为馨香的火祭献给耶和华。
    小子,你的确是可怜到家了,受此奇耻大辱,就连我都有些看不下去了!这样吧,只要你愿意祭献你的灵魂于我,等我接收了你的身体,我一定帮你雪耻报仇!
    耶稣把自己在天面前,为了神的旨意的缘故而当成活祭献上,完全没有追求自己的幸福,相反地一切都以地上人的福祉为依归。
    我原想追回那美丽的皎容,祭献在你碧草如茵的墓旁,谁知道青春的残蕾已和你一同殉葬。
    人们祭献供品,在圣坛前焚香供奉,空气中香烟缭绕。
    你,所有是否作活祭献在坛上?
    我向命运拒绝,在黑暗之中被湮灭,将荒芜都溶解,亲手终结深渊的界限,用生命为祭献,这绝不妥协的信念,心底的梦终会临现这世界。
    在我走过的时候,能让你屏住呼吸;或者把整个生命都祭献给党,让所有的人奉承我的优秀。
    车来到贝特舍默士人约叔亚的庄田,就在那停住了。那有一块大石头,人就将车辆的木头劈开,把母牛祭献给上主作全燔祭。
    晚上,你要献那一只羊羔,必照早晨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献上,作为馨香的火祭,献给耶和华。
    各地族人纷纷赶来,当各家各户都到祖坟上烧香磕头酹地后,大家就按班辈大小,依序排列在祖坟前的那块大坝子上,向祖宗先人举行三牲祭献的大礼。
    薛许越铸造兵符印信,一切完备,选定良时吉日,杀牛宰马,祭献天地神明。
    众弟子排起了长队,点到名字,就将手放在心口,对着玉瓶默念祭献的魂髓数目,表情恭默守静,敛容屏气。
    一个女人向太阳祭献了一株芦苇,希望得到快乐。
    在会幕的帐幕门前,安设燔祭坛,把燔祭和素祭献在其上,是照耶和华所吩咐他的。
    ’当安息日,要献两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并用调油的细面伊法十分之二为素祭,又将同献的奠祭献上。
    虽然按主使者的意思,这钱是为祭献赫辣克肋用的,带钱的人却用来建造了三层桨的战船。
    陈旭阳喟然长叹一声,“陈叔,有件事情我想知道,每年都要祭献魂髓,这些魂髓敬献到哪里去了?”。
    一个男人向太阳祭献了一条蛇,希望得到救赎。
    如果施法者祭献了一些那些神的死对头的高阶牧师。

    汉字详情

    [ji]
    部首: 519
    笔画: 11
    五笔: WFIU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OMMF
    四角: 279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牲肉;左边是“又”(手);中间象祭桌。表示以手持肉祭祀神灵。古人杀牲,一是为自己吃,再就是常把牲肉放在祭台上,“祭”字就是有酒肉的祭祀,即牲祭。本义:祭祀)

    (2) 同本义

    祭,祀也。——《说文》

    祭之为言索也。——《说苑·权谋》

    祭者,荐其时也,荐其敬也,荐其美也,非享味也。——《谷梁传·成公十七年》

    无牲而祭曰荐,荐而加牲曰祭。——《公羊传·桓公八年》注

    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礼记·祭统》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论语·乡党》

    以灵鼓鼓社祭。——《周礼·地官》

    (3) 又如:公祭死难烈士;主祭;陪祭;祭扫(祭祀并扫墓)

    (4) 使用,旧小说中谓用咒语施放神秘武器 。如:祭起一件法宝来

    英文翻译

    sacrifice to, worship

    方言集汇

    ◎ 粤语:zai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5 [宝安腔] zi5 [海陆丰腔] zi5 [梅县腔] zi5 [沙头角腔] zi5 [客英字典] zi5 [陆丰腔] zi5 [东莞腔] zi5 [客语拼音字汇] ji4
    ◎ 潮州话:z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子例祭A開去聲開口三等祭Atsĭɛicied/ziey
    xiàn [xian]
    部首: 428
    笔画: 13
    五笔: FMU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BIK
    四角: 432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犬,鬳( yàn)声。“犬”代表进献之物。本义:献祭)

    (2) 同本义

    献,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说文》

    犬曰羹献。——《礼记·曲礼》。按,礼凡荐腥谓之献。

    献禽以祭祖。——《周礼·大司马》

    献羔祭韭。——《诗·豳风·七月》

    荐晡醢,三献。(三献:陈祭品三次献酒。)——《仪礼·聘礼》

    (3) 又如:献尸(向代表死人的尸者进献祭品);献帛(祭祀礼仪之一,献上巾帕);献爵(祭祀礼仪之一,献酒);献台(祭台)

    (4) 下对上、卑对尊的进献

    献,进也。——《广雅》

    春献鳖蜃,秋献龟鱼。——《周礼·鳖人》

    有献于公。——《左传·隐公元年》

    称献于公。——《左传·隐公元年》

    称远近而等贡献。——《荀子·正论》

    献俘,授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史记·项羽本纪》

    请献十金。——《墨子·公输》

    时而献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献之太常。——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献诸朝。

    (5) 又如:献馘(杀敌立功);献新(进奉应时的新鲜食品);献曲(进献乐曲)

    (6) 呈现;现露

    虽惠心妍状,愈献丑焉。——《后汉书·皇后纪上》

    (7) 又如:献地理图(比喻揭穿底细);献好儿(讨好);献台(比武台;赛台)

    (8) 进

    献岁发春兮,汩吾南征。——《楚辞》

    (9) 又如:献岁(一年的开始)

    (10) 古时特指主人向宾客敬酒

    为宾为客,献酬交错。——《诗·小雅·楚茨》

    主人坐取爵实之,宾之席前西北面,献宾。——《仪礼》

    (11) 又如:献酬(饮酒时相互酬劝);献酬交错(献酬)

    (12) 庆贺

    晋献 文子成室, 晋大夫发焉。——《礼记》

    (13) 又如:献寿(祝寿)

    名词

    (1) 熟知历史掌故的人

    文献不足故也。(文:典籍)——《论语·八佾》

    (2) 有价值的图书、文物等 。如:献状(字据,契约);文献

    (3) 进献的东西

    吏或多赋以为献,而诸侯王尤多,民疾之。——《汉书》

    英文翻译

    offer, present; show, display

    方言集汇

    ◎ 粤语:hin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