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线
词语释义
磁感线。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表明磁场强度和磁力方向的线。磁力线上的各点的切线方向跟磁场上相应点的磁场向量是一致的。在磁场中放一块玻璃板,板上撒一些铁屑,轻轻一敲,铁屑排列的形状就显示出磁力线来。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这些等离子体沿着磁力线的方向流动喷发。
2、极光通常只有在靠近地球的南北极才是可见的,在那里磁力线的通道使向着地球的粒子带电。
3、地球的磁场与太阳风相互作用,释放能量,使得其沿着磁力线以漏斗状进入行星大气。
4、研究小组指出,这些反粒子好像在地球周围形成一条细带,环绕着地球的磁力线运动,并在地球的南北磁极之间来回穿梭。
5、等离子体在弧形内沿着磁力线滑动,和铁屑在磁体两极之间呈现的弧形一样。
6、磁力线不是实际可见的,但是可以通过传感器,对地球周围太空中运动的质子与电子等原子粒子进行计数,并据此来侦测。
7、橙色和蓝色的线条分别表示地球磁场中南极、北极两种相反磁性的磁力线。
8、一旦岩石完全冷却下来,岩石保持了它们的原有方向不再受磁力线影响。
9、另一种很可能的解释是喷流的磁力线扭曲收缩在一起并释放出极大的能量。
10、太阳内部的流体在循环的时候,拉著磁力线一起前进,大约有10%的动能会损失而变成磁场。
11、现在新数据表明,磁力线尾部发生的剧烈爆炸,往远离地球的方向释放能量,于是神奇的极光就显现在天空。
12、之后,撞击形成拥有百万电子伏特的康普敦电子,会沿地球磁力线螺旋加速前进。
13、在井的四边,磁力线相当高,并急剧地升到银道面以上。
14、在地核中由于科氏力效应,流体中的涡流将磁力线扭结成团,看起来就像一团团的义大利面条。
15、磁力线是一条封闭线,即,它形成一条没有尽头的圈。
16、太阳表面的泡泡状结构,是来自沿环状磁力线的炽热氢气喷流。
17、为我们相信吸积盘本身是被磁化的,圆盘的旋转可将磁力线扭曲成螺旋线圈状。
18、另一半的重连磁力线则向上疾冲,形成一个大而扭曲的磁环,其中一部份并不与太阳相连。
19、行星际激波撞击之后,紧接着地球的磁力线开始以特低频摆动。
20、太阳风中快速移动的物质已知道会延著通过冕洞的开放磁力线发散出来。
21、本文从完整的磁流体动力学方程组出发,研究太阳大气中磁力线管根部的扭转储存能量。
22、磁力线虽然看不见,但确实存在。
23、所有这些是对磁极和磁力线复杂的描述。
24、这就是说,极光电涌现象的背后是磁力线的重新接合。
25、结果表明,磁力线足点的剪切运动作为引起强迫磁场重联的一种触发机制,将加速磁场重联的发展和磁岛的合并过程。
26、这些等离子体粒子沿着磁力线运动,伴随着(高能)辐射,迅速沿着磁力线远离黑洞。
27、我说「比较」,是因为当带电粒子沿著逐渐汇聚的磁力线方向运动时,会感受到一股迟滞力。
磁力线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石,兹声。本义:磁石。也指磁性)
(2) 同本义。也为石名,即磁石,俗称吸铁石 。如:地磁;磁了好眼(骂人话,犹如瞎了眼)
(3) 瓷的俗字。指瓷器 。如:磁器(本谓磁州窑所产的瓷制品。后泛指瓷制器具);磁窑
(4) 地名 。治所在今河北省磁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邯郸、磁县、武安等市、县地
形容词
紧密 。如:雪很磁实;谷穗一尺多长,粗实实的又硬又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u2 [客语拼音字汇] ci2 [陆丰腔] cih3 [宝安腔] cu2 [台湾四县腔] cih2 [东莞腔] cu2 [海陆丰腔] cih2 [客英字典] cih2 [梅县腔] ze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慈 | 疾之 | 從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之 | dzʰĭə | zi/dzio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2) 同本义
力,筋也。像人筋之形。——《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
其行之以货力。——《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
力农数耘。——《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诗·邶风》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四肢无力;力人(力气很大的人);力尽神危(力气精神都疲惫到极点);力软筋麻(力尽筋疲。筋疲力尽);力屈(力竭);力尽(力气用尽);力竭(力气用尽)
(4) 力量
