祓殡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祭于殡以除凶邪。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楚 人使公亲襚。公患之。 穆叔 曰:‘祓殯而襚,则布币也。’乃使巫以桃茢先祓殯。” 杜预 注:“先使巫祓除殯之凶邪。” 孔颖达 疏:“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茢执戈恶之也。 郑玄 云为有凶邪之气在侧。桃,鬼所恶。茢,萑苕,可埽不祥。” 汉 应劭 《风俗通·祀典·桃梗》:“《春秋左氏传》曰: 鲁襄公 朝 楚 ,会 楚康王 卒, 楚 人使公亲襚,公患之。 叔孙穆叔 曰:‘祓殯而襚,则布币也。’乃使巫以桃茢先祓殯。 楚 人弗禁,既而悔之。”
引证解释
⒈ 祭于殡以除凶邪。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楚人使公亲襚。公患之。
引穆叔曰:‘祓殯而襚,则布币也。’乃使巫以桃茢先祓殯。”
杜预注:“先使巫祓除殯之凶邪。”
孔颖达疏:“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茢执戈恶之也。 郑玄云为有凶邪之气在侧。桃,鬼所恶。茢,萑苕,可埽不祥。”
汉应劭《风俗通·祀典·桃梗》:“《春秋左氏传》曰:鲁襄公朝楚,会楚康王卒, 楚人使公亲襚,公患之。 叔孙穆叔曰:‘祓殯而襚,则布币也。’乃使巫以桃茢先祓殯。 楚人弗禁,既而悔之。”
祓殡的网络释义
祓殡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示”,表示与祭神有关。本义:古代为除灾求福而举行的一种仪式)
(2) 同本义
祓,除恶祭也。——《说文》
祓,祭也。——《尔雅·释天》
祓禳于四方。——《左传·昭公十八年》
王其祗祓监农不易。——《国语·周语》
帝祓霸上。——《汉书·外戚传上》
(3) 又如:祓楔(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祈求福佑的祭礼);祓禳(除凶之祭);祓殡(祭于殡以除凶邪)
(4) 清除;消除 。如:祓瑕(除去缺点);祓濯(除垢使洁;清除污毒);祓斋(洁身斋戒)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ut7 [客英字典] fut7 [海陆丰腔] fu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拂 | 敷勿 | 滂 | 物 | 入聲 | 物 | 合口三等 | 臻 | 文 | pʰĭuət | phyot/phiut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歹,宾声。“歹”,本作“歺”,音
,隶变以后成为“歹”。汉字部首之一。从“歹”的字多与死、坏或不吉祥等义有关。本义:停柩待葬)(2) 同本义
殡,死在棺,将迁葬柩,宾遇之。——《说文》
于我殡。——《论语·乡党》
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 曲沃。——《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死者殡在屋内。——《北史·高丽传》
(3) 又如:殡宫(古代称下葬前临时安置灵柩的地方);殡阶(西阶。周代人停灵柩于西阶之上,犹宾礼也);殡棺(入殓而未葬的灵柩)
(4) 泛指丧葬事务
道秩长殡,法筵久埋。——孙稚圭《北山移文》
(5) 又如:殡丧(泛指丧葬之事);殡服(在殡殓时穿的丧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