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蓬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碱蓬(学名:Suaeda glauca (Bunge) Bunge.),嫩苗俗称“狼尾(yǐ)巴条”、长成称海英菜、碱蒿、盐蒿等,盐蓬、碱蒿子、盐蒿子别名:老虎尾、和尚头、猪尾巴、盐蒿,为藜科、碱蓬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营养丰富,是一种优质蔬菜和油料作物。碱蓬茎直立,圆柱形,高达30~100厘米,花单生或2~3朵有柄簇生于叶腋的短柄上,呈团伞状,花被于果期呈五角星状,是典型盐生植物,其栽培技术比较粗放,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碱蓬的商品性好,碱蓬株型美观,有“翡翠珊瑚”的雅称,鲜嫩茎叶营养丰富,具有特别的海鲜味,口感好。而且可入药主治食积停滞、发热等…
碱蓬的网络释义
碱蓬 (碱蓬)
碱蓬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碱”为“鹼”的俗字。礆、鹻、堿、鹹、礆为过去俗用过的杂字)
(2) 盐鹵
鹹,北方味也。从鹵,咸声。——《说文》
润下作鹹。——《书·洪范》
以鹹养脉。——《周礼·疡医》
在味为鹹。——《素问·阳阴应象大论》
鹹音有二:音咸者,润下之味;音减者,盐土之名。后人作鹼、作鹻,是矣。——《本草纲目》
(3) 含氢氧根的化合物的统称。今作“碱”。又专指纯碱
动词
被盐碱侵蚀 。如:这堵墙都碱了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鹼 | 古斬 | 見 | 咸 | 上聲 | 豏 | 開口二等 | 咸 | 咸 | kɐm | kremx/kaaem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逢声。本义:草名。蓬蒿)
(2) 同本义
蓬,蒿也。——《说文》
彼茁者蓬。——《诗·召南·驺虞》
桑蓬矢六。——《礼记·内则》
若纵火于秋蓬。——《楚辞·沈江》。注:“蒿也。”
飘萍浮而蓬转。——潘岳《西征赋》?
(3) 又如:蓬厂(草棚);蓬窗(草窗,意为破败的窗户);蓬麻(比喻良好的学习环境);蓬转(蓬草随风飞转);蓬衡(陋室茅舍;蓬户衡门);蓬门(蓬草编成的门户。形容穷人的住家)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4) 某些植物果实的外苞
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5) 又如:莲蓬
(6) 星名 。如:蓬星(古星名。古代的新星或彗星)
(7) 姓
形容词
(1) 散乱
蓬头突须。——《庄子·说剑》
西王母蓬发。——《西山经·玉山》
(2) 又如:蓬首(头发散乱像飞蓬一样);蓬葆(蓬草和羽葆。比喻头发散乱);蓬乱(形容须发或草木凌乱);蓬发(蓬松、散乱的头发);蓬鬓(鬓发蓬乱)
(3) 草木茂盛的样子 。如:蓬蓬(茂盛、蓬勃的样子)
量词
用于枝叶茂盛的花草等的一团 。如:一蓬竹子;满山毛竹,一蓬挨一蓬;一蓬金黄如紫红的光雾升上屋顶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pang2 pung2 [台湾四县腔] pung2 [梅县腔] pung2 [沙头角腔] pung2 [客英字典] pung2 [海陆丰腔] pung2 [东莞腔] pung2 [宝安腔] pung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蓬 | 薄紅 | 並 | 東一 | 平聲 | 東 | 開口一等 | 東 | 通 | bung | bʰuŋ |