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石,兹声。本义:磁石。也指磁性)
(2) 同本义。也为石名,即磁石,俗称吸铁石 。如:地磁;磁了好眼(骂人话,犹如瞎了眼)
(3) 瓷的俗字。指瓷器 。如:磁器(本谓磁州窑所产的瓷制品。后泛指瓷制器具);磁窑
(4) 地名 。治所在今河北省磁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邯郸、磁县、武安等市、县地
形容词
紧密 。如:雪很磁实;谷穗一尺多长,粗实实的又硬又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u2 [客语拼音字汇] ci2 [陆丰腔] cih3 [宝安腔] cu2 [台湾四县腔] cih2 [东莞腔] cu2 [海陆丰腔] cih2 [客英字典] cih2 [梅县腔] ze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慈 | 疾之 | 從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之 | dzʰĭə | zi/dzio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心,生声。本义:人的本性)
(2) 同本义
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说文》
性,质也。——《广雅》
天命之谓性。——《礼记·中庸》
自诚明谓之性。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荀子·性恶篇》
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白虎通》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篇》
(3) 又如:性根(根性;本性);性行(人的禀性和行为);性气(人的个性和脾气);个性(人的本性;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或理性);禀性(本性);性尚(本性的爱好和崇尚)
(4) 事物的性质或性能
则天之明,因地之性。——《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物性之苦。——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物性之不同。——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性力(指药性和药力);性状;共性(共同具有的性质)
(6) 通“生”(
生命;生机莫保其性。——《左传·昭公八年》
民乐其性,而无寇雠。——《左传·昭公十九年》
为炮烙以伤民性。——《韩非子·难势》
性命寿长,终其天年而不夭伤。——《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以治气养性,则身后彭祖。——《韩诗外传·卷一》
(7) 又如:性理(谓生命之原理);性类(犹生类,指有生命的物类)
(8) 性情;脾气
动心忍性。——《孟子·告子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晋· 陶潜《归园田居》
吾性不喜华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性悖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尊德性。——清· 刘开《问说》
(9) 又如:性行淑均(性格和善,品行端正);性耽隐癖(秉性迟钝,甘子寂寞);性起(发脾气);性理(性情和理智)
(10) 性别 。如:男性;女性;雄性;雌性
(11) 语法中词的属性 。如:阳性、阴性、中性
(12) 指与生殖、性欲有关的 。如:性感;性欲
(13) 佛教语。指事物的本质 。与“相”相对。如:性心(佛教语。真心。即自性清净心);性火(佛教语。谓遍布于一切物质现象的火性);性宗(道家的一宗派,主张以修性为本);性相(性指事物的本性;相指事物的表相)
(14) 内心 。如:性地(聪慧;修养);性窦(心窍);性识(天分,悟性)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xiang4 xin4 [宝安腔] sin5 [客英字典] siang5 sin5 [陆丰腔] sin5 [梅县腔] siang5 sin5 [台湾四县腔] sin5 siang5 [沙头角腔] sin5 [海陆丰腔] sin5 siang5 [东莞腔] sin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性 | 息正 | 心 | 清開 | 去聲 | 敬 | 開口三等 | 梗 | 清 | sĭɛŋ | siengh/sienq |
详细解释
kǎ
名词
(1) 适用于写或印刷的小纸片 。如:通行卡;记分卡
(2) 卡路里的简称
(3) 卡车的省称 。如:十轮卡
(4) 译音用字。如:卡宾枪;卡介苗;卡车;卡片;卡通
象词
(1) 象声词 。如:机器卡卡响
(2) 另见
qiǎ
名词
设在边境或道路上的检查车辆和旅行者的检查站;边境收关税的岗哨 。如:关卡;卡房(在交通要道或险隘路口设置的检查所);卡口(有防守和检查设施的出入口);卡伦(卡路。清代在东北、西北等边疆设的关卡);卡座(清代设在边防要地的岗哨)
动词
(1) 夹住或被夹住,不能活动 。如:一根鱼刺卡在喉咙里;卡鐄(刀剑的鞘口都有鐄,刀剑入鞘,就在护手处卡住)
(2) 用手的虎口紧紧按住 。如:卡脖子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a2 ka3 ka5 cap8 [台湾四县腔] ka2 ka3 ka5 cap8 [梅县腔] ka2 [宝安腔] ka5 ka1 [客英字典] ka2 cap7 [客语拼音字汇] ka1 ka2 [陆丰腔] ka6
◎ 潮州话:zah8 (tsâh) ka2 (khá)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piān
名词
(1) 指有图像、景物或录有声音的片子 (用于口语一部分词)。如:唱片儿;画片儿;相片儿;影片儿
(2) 另见
piàn
动词
(1)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劈开的木片。本义:劈开树木之类)
(2) 同本义
片,判木也,从半木。——《说文》。段注:“谓一分为二之木片。”
(3) 又如:片批(切肉的一种刀法。刀略倾斜,切之使肉成片状)
(4) 用刀将物斜削成扁薄形状 。如:两只山鸡已经都片出来了,又片了些羊肉片子
名词
(1) 扁而薄的东西
雪片一冬深。——唐· 杜甫《寄杨五桂州谭因州参军段子之任》
(2) 又如:唱片;画片;相片;影片;片石(片状石料);木片;玉兰片;虾片;名片;瓦片;片楮(片纸)
(3) 半;整体中的一小部分或较大地区内划出来的较小地区
片言可以折狱者。——《论语》
(4) 又如:分片包干;片儿会;片简(片断的文字材料);片断(指整体中的一部分);片玉(比喻群贤之一);分片负责;土地连成片;片合(两半相合。指交配)
(5) 花瓣 。如:花片;牡丹片
(6) 雪花
密片无声急复迟,纷纷犹胜落花时。——唐· 方干《叙雪寄喻凫》
(7) 词的分段称分片,上段叫“上片”,下段叫“下片”。下一段的开头叫“过片”
形容词
(1) 单个;单只 。如:片影(一片影子;孤独的身影);片帆(孤舟;一只船);片字(犹只字);片雨(阵雨;局部地区降落的雨);片席(片帆,孤舟)
(2) 微小;微少
卧此片时醒。——唐· 杜甫《高柟》
(3) 又如:片言折之(用三言两语去说服他);片札(小简,短信);片善(微小的优点);片语(简短的话);片霎(片刻,刹那);片辞(简短的言辞);片鳞半爪(喻事物的极小部分);片句(简短的语句)
(4) 形容极短的时间 。如:片晷(片刻。晷,日晷,测日的仪器,借指时间);片晌(片响。很短的时间)
(5) 偏颇;不全面 。如:片记(片面记载,不全面的记载)
量词
(1) 形容薄而成片的东西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 李白《望天门山》
(2) 又如:两片安眠药
(3) 延伸的平面或广阔区域(如陆地或水域)
一片孤城万仞山。——唐· 王之涣《凉州词》
听取蛙声一片。——宋· 辛弃疾《西江月》
(4) 又如:印度南部的一片热带农村地区;两河之间的一片森林地带
(5) 如同舞台布景一般的真实的或想象的景物 。如:一片丰收景象
(6)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pien3 [海陆丰腔] pien3 pien5 [东莞腔] pen5 [陆丰腔] pian5 [宝安腔] pen3 [台湾四县腔] pien3 pien5 [客语拼音字汇] pian3 pian4 [沙头角腔] pien5 [客英字典] pie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片 | 普麵 | 滂 | 先開 | 去聲 | 霰 | 開口四等 | 山 | 先 | pʰien | phenh/phen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