战疾力。——《汉书·灌婴传》。注:“强力也。”
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韩愈《题木居士》
盛夏力作。——宋· 苏轼《教战守》
(5) 又如:力劣(力量薄弱);力薄(力量薄弱)
(6) 能力
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史记·淮阴侯列传》
(7) 又如:理解力;才力(才能;能力);脑力(人的记忆、理解、想像等的能力);力用(能力和作用);力怯(力小胆怯)
(8) 威力;权势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孟子》
(9) 又如: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暴力(强制力;武力);力征(以武力征伐);力正(以武力征伐);力制(以权力统御、控制);力攻(以武力攻伐);力役(以武力征伐);力政(以武力为政,暴政)
(10) 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凡能使物体获得加速度或者发生形变的作用都称为力 。如:摩擦力;斥力;引力;合力;冲力;压力;阻力;推力;拉力
(11) 劳役;仆役
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
(12) 又如:力役(劳役);力征(力役之征)
(13) 本指制法成治之功,后泛指功劳
事功曰劳,治功曰力。——《周礼》
拥佑太子,颇有力焉。——《汉书》
(14) 兵士
率见力决战。——《宋书·谢诲传》
(15) 姓
动词
(1) 勤;致力,努力;从事于
古训是式,威仪是力。——《诗·大雅·烝民》
力周公正先天下。——《汉书·王莽传》。注:“勉力也。”
郡中莫不耕稼力田。——《汉书·召信臣传》
(2) 又如:力农(从事于农业);力田(致力耕种);力耕(努力耕作);力碌碌(匆忙的样子)
(3) 役使
视贱躯之可力,倾尽而为。——宋· 叶适《湖南运判到任谢表》
(4) 又如:力役(强制老百姓从事的一种无偿劳动,是徭役的一种;服役;干体力活);力伐(力攻顽敌;力攻智取);极力指摘、驳斥
副词
(1) 尽力,竭力
楼船力攻烧敌。——《汉书·南粤王传》
游子常贫苦,力子天所富。——《后汉书·樊晔传》
力请客。——明· 魏禧《大铁椎传》
力主变法。——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力摧豪强。——清· 张廷玉《明史》
力叮不释。——《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力正(尽力匡正);力子(勤勉力行的人);力田(致力农耕);力疾(尽力支撑着病体);力战(全力作战);力邓(勉强,奋力);力力碌碌(勤敏的样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lit8 [梅县腔] lit8 [海陆丰腔] lit8 [客英字典] lit8 [台湾四县腔] lit8 [客语拼音字汇] lid6 [东莞腔] lit8 [沙头角腔] lit8 [宝安腔] lit8
◎ 潮州话:lag8 (lâk 旧时:lât)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力 | 林直 | 來 | 職開 | 入聲 | 職 | 開口三等 | 曾 | 蒸 | lək | lik/liok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戔( )声。本义:用棉麻丝毛等材料拈成的细缕)(2) 同本义
线,缕也。——《说文》。按古文从糸,泉声。
中国不绝如线。——《公羊传·僖公四年》
爱惜起东西来,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红楼梦》
(3) 又如:线儿提的(提线木偶。借指酒后失态,步法踉跄);毛线;丝线;缝纫线
(4) 细长如线的东西
天云一线。——清· 姚鼐《登泰山记》
(5) 又如:线溜(细长的山水)
(6) 线索
并多雇素暗夷语线民,假装济夷办艇,作为内应。——清· 林则徐《焚剿夷船擒获汉奸折》
(7) 又如:线上的(同行);明线;内线;暗线
(8) 金属线 。如:导线;天线;火线;地线;电线
(9) 几何学名词 。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直线和曲线两种。如:实线;虚线;曲线;直线
(10) 记录边界、区域或等高线的标记
唐人线画,流动如生。—— 鲁迅《书信集·致李桦》
(11) 又如:边线;中线;水线;防线;警戒线
(12) 铁路线,铁路的路轨或路基 。如:京广线;专线;各干线;支线
(13) 辐射线 。如:光线;紫外线;红外线;宇宙线;射线
动词
通“骟”。阉割 。如:线鸡(阉鸡。指阉割或阉割过的鸡)
量词
用于抽象事物 。如:一线希望;一线光明;一线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